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夕三驚(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夕三驚(上) (1 / 2)

慢慢夜幕降臨,連綿數十里的清軍行軍大隊開始安營。營地中,漸漸的星星點點燈火亮起,最後匯成一片通明的燈海。加上多鐸的行轅設定於順德府中,令這座千年古城也是一片喧囂撓嚷燈火通明,從空中望下去,便如順德府南北兩端數十里出現一條巨大的火龍一般。

順德這裡已經是毗鄰戰場,距離阿濟格、曹振彥與李華宇血肉相持的戰場不過二三百里之遙,嚴格來講已經算是戰場邊緣。熟讀三國演義,擅長切斷別人糧道後路的清軍自然是不敢怠慢大意,唯恐南粵軍給自己來個長途奔襲,一把火將這些糧食輜重燒掉。

連綿數十里的清軍營盤隨著夜幕降臨,早己是戒備森嚴,各旗各營巡視的兵丁不斷,巡哨的梆子聲口令喝叫聲不斷響起。除此之外,各帳周邊安靜無聲,只有帳前星星點點的燈籠火把發出暗淡的光伴隨著那些騾馬毛驢駱駝偶爾發出的嘶鳴聲和打響鼻的聲音。。

位於順德府城外的糧草輜重堆積場這裡更是戒備的重中之重。各營也安排了大批的守夜人員,安插在地面的一排排木杆上,掛著層層的燈籠,在寒風中不時抖動,也照亮了周邊的地界。為了防止南粵軍可能的奇襲偷營,除了這些守夜兵馬與燈籠火把外。圍著輜重營地的三面地面上,還撒滿了密密層層的鐵蒺藜,各要緊地帶,也布上了滿是尖利長槍的拒馬。

這個時代想要偷營其實很不容易,夜盲症多不說,冷兵器時代的旌鼓旗號更失去了作用。小股精銳兵馬偷襲還好,大股軍隊偷襲,敵我雙方難以識別辨認,那就是純屬添亂。

以“夜老虎團”著稱的紅三十軍二百六十五團,為了能夠在夜戰當中做到辨識敵我,同時在敵軍陣營當中製造更多更大的混亂,採取了很多針對性的訓練。比如說,蒙上眼睛用手掌的觸感去辨識軍帽、服裝,透過一些細節分辨敵我。

所以夜襲是件很有技術含量的事,不是什麼部隊都能把夜戰這個戰術玩得好的,弄得不好,殺敵一千,自損三千的事也是有的。明軍如果想夜襲清軍的輜重營地固然極難,同樣的道理,如果此時要多鐸帶領一支人馬想要偷襲數百里外的南粵軍陣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就在輜重營地的幾間民房內,幾個看守護衛輜重的低階官員湊在了一起,圍著火盆弄了幾個小菜喝點小酒,一者打發時間,解乏解悶兒,二者也是為了擋擋這冬夜裡的寒氣。

這幾個人裡面,身份極雜。文武皆有不說,更是旗人漢人都有。

於得水是武將,此時的官職是漢軍鑲紅旗一等阿達哈哈番,負責帶著自己的部下監押護衛五十輛輜重車。

甘應魁是漢軍正藍旗的,品級也是和於得水差不多。

同他二人對面盤腿坐在炕桌邊上的事靳應選,此人卻是個漢官。雖然也是操著一口遼東話,但是卻不是旗人。乃是工部街道廳派到豫親王軍中,到軍前效力的差使。也就是工部派到戰場上幫助修橋補路修建堡壘城池的送死倒黴鬼一個。

(這三個人的名字雖然都不是什麼顯赫的大人物,但是,卻都有自己的聲名顯赫的兒子。別人是拼爹,他們三個卻可以在閻王老子面前拼一下兒子了。猜猜看,他們的兒子都是誰?)

