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四十七章 自由貿易是普世價值!神聖不可侵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七章 自由貿易是普世價值!神聖不可侵犯! (1 / 2)

“自由貿易是全世界的共同利益所在!是全世界的共識!是普世價值,誰敢違反就是與世界為敵!”

這是範巴斯滕侯爵在會議上率先提出來的口號,並且,瞬間成為在場眾人的共識。本來嘛!大家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南中的船、荷蘭人的船,運輸著大家各自的貨物,彼此相安無事的共同發財。

哪怕你是哈布斯堡家的火藥挨著法蘭西商人購買的刀槍盔甲,在船上,雙方的採購商人仍舊是和睦相處,並且能夠互通有無。甚至可以互相拆借一下貨物,方便各自回去交差。

也不僅如此,西班牙帝國軍隊的採購官,同樣可以和奧斯曼帝國的貴族一起喝茶吃肉,甚至一起享用來自北非的女奴。

在這個體系和制度下,歐洲打得如火如荼的戰爭雙方,信奉新教的以德意志諸侯和丹麥、瑞典、法國(法國是信羅馬公教,也就是國內所熟悉的天主教的,但是為了稱霸歐洲才和新教國家站在了一起)一方,以及支援他們的荷蘭、英國、俄國;同意信奉羅馬公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羅馬公教諸侯和西班牙的另一方,以及支援他們的羅馬教廷和波蘭,都能做的共同發財,為了將戰爭進行下去,達成默契。

如果是信仰上帝的人彼此之間還好溝通一些,那麼,信仰上帝和信仰安拉之間的人,也能夠一起招募倭國僱傭兵,讓他們在自己的戰場上為自己的利益打生打死。更為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只要價錢合適,信仰上帝的人不介意把手頭的倭國僱傭兵轉賣給奧斯曼帝國的使者,讓他用這些矮子去屠殺阿爾巴尼亞山區同樣信仰上帝的民族。

“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來自於公爵大人建立的這一整套貿易系統!來自於這個穩定的秩序和安全!如果英格蘭的逆賊們推出了這樣一條與全世界為敵的制度,那麼,我們不妨把他們作為全世界的敵人!”

如今,這些阿爾比昂海盜的後代,居然要砸爛了咱們吃飯喝酒吃肉的這口鍋,這還了得?真是生可啃熟不可啃!

在巴斯滕的帶領下,天竺的土邦主、阿拉伯的酋長、蘇丹,奧斯曼的貴族,西班牙的伯爵,葡萄牙國王的特使,法蘭西的代表,紛紛在會議上義憤填膺的發言,抨擊英格蘭的亂黨們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

潛臺詞則是,“你們都自己把自己國家的貿易給壟斷了,老子們這些專門做國際貿易的吃誰去?我們上哪去掙那麼大把大把黃澄澄白花花的硬幣去?!”

李守漢居高臨下,藉著燈火的陰影遮擋著臉上的冷笑,打量著在眼前表演的這些人。“果然,資本的無恥,古往今來都是一個德行!”

“鬧吧!越鬧得大越好!”在李守漢的右手第一桌,正是李沛霖。他作為隆盛行的前任大掌櫃,自然有此榮耀。在他看來,如今的南粵軍,早已掌握了這個地球上貿易體系的話語權。

“我們可以做到要買什麼,什麼就必須降價。要賣什麼,什麼的價錢就由我們來定!支付的貨幣是我們鑄造的,運輸這些貨物的船隻是我們的,停泊的港口是我們的!”李沛霖的話,恰好也是在場南粵軍商貿財稅系統官員的心聲。

以紡織業為例,如今,天竺的戰爭雖然打得依舊慘烈,瘸狼帖木兒的子孫手中的彎刀砍向同樣信仰安拉的天竺地方蘇丹的脖子。信仰溼婆大神的土邦主,手上的火銃朝著莫臥兒帝國計程車兵開火。可是,就在這連綿不斷的戰爭之中,一塊塊的土地從種植小麥變成了種植棉花。不用地主們下命令,那些卑微的農民就很主動的改種棉花。因為,這些在高種姓的貴族武士老爺們看來屬於會說話的牲口的農民,腦子也擁有同樣多的腦細胞。他們很清楚,任憑是哪股勢力打到自己家裡來,都會保護棉田的。這些白色的長絨棉,不僅僅是可以換取糧食,向老爺們交租的農作物,更是可以保護全家老小平安的守護神。

