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永剛是空降兵出身的老A,平日裡跳傘跳得位元種兵還要多,最清楚跳傘和負重之間的關聯。
跳傘的負重就像舉重的加重。
別看它本身的基數很大,動不動就舉100多公斤,200多公斤,可加重量都是一兩斤、兩三斤的加。
跳傘每增加一公斤的負重,落地時都會增加一分危險。
所以拓永剛才會如此糾結,不知道怎麼來搭配個人攜行物資,才是最適合此次對戰比賽的配裝。
吳哲跳傘技術遠稱不上精湛,比拓永剛要差一大截。
高空跳傘還僅限於會的階段。
畢竟進入老A前吳哲是海軍陸戰隊,訓練課目中的直升機索降,登陸艇搶灘作戰倒是一大堆。
高空跳傘是真沒搞過幾次,在老A才正兒八經的學會了高空跳傘。
吳哲的跳傘能力比拓永剛差遠了,在負重這方面更加的糾結,把清單列出來大概估算重量,腦袋直接就嗡嗡的了。
“跳傘一直都是黑桃A的短板,這玩意又沒法拔苗助長快速練成,還真是讓人頭疼啊,等結束這一次對抗比賽,回去一定得惡補跳傘才行。”
成龍心裡頭也很無奈,問題擺在眼前吐槽也無用,只能想辦法去解決。
“我看這樣吧……”
成龍想了一會,給出方案道:“子彈就只帶四個滿彈的彈匣備用,外加上裝在槍上的彈匣,一共5個。
打一場戰略點作戰肯定夠,剩下的全部換成散彈。
等戰鬥間隙再找時間裝彈補充,迴圈起來也是夠用的,如果能夠繳獲到紅軍的戰利品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樣一來,能夠空出10個彈匣,不僅能節省大量空間,也能節省兩公斤負重。
飲用水的話就帶1升應急,剩下帶一包碳粉和棉布就夠了,用於在野外純淨水,這裡起碼能節省1公斤。
其他還有突擊手的偽裝衣、狙擊手的匕首和手雷、火力破門的破門錐等之類的,只要不是必需品全部最佳化掉,應該還能夠省出來兩公斤左右。
把這些省出來的空間加起來,應該能夠騰出來5公斤左右。
然後再將最大負重提到45公斤,正好可以填補10公斤的空缺,彈藥和補給都能夠得到基本保障。”
成龍的建議已經是極限壓縮,在最小危險內做最大配置。
“好像也只能這樣了,多加5公斤負重跳傘,有一定的難度,可我們的情況,也沒更好的辦法。”
拓永剛很無奈的苦笑著,開始修改他自己的配置清單。
“這樣配裝會不會太過於極限,只帶四個彈匣行動,萬一野外遇到遭遇戰,一輪地獄火或者PEEL下來,彈匣就打空了,原地換彈過於冒險被動。”
吳哲是黑桃A突擊隊裡面,除了龍在外最善於動腦的人。
他考慮的非常周到!
如果常規的戰略點近距離作戰,雙方之間打室內近距離戰鬥,四個彈匣省著點也確實也夠用。
可野外把遭遇戰就不行了,野外遭遇戰需要火力壓制。
你不打對方,就會被對方打。
彈藥消耗速度是很快的,四個彈匣120發子彈,聽起來好像很多,實際全火力撐不了幾分鐘。
“放心吧,不是有我在嗎?我就是團隊的兜底,真要是出了意外情況,就從我這裡拿應急物資補上。”
如果是其他人這麼說話,吳哲肯定會笑著說他吹牛,可這句話是成龍說得,吳哲心裡就格外的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