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七十二章 應對,兵力調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二章 應對,兵力調整。 (1 / 2)

祖先廬墓,先人骸骨,如何能夠被人踐踏?沒奈何,江春只得拱手將李成棟勒索的二十萬銀元乖乖送上。捎帶著,又被李成棟把運銀元去的幾十輛大車和騾馬一起扣下。

銀子車馬糧食到手,李成棟這才心滿意足的帶著兵馬去尋找下一個大頭。

得知李成棟兵馬撤走,江春立刻帶著子侄家人往自家祖墳而來。

原本松柏森森,修竹掩映的墳塋地,變得慘不忍睹。

幾十棵合抱的松樹柏樹被砍伐,變成了地上兀自冒著青煙的燒柴。用青磚漫成的步道到處是馬糞和雞鴨豬羊的毛髮骨頭,墓園內更是遍地的黃白之物。

三進院落組成的祭堂,作為李成棟的臨時駐地,更是汙穢不堪,除了刺鼻的酒氣之外,靜室內更有脂粉香水味道,很明顯,李成棟軍中帶了不少的女人。

墓地內,酒罈人屎破衣爛鞋觸目即是。幾位祖先的墓碑更是被推得東倒西歪,墓道兩旁的翁仲變成了拴馬樁,地上還有幾攤馬糞。

看到了這一幕,江春忍不住跪倒在墓道前放聲大哭。

隨他而來的子侄們,少不得各自垂淚,勸起江春,拿出錢來命人請來左近鄉民前來打掃收拾,重新清理粉刷。江春更是在墓地內齋戒三日,焚化了無數的紙馬金銀向祖先請罪。

揚州內外,被高傑各部將領們這般敲詐勒索的紳商富戶們比比皆是。便是漕幫的幾位香主,在揚州也是跺跺腳四城都要為之一顫,一呼百應的人物,也是被李成棟強行“借走”了二十幾艘漕船,說是軍用,實際上便是裝載他勒索搜刮來的金銀細軟等物。

揚州城內的豪紳富戶們有李成棟和高傑等人的比較,頓時想念起大將軍親領部隊的好處來了。

“唉!果然是沒有高山顯不出平川。同高傑等部賊子相比,大將軍之兵當真是王者之師。”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幾番密議下來,揚州的商賈大戶們也知道便是向督師大人史閣部哭訴求告也是無用,亂世還是槍桿子管用。正打算集資請人往南京和濟南、徐州等處走一遭,請大將軍和臨清侯爺、少國公李華宇派遣一部人馬到揚州駐紮。江春卻在一次聚會上取出了李守漢寫來的書信,請他到南京一會。

這還了得了!揚州的紳商富戶們立刻公推江春代表揚州士民往南京去向大將軍面稟此間的情形,務必請大將軍垂憐淮揚百姓,選派勁旅到揚州駐紮才是。

說完了揚州及左近州縣被高傑所部蹂躪踐踏的情形之後,江春不由得兩眼之中噙滿了淚水。“若光是勒索錢糧充作軍餉,揚州府士民倒也願意傾家蕩產來竭力供應大軍。可是,為何屠戮良民,洗劫州縣?”

李守漢卻是啞然了。之前光知道多鐸一手製造了揚州十日的大屠殺,將方圓不到十餘里的揚州城內的八十萬百姓屠戮一空。但是,現在才知道,所謂的揚州十日,其中疑點很多。首先,揚州十日的說法最早來自於甲午前後一本叫做揚州十日記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是否和《告十八省豪傑書》一樣都是伊藤博文的統戰作品不得而知。而且,其中的很多資料也是禁不起推敲。

