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長平之戰對陣廉頗還是後來對陣李牧,秦國都沒有必勝把握,和趙國兩軍對陣,損失不小。
若是兩敗俱傷下去,趙國固然承受不起,秦國也別想有一統天下的資本。
長平之戰對陣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藏於軍中不露面,明面上讓別人充當主帥,先是藏了一手。
若是能擊破廉頗就罷了,若是無法擊敗,正好為後面的離間計做準備。
秦國的離間計很粗糙,說廉頗只守不攻,有畏敵的嫌疑。然後說擊敗秦國非趙國莫屬……
趙王一想,廉頗號稱名將,結果連秦軍的王齕都打不過,肯定有避戰之心……
如果趙王知道,秦軍主將便是威震天下的武安君白起,他還敢臨陣換將,讓趙括上陣嗎?
他這一中計,也把趙括埋進去了。
趙括再怎麼自負,也不會認為剛接管大軍第一次上陣就能擊敗白起啊?有心算無心,稍加磨鍊便是名將的種子就此夭折……
至於後面的李牧就不用說了。如果說長平之戰的趙王還情有可原,被秦國連番矇蔽算計中了計策。
那他的兒子就是真無能。
而現在,陳平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以秦國最擅長的離間計來對付秦國最後一個大將!
如果章邯拒不投降,那他就是李牧第二。
雖然身死,歷史上的名聲卻能好聽許多。說不定還能混一個章邯死,秦國滅之類的評價。
只可惜,章邯不是這樣的人。
“先生之計甚妙!”
風元撫掌一笑,立即招來侍從官,送上三千金。讓陳平來負責散播流言,離間章邯、趙高關係,在雙方之間拱火。
陳平對人心看的很透。並且辦事能力也很強。
得到風元的任命後,他親自奔到距離函谷關最近的城池,錢財不斷散發,不少的探子迅速的在咸陽掀起流言。
而這時候,章邯所派遣的求援使者司馬欣也趕到了咸陽,向趙高請求糧草和援軍,並且請求退兵函谷。
至於結果,也如陳平所說的一樣。
對秦國內部的重臣能將的防備,比對關外諸侯的防備還要強烈十倍的趙高,先是聽到流言,然後又知道了司馬欣的來意。
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把對方拒之門外。
表現出了極大的敵意和冷漠。
這種敵意和冷漠讓司馬欣如坐針氈,他立即返回關外秦軍營壘,把趙高的態度稟報章邯。
章邯固然是名將,對兵家戰陣之道研究極深。
但對於這種爾虞我詐的朝堂爭鬥,並不擅長。
好在有李牧這位先例在前。
章邯不想死,那就只能投降了!
而此時,陳平親自作為使者來到了秦軍營壘當中。
第二天。
章邯和司馬欣等人沒帶兵器,直接前往楚軍大營表示投降。
秦國最後一個支柱,就此倒塌!
九天之上的黑帝宮中,傳來一聲悠長的嘆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