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有辱斯文!”
秦淮河畔的釣魚巷內,一個舉人服色的趕考士子憤憤不平的將手中的江南時報團成一團擲出窗外,任憑那張剛剛還在他手上留下細微油墨痕跡的報紙在汙水垃圾當中飄蕩。
“學兄卻是抬舉此輩了!用斯文二字來形容此輩,至聖先師九泉之下有知,只怕也會發君子之怒了!”
這幾個趕考舉人所議論的,正是這幾日來在南京城中所見到的那些看見明法、明算科考試的考生行為。
雖然說是大明天下的科舉考試,但是,眼下弘光皇帝能夠說話好使的地方也不過就是從淮河一直到長江中游以南地區。仗著地利之便,這些參加考試的舉人自然更是以現在的安徽、江蘇兩省為最多。比兩廣、江西、福建等處省份的要多上不少。單單安徽、江蘇兩省的舉人就有一萬多人。這些人也就構成南京城內外的消費主力軍,往年,不管是親淮河上的姑娘也好,棲霞山上的寺廟也罷,對這些趕考舉子們的態度都是禮敬有加的。可是,今年的情況變了。就是因為多了明法明算兩科的考試。
參加這些考試的人數不比參加明經科的舉人少,如果算上重複參加的人數,只怕還有多不少。雖然這裡面有不少人是家裡清貧,打算靠著參加這兩門考試來混個出身的,但是,家中著實殷實的,只是要透過這個考試來改變自己家族社會地位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比如說前面說過的紹興師爺家族。
這些人兜裡有錢,秦淮河也好,夫子廟,也罷,茶樓酒肆出手闊綽,自然便搶了這些所謂科甲正途的風頭。
往年那些才子佳人在秦淮河上上演的一幕幕動人的傳奇佳話,原本男豬腳都是咱們的,如今卻被從場外跑來的幾個打燈光、擺佈景、送盒飯的小子搶了臺詞和戲份,這如何還得了?!
被那舉子丟到窗外的,便是一份副刊,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新聞娛樂版或者是八卦版。上面刊載了某個院子裡的姑娘和某個前來參加明法明算科考試的學子一見傾心,便去媚香樓求見李貞麗李姑娘,請李姑娘代為向男方家長提親保舉一下。男女雙方如今已經以訂婚夫妻名義相處,姑娘更是摘牌脫籍。坊間傳聞,為了給這姑娘脫籍,李姑娘不但親自出面去和那院子的老闆娘商談,更是出了不少銀錢來給那姑娘贖身還債,一時間在南京城內傳為美談。
“這對姦夫**!狗男女!這沽名釣譽的手段招數倒是層出不窮!”坐在一旁半晌不曾說話的舉人,則是將手中的報紙揚起,滿臉的不屑、鄙視。他口中的姦夫**狗男女是誰,在座的人們都心知肚明,便是在一旁伺候的幾個院子裡的僕人也是眉毛眼睛動了幾下。李貞麗在這秦淮河上代表著誰,背後又是誰,她又是誰的女人,南京城裡有誰不知道?不要說是這些在秦淮河兩岸討生活的人,就連城外雞鳴寺的和尚都清楚得很!
一個僕人和同伴交換了一下眼神,悄悄的退出了房間,轉身便出了院子往附近去尋覓幾個往日裡相熟的漕幫兄弟。這可是大功一件!有人在背後詆譭辱罵李姑娘和國公爺!
“列位學兄請看!”說話的那舉人指著列在頭版上左下角的一段話,滿臉的憂憤之色。“此人一邊搜刮江南民脂民膏,一邊卻在這裡做出一副悲天憫人的嘴臉來!”
那段話是作為編者按的形式發表在推行新政實行新的財稅錢糧制度下面的,用得則是李守漢寫得一首詩:“哀此貧氓力耕種,年豐僅足償什一。今年不復望有年,坐令溝壑填白骨。但見富人百無憂,誰憐貧者為飢出?貧人一旦為飢驅,富人豈得安其室?”
