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九十一章 如何才能弄幾千萬銀元入內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一章 如何才能弄幾千萬銀元入內府 (1 / 2)

“聚人曰財,自古無糧不聚兵。”

李守漢聲音不大,但是話說得很清楚。

“整軍經武,提高戰鬥力,嚴明軍紀,各處都要錢糧,一旦大戰開始,更是金山銀海米山面山的往裡填。”李守漢很不客氣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香甜的熱可可。

“倒是漲了見識,果然今天才知道什麼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馬士英不著痕跡的捧了李守漢一句。

“首輔大人說得是。所以,某家在南中時,將農田水利之事,放在了頭等大事。不然的話,一場洪水,一次旱災,一場蝗蟲,便將農人一年辛勞化為烏有。試問,沒有糧食,國家如何養兵,如何興辦教育,發展工商?”

“所以爵帥便一直都說,無糧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兵不安?”朱由崧按捺不住眼睛裡激動的光芒。

“正是。陛下,臣也不過是將太祖高皇帝當年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略,取了前面兩句之精華,稍加變化而已。”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李守漢也很好的回了朱由崧一句,所謂的花花轎子人抬人,你當著面吹捧我,我就說我這不過是效仿你家老祖宗的招數,沒有什麼稀奇的。

弘光皇帝朱由崧點了點頭,對李守漢的話表示贊同。旋即便將目光投向了首輔馬士英:“老馬,朝廷所轄之地,錢糧徵收情形如何?爵帥所說的聚人曰財,那是至理名言。不能朝廷總是讓爵帥自己掏出錢糧來墊付軍費開銷啊!?”

朱由崧這話,無意間暴露出了他內心最為焦急的擔心之處。堂堂的大明朝廷,卻總是讓一個臣子掏自家的府庫錢糧出來為朝廷養兵,這說到底也是個不體面的事。長此以往下去,朝廷的軍隊到底是朝廷的兵馬,還是他李守漢的家丁呢?所以,必須要儘快的恢復朝廷的財政體系!

馬士英也是個善於揣摩上意的主兒。對於朱由崧內心那點帝王心思,不說是瞭如指掌,也是能夠猜個**不離十。

“陛下,自陛下登基以來,聖恩廣佈於四海,裁減丁稅銀,開設恩科。清理歷年積欠錢糧,恢復神宗舊制,府庫之中已漸次有了充盈之象。這,也有賴於爵帥有識人之明。”

馬士英所說的李守漢所謂的識人之明,便是指的他薦舉了著名的排槍抄家查白地,這位查御史,在蘇州府一帶弄得雞飛狗跳。但是,要說蘇州府的讀書人、官紳們也是一群賤皮子,當年萬曆皇帝、魏忠賢魏公公派人來收稅,他們敢聚眾鬧事,動不動的就砸爛了府衙。可是,如今查白地動不動就排銃齊發的抄家來追繳積欠錢糧,他們反而都乖乖的像個貓兒一樣。

被抄家的不敢反抗,沒有被抄家的,紛紛的鑽山打洞的湊錢買糧食來交清歷年來欠下的錢糧,有的人甚至去借了高利貸。(什麼世道啊!從來官紳都是放高利貸的,怎麼今天輪到了官紳們來借高利貸了?讓人想到了被鳳凰等媒體明裡暗裡各種詬病的“五反”運動,那可是讓無數的資本家們痛苦不堪的噩夢啊!)

有這麼得力的幫手,馬士英推行新政、恢復萬曆年間舊制和追繳歷年積欠錢糧,這三項工作進展的就相當的順利。至少,比馬士英自己和他的幕僚們想象的順利得多。

“陛下,如今朝廷在浙江、江西(不包括贛南在內,明代的行政區域劃分,贛南是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域。)、湖廣、南直隸等處進行積欠錢糧清理和恢復萬曆皇爺舊制。”

“其中,按照萬曆舊制,浙江登記在冊需上交錢糧田地,46,696,982畝地,需交稅糧2,522,627石,平均稅率0.054石/畝;江西登記在冊需上交錢糧田地40,115,127畝地,需交稅糧2,616,341石,平均稅率0.065石/畝;湖廣:221,619,940畝地,需交稅糧2,162,183石,平均稅率0.010石/畝;南直隸:77,394,662畝地,需交稅糧6,011,846石,平均稅率0.078石/畝。”

