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
選馬時間宣告結束,九道身影縱橫馳騁,頃刻間來到剛才出發的地方。
集合待發。
大家騎在自己新選的馬上,新馬並無馬鞍和馬鐙,但九人騎在馬上英姿矯健,意氣風發,並無不適之感。
看的出來,薊北八人從小練就的馬術功夫非比尋常,堪稱精湛。
龍青雲頗感震驚,這群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人擁有出色的騎術,難怪東瀚鐵騎縱橫天下,這和女真族從小擅於騎射的生活習性分不開。
反觀南雍,皆是以步兵為主,難怪戰場廝殺處於劣勢。
淮河以北地區,地勢開闊平坦,有利於騎兵部隊的大縱深作戰,南方地區,山川河流、溝壑縱橫,不利於騎兵部隊的施展,所以南雍才能勉強與東瀚南北對峙。
但要出兵北伐,恢復中原。就必須發展騎兵部隊。
龍青雲看著八人挺坐馬上,威武健碩,英姿勃發的剽悍之氣,不免唏噓感嘆,意興闌珊。
思緒飛轉間。
司儀用手一指西邊,嘹亮的聲音響起:“前面十里處有個山丘,地上插有紅、黃、藍三面旗幟,紅旗代表烈馬堂,黃旗代表勁草堂,藍旗代表雄風堂。率先回到此處的旗幟,就為獲勝者。”
司儀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小夥,一襲白衣,高鼻闊臉,相貌堂堂,威武剽悍,只見他一聲令下:“開跑!”
九人九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西邊的山丘疾馳而去。觀眾中有很多人縱馬跟隨而去。
莫芷萱和林落宣也緊隨其後,策馬跟去。
龍青雲所騎追風,果然是匹好馬,四蹄翻騰,驟然間速度加快,很快就超過數騎,追上董其茂、馬建豪二騎,緊隨其後的是竇大山和馬建文。
半盞茶的時間。
山丘在望,遠遠看去,地上插著紅、黃、藍三面旗幟,迎風飄揚。
到達近處。驀地!董其茂、馬建豪騰空而起,幾乎是同時落於旗幟面前,剛一落地,二人並未拔旗,而是徑直交起手來。
寒光一閃,馬建豪揮出寒鐵短刀,“狂刀三式”凌厲而出,氣勢迫人。董其茂擰劍一擋,頓感對方內力驚人,比馬建文還要強悍。
龍青雲大感意外,心隨念動,頓時明白過來,原來這拔旗之舉,還可以相互打鬥,互相廝殺。
心念至此,龍青雲迅速翻身下馬,來到旗幟面前,如果此時拔起藍旗就跑,相信沒有人能擋得住自己,奪冠也是毫無懸念。
但是龍青雲並沒有這麼做,拔出湛盧劍欺身而上,剛好馬建豪使出“狂刀三式”中的“山崩地裂”,力道剛猛,向董其茂凌厲劈來,突然斜刺裡遞過來一柄寒光寶劍,盪開了馬建豪威猛霸道的一擊。
龍青雲朗聲道:“董大哥,你去拔旗,我來阻擋。”
馬建豪倒也機靈,見到龍青雲到來,知道自己抵擋不過,順著盪開之力,躍身到黃旗面前,拔起旗幟,向東面高空一擲,此時馬建文、竇大為正迎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