“正是!此人在江南苦害百姓,搜刮的天高三尺!卻假惺惺的拿出一星半點來收買天下人心!我讀書人自然有天地間浩然正氣在,不會為這五斗米折腰的!”
幾個人當即正在互相吹捧,你說我是顏回風骨,我說你是陶潛遺澤,都是安貧樂道的高人雅士。正說話間,腳步聲音響,外面有人走了進來。
“幾位先生可曾用得好?”卻是這院子裡的人稱龜奴官稱伴當的僕人滿臉堆笑的走了進來,手中用白色新棉布捧著一個盛滿了熱酒的錫制酒壺。有那曾經在南京參加了多次考試的人深諳此中門道,知道這是來要小費賞錢的。
“酒飯錢和小賬掛賬。酒飯錢在外,小賬五塊銀元!”
這些舉子們到這家院子裡來吃酒,其實也是一個沿襲已久的科舉風俗,稱之為“吃夢。”這“吃夢”也是科舉的趣事之一。每次出場,為了補償場中辛苦,同赴試的好友,相個館子大嚼,吃完記帳;及至揭榜,名落孫山的白吃;榜上有名分攤惠帳。此是唐朝“打毷氉”的遺意,改名為“吃夢”就更顯得微妙貼切了。
也就是因為有這個原因,所以,一干窮措大們也敢放心大膽的招呼著上酒上菜。反正是如果自己中了,也不過是和人分攤,沒中,則是白吃一頓好的。有這種裝大爺的好機會,為啥不裝?
原本以為自己耳朵裡會聽到幾聲好聽的,來滿足一下各人脆弱的小心靈。但是,眼前這個伴當卻並不領情,仍舊是滿臉堆笑:“各位先生,小店本小利薄,向來是概不賒欠。還請您會鈔才好。最好是銀元,小店不收碎銀子和元寶,兌換起來交關麻煩的!”
這還了得!咱們出門的時候原本是打算著大吃一頓然後掛在賬上的!誰也不曾帶什麼銀錢出門!如今你們這群賤人居然要現錢結賬,還說什麼只收銀元?!當下便有人作腔作調的呵斥那伴當,作勢要發作起來。只不過,那伴當在秦淮河上多年,自然是見過了各色人等的嘴臉了。任憑你如何發作,他卻仍舊是一副滿面春風的樣子:“各位先生都是幾天之後的大貴人,自然不會和咱們這些人一般見識。區區的一點銀子,更是不在先生們眼中。不過,這件事要是吵嚷起來,鬧得動靜大了,秦淮河上訊息傳的最快。要是說幾位先生在咱們這些苦人面前賴賬,吃了酒席不給錢,話傳到御史老爺和禮部吏部的大人們耳朵裡,對幾位先生的名聲和前途可是大大的不利。”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面人,何況這伴當的幾句話說得不軟不硬,但是話裡話外又帶著威脅。幾個舉人立刻便氣勢萎了多半截。是啊!為了一頓酒飯錢,說起自己在婊子窩裡吃了飯不給錢,名聲傳出去不好聽,對自己的前途有礙。
但是,明明心裡已經認可了,慫了,但是臉上讀書人的面子風骨卻不能丟下來,嘴裡混賬王八羔子之類的話便罵了出來,腳下卻是悄悄的向門口移動。殊不知,那伴當就是要等他們往門外走。
看看就要到了大門口了,一直都是和顏悅色的伴當和賬房,卻是突然變了顏色,嘴裡大叫著:“有吃白食賴賬的要跑了!前面攔住他們!”
幾個已經將一雙腳邁出了大門的舉人還沒有反應過來,耳邊便炸雷也似的響起了一連串的喝罵聲。
“什麼人敢如此的放肆?!不知道這南京是弘光皇爺腳下的嗎?這是有尺寸有王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