“按照陛下所頒發之恩旨,清理積欠錢糧從崇禎二年開始,在此之前,朝廷錢糧徵收以魏忠賢魏公公的作為,便是有拖欠,也相差不大。故此,徵繳錢糧欠款從崇禎二年開始。”

“崇禎二年到崇禎三年,丁銀為九厘。崇禎四年到崇禎十三年,丁銀為一分二厘。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丁銀不過二分二厘而已。當然,按照優免則例的章程,秀才以上的功名這些人的地丁銀也是可以免一些的,不過優免則例似乎只是免得糧和勞役。不過沒關係,免除勞役數量就按照丁的數量折算,免除的糧食則按照七月糶米的市價折算好了。”

馬士英一連串的數字如行雲流水一般從口中說出,聽得李守漢心中暗自佩服,聽得朱由崧兩眼放光,但是,這一堆數字,卻沒有他想要知道的數目:“老馬,這些錢糧田地數目,人丁銀標準幾厘幾錢的事暫且放下,你只管給朕說說,這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處地方,該當給國庫,給朕上交多少錢糧?”

馬士英捋捋他那一部著名的大鬍子,他看得出來,皇帝今天的心情不錯,所以,他決定和皇帝賣賣關子。

“陛下,錢糧數目一事,臣雖忝為首輔,卻也不敢妄言。應該上繳府庫之稅款,臣可以從有司上報文書之中揣測一二,說與陛下。可是,糧食入庫數目,便要看爵帥的了。”說完這話,馬士英還促狹的朝著李守漢眨了眨眼睛。

這樣的情形,朱由崧自然落在眼裡,心中明白這是首輔大人在和自己開玩笑。“老馬,這便是你的不是了。如何糧食數目,要看爵帥的?”

馬士英這話,不但讓朱由崧不明白,也讓李守漢本人如墜五里霧中。“馬大人,這話便從何說起呢?如何皇糧入庫數目,要看某家?難道說,某家與這些拖欠朝廷錢糧之人有什麼勾連不成?”

“陛下,爵帥,下官這樣說,自然也是有這樣說的緣由。方才下官說了,江南四處地方應該上繳錢糧的田地數目。如果是如數清繳的話,除開每年繳納的零頭(姑且算優免掉了吧),江南各地的官紳讀書人們差不多要繳納九千六百萬石糧食!”

“九!千!六!百!萬!石!”這個數字,就像六枚金炮彈一樣,砸得弘光皇帝朱由崧幸福的眼前直冒金星,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自小便在錦繡堆里長大,也是見慣了金銀珠玉了。但是,國破家亡之後,頓時從天堂墜落人間(注意,不是地獄。他這個級別的人物,混得再慘,也比那些真正身在人間活地獄的貧苦百姓流民強得多。)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知道錢糧二字的重要性。如今,馬士英口中說出能夠在浙江、南直隸、湖廣、江西四處地方清理積欠錢糧,達到九千六百萬石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數目,如何不令他驚訝、歡喜?!

“當然,折算成銀元的話,便是按照七月糶米的價錢算,也需要4800萬銀元。這還是中間環節沒有人上下其手的理想數字。可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如何那些稅吏能夠放過眼前這些肥羊?陛下須知,往年這些縉紳先生們見到稅吏戶書等輩,便是連個眼皮都不會抬一下的。此輩如今有了這樣的機會,有怎麼能夠放過?所以,若是稅吏們存心坑一下這些官紳,趁機敲詐勒索一番,只怕便是五千八百萬銀元也未必!”

馬士英吐槽了幾句,繼續為朱由崧李守漢君臣講說眼下的錢糧入庫情形。

“田賦,歷來便是徵收實物。特別是眼下軍興之際,四方軍糧需索甚急。可是,這江南四處,又上哪裡去尋這許多的糧食?不要說蘇松太、杭嘉湖早已不是‘蘇湖熟天下足’的時候了,便是湖廣地面,多年來兵火連綿,所出產的糧食,勉強能夠供自己繳納田賦便已經是祖先有德了!”

“所以,這般士紳們,便將主意打到了爵帥身上!誰都知曉,如今江南的糧食,大多數是來自爵帥治下。所以,此等人們,便到爵帥的隆盛行來採購糧食,上交府庫。”

“怪不得呢!老馬!朕現在才知道,你為啥說能夠朝廷國庫能夠收入多少糧食,全看爵帥的!這話果然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