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成龍費勁準備的大寶貝——58式雙聯高射機槍的威力雖然大,可它同時有幾個致命的缺陷。
自身笨重!
轉火速度慢!
防護能力差!
若不能提前弄懵逼足夠的紅巾軍,把整個場子給它攪得足夠混亂,讓他們沒有辦法快速反應過來。
就算58式雙聯高射機槍火力再強悍,也沒辦法完成這一場襲擊,成就一個人單挑一支軍隊的壯舉。
再加上戴恩的雅典娜是狙擊手,狙擊槍法非常的準。
到時候後果將不堪想象!
因而成龍針對這個問題,事先設計任務方案的時候,就有所準備,特意從大使館內帶了兩個“大西瓜皮”——
&nore!
克萊莫人員殺傷地雷,又稱“指向性地雷”或“闊刀地雷”。
它就是被眾多軍迷所推崇,我國也有同款武器,應有此面向敵的大殺器——定向反步兵地雷。
作為防禦步兵集團衝擊的大殺器,它成型於美國,闊刀地雷是最有名的型號。
但起源地卻是在納粹德國!
還早在近百年前的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科學家休伯特.爾丁發現,在一塊帶弧度的鋼板後引爆炸藥,炸藥在起爆時,大部分衝擊力會垂直作用於鋼板上。
在爆炸過程中,鋼板凹面會形成一個高速侵徹體,其破壞能力非常驚人。
可當時休伯特並沒有想到怎麼用,因此並沒有把它製作成定向雷,只是把加入地雷的構造中,增加其爆炸殺傷力。
並把它發現命名為——米斯奈沙爾丁爆炸效應!
直到二次大戰徹底的結束,軸心國的頭子德國迅速崩潰,國內的技術和科研人員被各國瓜分。
這項沒被完全開發的技術,最終流入當時的同盟國手中。
而二戰後期才加入的美國,作為當時國力損耗最小,發了戰爭財的戰勝國,搶佔了大量的“蛋糕”。
米斯奈·沙爾丁效應的相關技術,就此流落到了美帝的手中。
幾年後。
半島的戰爭突然爆發,以美軍為首的聯合雜軍,被ZYJ的穿插滲透戰術,也就是加強版的“進化游擊戰”,打的首尾不顧應接不暇。
美國士兵們總擔心神出鬼沒的志願軍戰士,會突然從哪個角落冒出來,殺衝到他們的陣地上。
為了固守住陣地不被掏菊花,“聯合雜軍”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種,能遏制這種局面近距離範圍殺傷性武器。
於是拿到了技術的美帝軍工界,想到了休伯特·沙爾丁設計的地雷。
當時美國和加拿大的軍工專家,都拿出了自己的設計。
但最終勝出的是美國人諾曼麥·勞德。
他的設計更加先進,用鋼珠代替鋼板,雷殼材料換成塑膠,重量只有1.1千克重,最初的實驗型號為“T48地雷”。
等裝備進入美軍的裝備序列後,被命名為“M18反步兵定向地雷”。
這也是學術界公認的,第一種正式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後來又經過4年的不斷努力,內裝700顆鋼珠,最遠殺傷距離為250米,殺傷力更驚人的改進型號——“M18A1”,於1960年正式定型並裝備部隊。
雖然這時候半島戰爭早已結束,但是另一場“猴子內戰”已經開始。
M18A1定向地雷有了發揮的機會,並且以其只要被觸發爆炸,就能將方圓幾十米清空的恐怖殺傷力。
一舉被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