而且,多年的經營下來,無聲無息間,南粵軍已經在天竺佔據了方圓數千裡的土地,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到了棉花收穫季節,便是一片白茫茫的,彷彿置身於北國的雪野冰川之上。這些土地,要麼是來自於蘇丹和土邦主的割讓,用於抵扣軍火貨款,要麼是戰敗的王公們在下臺逃亡之前,用手中已經不那麼好使的印璽在地契上蓋好硃砂,給自己在南中的寓公生涯加上一點保障,換一點養老金、安家費。

棉花,在南亞次大陸上,已經是成為了上至蘇丹王公,下至低等賤民的護身符、保護傘。大量的優質長絨棉被運到海邊,裝船運走。換來的,則是一船船的稻米,一船船的刀槍火藥。

同樣的豐收景象,也出現在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埃及,在肥沃的尼羅河三角洲上,

在科普律魯算端的大力推廣下,素來便有棉花之國美譽的埃及地區,更是成為了長絨棉的種植園。雖然沒有印度次大陸上那麼壯觀的景象,但是,那些在這塊被稱為“米斯爾”的土地上生活的酋長們,在科普律魯大人的威脅利誘之下,紛紛將自己家的農田變成一塊塊的棉花地。用那些上等的長絨棉變成一柄柄呲鐵鋼刀,變成上好的盔甲,變成精良的火銃。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棉花,在科普律魯大人手中,還可以變成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殘暴軍隊出來。

科普律魯大人招募倭國僱傭兵的費用,也是從棉花的價款當中支出的。

一船一船的長絨棉沿著尼羅河進入地中海,再用馬車轉到進入紅海,轉入印度洋,透過西奈半島接駁南粵軍的大船,換回了成千上萬如狼似虎的倭國僱傭兵,成為科普律魯家族手中震懾四方的長刀利刃。

這種用工業品剪刀差的手段,幫助南粵軍控制了已知農業世界的大部分產棉區,杜絕了別人透過發展紡織業進而發家致富的道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彷彿魚群般往來穿梭於非洲、印度的船隊,滿載著上等棉花運到南中各個港口,用這些雪白的植物纖維,來填滿成千上萬臺似乎生長著一個無底洞般胃口的果下馬紡織機的血盆大口。

是人就要穿衣,這是文明社會的共識,哪怕是黑非洲的那些黑人,也要在腰間圍上兩塊色彩鮮豔的棉布來遮羞。這些運載著棉花到南中各地的船隻,自然回程的時候,船艙裡滿載著各色的棉布。從白色的本色布,到各種顏色的染色布,各色花樣的花布,林林總總,堆滿了船艙。

如果不是考慮的安全防火的需要,這些商人們會把火藥兵器和布匹絲綢放在一起運輸,儘量的節約空間。

同棉布絲綢等紡織品一樣,火藥火器刀槍盔甲,同樣是南中各個工場出口的大頭。

玉米秫秸炭化,代替了柳木炭,從倭國運來的大批硫磺,在德川將軍的治下,更是俯拾可得的廢物,再加上硝化田等設施所生產出來的高質量硝,將南中所出產的火藥生產成本降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就算是加上利潤,賣給那些歐洲土鱉們的採購商,他們加上運費、自己的良心利潤,運回歐洲,也比他們自己製造的要合算不少。而且,質量絕對過得硬!

靠著棉花的原材料出口,棉布絲綢等紡織品的進口,以及各式軍火物資的採購,這些商人們靠著這幾項大宗貿易,以及茶葉、香料、瓷器,藥品等商品的貿易,一個個過得堪比王侯。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放債給各個國家的國王,或者是透過聯姻、抵債等形式,獲得采邑和爵位頭銜。

如今,這些英格蘭海盜居然要破壞已經執行的很好的貿易體系,這不是和咱們大傢伙過意不去是什麼?絕對不能容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