比如說屠殺揚州城八十萬人口的說法,就很值得懷疑。注意是揚州城而非揚州府,揚州府人口是過百萬了,但是揚州城可沒這麼多的人口。整個揚州城的面積不過3.9759853平方公里,按照現在人口密度最大的旺角(每平方公里13萬人)來計算,這麼點地方撐死只能容納516878人,不知道所謂的揚州十日屠城八十萬是怎麼來的?所以說揚州府人口百萬是沒錯的,畢竟揚州府下轄六個州縣的繁華富庶之地,但是揚州府跟揚州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戶丁數量來看,順治二年揚州城裡頭十萬人都頂天了就算把人全宰光了也不會超過十萬,而實際上並沒有殺光。

連揚州十日記上面都寫了,順治二年四月廿二日,多鐸抵達揚州城下,初次攻城失利後下令史可法投降,史可法不理。四月廿四孔有德攜帶紅夷大炮趕到,四月廿五揚州失陷。五月初三多鐸下令放賑,米數千石片刻一空。

(寫這段文字絲毫沒有給遼賊洗地的意思,只是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點和看法。大家稽核歷史記載資料的時候要仔細的推敲。)

但是,在多鐸攻打揚州之前,高傑已經將揚州附近州縣洗劫屠殺了一遍,甚至是揚州府城都險些不保。

可是,畢竟高傑是漢人,又是被叛軍所暗算,雖然他的部下都跟著投了清軍,屠戮了幾乎整個南中國。但是,編寫《揚州十日記》的人們還是要為死者諱的,少不得要春秋筆法一下。

聽到了江春哭訴了江北的情形,又見他頂在頭上以江北各處州府縣城頭面人物聯名寫成的乞求李守漢或是調走高傑所部,或是派遣大軍到揚州駐紮以保全揚州百姓的萬民折,李守漢苦笑一聲。

揚州是江北富庶之地,又是運河與長江的交匯之處,李守漢自然知道這個地方的戰略意義。原本打算讓高傑等人在這一帶暫時休整一下,以李華宇在山東河南一帶的兵馬阻止住李自成的大軍南下腳步,待江南的錢糧制度推行一季之後,府庫稍稍寬裕些再行北伐。但是卻沒有想到會出了這樣大的亂子。

“春公,稍待一些時候。某家令有司檢視一下,可以調哪路人馬北上。”

“大將軍,這運河之上也要有一支合適的水師方可。”

見李守漢口風有緩,江春立刻又打蛇隨棍上,提出了控制運河的緊要性。

“運河水師?”聽得江春提起水師,李守漢不由得苦笑一聲,運河水淺,又是多年沒有做清淤工程,河道早已淤塞不堪。南粵軍水師的江海兩用船如何能夠進得了運河?

這不就是曾國荃所說的“健兒持長矛而處窄巷之中”的境界?

“船隻水手之事不勞大將軍費心,只要大將軍肯給予名義,調派得力將佐,派遣炮手攜帶火炮即可。所有船隻水手軍餉薪資等事,皆有鎮江揚州士民報效。”

聽到這裡,李守漢的眉毛不由得向上挑了兩下。揚州紳商們要自己掏腰包組織水師出來,這不是明代的洋槍隊常勝軍是什麼?

“哦,不知道各位打算怎麼籌建這支水師?”

“大將軍,在下一時激動,話沒有說清楚。如今李闖攻克京師,南北漕運自然是斷絕了。漕幫上下大小數千艘船隻,數十萬水手都沒了生計。揚州左近的還好一些,仰仗當年大將軍提攜的一些生意可以過得下去。餘下各地的漕幫堂口日子就難過的很了。幾位當家的便託商民前來,想請大將軍賞給個名義,讓漕幫的兄弟們可以有口苦飯吃。”

原來如此!漕幫有船,有人,揚州鎮江一帶的紳商大戶們出錢糧,想在李守漢這裡申請一個合法的名義,把漕幫的船隻人手組織起來,免得成為高傑等人眼中的肥羊,可以隨便的劫掠焚殺。

這樣一來,運河水師便是由三股力量所組成。官紳、漕幫、南粵軍水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