於得水和靳應選二人,雖然說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旗下武官,一個是旗人一個是漢人,但是卻彼此對坐很是和氣。大概是和靳應選也是遼東出身有關係。一點都看不出日後他們的兒子是死對頭的徵兆。

“此番南下,攝政王也是下了血本。京畿各處兵馬,直至山西、宣府、大同等地兵馬,一併動員。更是命人往蒙古各札薩克處徵調蒙古騎兵。準備隨後出征。看來,是要一戰而定江北了。”靳應選到底是文官,他只看到了自己這一方的兵馬眾多,實力雄厚,卻不曾看到車馬如雲之後的危機。

這些糧草輜重,就是多爾袞的最後一把本錢,壓在了賭桌上。贏了,他就可以翻本兒,輸了,那就只能是認輸,或者是耍光棍兒把老婆孩子身上的肉割下來押上去。

“南蠻李華宇部虎踞齊魯多年,實力不容小覷,且又有其父在江南、在南中本部為其籌措糧草軍餉器械,補給源源不斷。況軍紀嚴苛,士卒用命,器械精良,炮火犀利。乃是我大清起兵以來最為強悍之敵。我也不敢奢望能夠一戰而定江北,只要能夠一戰而定河北。之後,以黃河為界,南北兩家議和罷兵,開設邊市就好了。”於得水往嘴裡啁了一口燒刀子,讓酒精的燒灼感來掩蓋右腿的那處傷痕不住的顫抖。那是在塔山時,李華梅留給他的紀念。如果不是幾個同袍見機得快,將他從戰壕裡搶出來,只怕那枚在他面前炸開的震天雷就不會只在他腿上留下這個傷疤了。那些呼嘯而來的南粵軍水師陸營會將他剁成肉醬!

作為一個參加過塔山戰役的低階軍官,雖然在戰後也升官賜爵,但是,於得水每次想起那些想起來一片漫天滿地的血紅色時,還是不由得會雙腿打顫渾身戰抖。

“老於說的這話有道理。”漢軍正藍旗的甘應魁對於得水的話表示贊同。“我大清以鐵騎見長,南粵軍則以步兵稱雄。再加上行伍精熟,軍紀森嚴,我軍與南粵軍以深溝高壘對戰,實在不是什麼號辦法。可是,除了眼下依託深溝高壘對戰,我老甘還真沒有什麼法子!”

甘應魁是正藍旗漢軍,他倒是不曾打過塔山之戰,不過,他作為一個兩藍旗出身的傢伙,從南粵軍中反水出來投到朝廷麾下的吳標,曾經很好的教他如何做人過。

那支眼下已經不復存在的模範旅,不過是從南粵軍之中叛逃出來的旁支,卻是打遍了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各部,野外作戰,無論是步兵對戰,馬隊衝擊,還是步騎兵混合,都是未曾一敗的隊伍。這樣的旁系軍隊尚且如此強悍,李華宇所部,可是正兒八經的南粵軍嫡系兵馬,況且,李華宇此人的身份想必與老主子豪格相仿,梁國公李守漢勢必會多方扶植,相助其立功。這樣的兵馬,除了依託壕塹堡壘與其對耗,甘應魁卻也想不出別的什麼辦法來。

“咱老甘要是能夠有諸葛亮的本事,早就去面見豫親王主子,也給自己弄個紅帶子了!”甘應魁為自己解嘲。曹振彥的覺羅身份,早已是讓所有的漢軍旗眼紅不已,暗自將他設為自己的偶像與目標。

“可是,若是如此與明軍對耗。梁國公錢糧豐足自然是耗得起,我大清卻是耗不起啊!”靳應選是個文官,看問題的角度自然是與身為武將的於得水、甘應魁二人不同。他關心的是清軍的糧草軍餉能否支援清軍在河北三府與南粵軍、大順軍的對峙。

“據我所知,這次我軍攜帶的糧草輜重,乃是攝政王在京畿、在宣大三府羅掘俱窮方才籌集而來。如今京城之中的甲仗各局場,雖然在陳板大大人的督導掌控下全力生產打造甲仗,奈何,若是採辦原料不及,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我在工部,有這個便利能夠接觸到前明各部衙門的文書檔案,裡面頗多對梁國公本部地區的描述,但凡是那些去過這位國公爺本部的官員,無不是嘖嘖讚美。或是上書朝廷要求增加梁國公供奉朝廷的錢糧數額,或是要求朝廷收回梁國公南中之地,將其改為中原州府。奈何,明廷闇弱,不敢得罪這位手中握有數十萬重兵,且有無數商業利益與朝中大佬的國公爺。”

“老靳,你說的這麼熱鬧,我們兩個是粗人,上陣廝殺的事還懂得些,這些錢糧賦稅之事,我們卻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於得水往靳應選的杯子裡滿了一杯酒,而甘應魁則是給靳應選碗裡夾了一筷子菜,“來!老靳,慢慢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