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翠山久攻不下,心裡暗暗著急。
自己堂堂“一劍震江南”,武林中成名已久的高手,居然和一個少年打了三十多個回合,沒有佔到半點便宜。
照這麼打下去,自己在手下面前,三個兒子面前,展傲霜、展傲雪面前,豈非丟臉丟大了。
難道這是展千橫這隻老狐狸耍的詭計,派這麼個少年出來,就是要羞辱自己,讓自己沉不住氣,在這麼多人面前出醜。
越這麼想,越是著急,按理說到了楚翠山這個年齡,應該沉得住氣,可偏偏楚翠山終於穩不住,準備展開進攻。
人的性子就是把雙刃劍,楚翠山豪邁直率的性格容易在“一點上”達到極致。
武功修為上,比如說“風嵐一劍”上,楚翠山可以取得重大突破,達到超越自己天資的修為,終成“一劍震江南”的威名。
情感上處理上,對師妹卓宛琴的愛,雖然是單相思,即使展千橫迎娶了卓宛琴為妻,而且展千橫後來繼承了萃寶齋的齋主,楚翠山依然無所畏懼,對卓宛琴依然戀戀不忘。
楚翠山這個豪邁粗獷的漢子,腦裡永遠是一根筋,執著往前,毫無懼色,也許端莊賢淑的宇文柔正是欣賞他這個性格,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他。
這是作為一個戰將的優秀品質,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南雍將士最缺少的就是這種大無畏的氣魄。
東瀚之所以能吞滅北雍,所依仗的就是堅定不移的勇武之氣。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東瀚軍隊戰鬥力異常堅毅,士兵以一當十、英勇無比。
南雍部隊與之對陣,一觸即潰,後來更是望風披靡,可見這種勇武之氣的威懾力有多大。
楚翠山,無遺具備一個優秀戰將的基本素質。
這場比武對於龍青雲和楚翠山來說,意義非比尋常。
這是將帥之間的第一次比武。
龍青雲後來組建“青雲鐵騎”對陣東瀚時,作為步兵統制的楚翠山憑藉這股勇武之氣牽制了東瀚的輕騎部隊“柺子馬”。
為龍青雲率領的騎兵部隊重創東瀚的重甲騎兵“鐵浮屠”贏得了時間,終於打破了東瀚“鐵浮屠”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龍青雲從小立志“北望神州,收復中原”,十六年的勤學不輟,矢志不渝。
終於考入嵩陽劍府,武藝也在柏雲岐、墨天宇的悉心教導下,卓然有成。
嵩陽劍府六益齋的學習,岑若寒在文學上拓寬了龍青雲的見識,秦闊白則在帶兵打仗上對龍青雲啟發頗多。
須知“北望神州,收復中原”何其艱難,連寧宗皇帝雍擴,作為皇帝都是扼腕嘆息。
在南雍,高喊“主站”的多,而真正身體力行去做的何其少,而真正有能力卓有成效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靈隱寺弘泉大師雖是五蘊皆空之人,但對世間之事看的何其通透,對龍青雲也是金針度人:
“青雲呀,要收復中原,這條路何其艱難,固然要文武雙全,還要精通兵法謀略,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領兵統帥,就要知人之明、識人之智。”
其實,龍青雲神識裡有龍嘯天十多年的疆場歷練,從見到楚翠山第一眼起,就認定他是一個優秀的將領。
將領,只需要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至於如何調兵遣將,是圍城缺一、還是圍點打援,這些就是元帥考慮的事情了。
楚翠山這種近乎瘋狂的執著精神,這種大無畏、勇往直前的精、氣、神。
“狹路相逢,勇者勝。”
楚翠山終於不再顧及自身的破綻,凌厲迅捷的刺出“風嵐一劍”。
這一劍之勢,足以開山劈石。
龍青雲好像早就料到楚翠山會挾勁而來,發出凌厲的一擊。
在楚翠山劍勢突轉,還沒有攻擊的一霎那,右腳一踏地面,縱起三丈多高,在空中一個倒翻。
楚翠山,突覺眼前身影一閃。
驀地,一劍刺空。
大駭之下,準備後撤。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一道藍影,人劍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