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京城排南事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京城排南事件 (1 / 2)

武英殿內,燈火搖曳。

李自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望著面前大順的文武高層和心腹重臣。白天,為了招降孫傳庭而做出的一番舉動,結果以孫老先兒大罵數千降臣,讓整個場面變得頗為尷尬而不得不收場。

命人擇地將孫傳庭好生看管起來,李自成便召集手下文武重臣議事。眼下的事情千頭萬緒,雖然進了京城,可是,天下並不是傳檄可定的局面。

別的不說,與京城近在咫尺的通州,便是剛剛拿下來,雖然繳獲了不少的糧米漕船,可是,以京師這座大城的每日消耗,如果不能保證糧草穩妥供應,不要說市面不穩,便是軍糧都不好籌措。

可是,東面的天津,卻也是一個燒紅了的金元寶,拿在手裡燒手,若是丟出去又捨不得。這裡,財富眾多、人口密集不說,更是南漕海運的接駁轉運之地,只有拿下了這裡,才好同南方的那位爺商量糧米諸事。

雖然一路東征以來繳獲極其豐富,但是,南北征戰多年的李自成、劉宗敏、李巖等人很清楚,手裡哪怕有一億兩白銀,在這饑荒年月,也不如有一億斤糧食來得心裡安穩。

“此事還應該由高將軍和子宜將軍前往才是。”牛金星雖然眼下不是大順的丞相,可是,燮理陰陽的人臣派頭卻是極足的。他口中稱呼著高一功和吳汝義的字,手中捋著打理的異常精順的鬍鬚,眼睛含笑望著高一功與吳汝義兩個人,

這二人,卻是一直以來闖營與隆盛行打交道的代表。

但是,當初通州與隆盛行的談判卻是不歡而散,而且,朝陽門外京營的撤退,又是與隆盛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你牛金星此時讓高一功、吳汝義去和隆盛行談判解決糧食供應問題,這不是擺明了挖個坑去逼著高吳二人往裡面跳?

吳汝義倒也罷了,高一功可是大順的老臣,本身又是國舅的身份,自然不會把牛金星放在眼裡:“早若是想到了此時的艱難,為何當日不肯留下一絲餘地?到了現在,卻讓本官和小吳兩個去為難?”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宋獻策也在一旁開口。“當日高將軍與小吳將軍去通州八里橋與南中商人談判之際,我軍對京師合圍之勢未成,自然要虛與委蛇的與他接洽一番。”稍稍停頓了一下,宋獻策又道:“如今陛下已經駕臨京師,天氣正值隆冬,如果不能保證軍需民食,如何顯出新朝天子氣象?如何讓天下黎庶安心?”

宋獻策這話說得很現實。如今天氣寒冷,加上又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剛剛進京,如果因為糧食和煤炭等生活物資供應出現了問題而每天都有貧民凍餓而死,大順的臉面上須不好看。如何去招撫天下州城百姓?

宋獻策已經將與南中方面接洽,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的生活物資供應問題上升到了政治高度,這自然而然的讓在場眾人無形之中提高了對此事的重視程度。身為大順丞相的李巖也在座位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眼下不僅僅是過冬的問題,馬上就要開春,開春之後就是一個春荒。總不能一邊向各地發出招撫的聖旨,一邊又是餓殍遍地,流民千里吧?”

“林泉,你是咱們大順的大管家,你就只管說這個事該怎麼辦好就是了。”劉宗敏揉了揉額頭,這些事情困擾的他有些頭疼,真真比上陣廝殺來得還要麻煩。

“孟子云,大而化之謂之聖。老子又云,天不變,道亦不變。聖賢之言,調過來說就是天變了,道也要變。要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今,天地新開,我們的道也要變化。這個和在戰場上打仗是一樣的,敵變我變。”

“還是林泉是大學問人!一下子我就明白了!剛才你說的什麼老孟,我根本就沒聽明白,不過,後面的話我聽得清楚明白,如今天變了,咱們的道也要變了!”劉宗敏咧著嘴笑了笑,眼睛看著高一功,“一功,你和小吳再辛苦一趟,往天津走一遭如何?”

“汝侯,高將爺和小吳將軍往天津去,卻不是走一遭那麼簡單。以本官看來,此事雖然說是商談糧草物資供應之事。但是,較之以前與南中商人的歷次商談都有所不同。”

李巖緩緩的為眾人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在他看來,此時與南中商人去商談對京師的糧食等生活物資的供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是要南粵軍承認大順朝廷為中央政府。這和之前攻打京師時兩家的唇槍舌劍又有所不同,那個時候是擔心崇禎南逃,藉助南粵軍的兵力和江南的人力物力財力同大順軍相抗衡。但是如今崇禎已死,太子被降臣獻出,並且封為宋王。那麼,下一步便是招撫各地的明軍殘部,盡收天下州郡。

但是,天津此時便是和當初的通州一樣,是一個橫亙在大順朝廷面前的大釘子,無論如何,不管採取何等手段,使用何種形式,都要將這個釘子去除。

“大家都曉得,天津不光是南漕海運的轉運地,他還是明廷設立的衛所、巡撫衙門所在地。更有天津商貿區這個國中之國的存在。財富人口眾多,倘若是不能為我大順所有,而是轉而與山海關方向的明軍關寧軍部呼應,那麼,無異於有人在我等臥榻旁虎視眈眈的舉著一口利刃,令我等寢食難安。”

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夠安安穩穩的在北京城裡籌劃大順平定天下的大計,天津這個大釘子,都必須要去掉。

但是,是憑藉武力硬生生的拔掉,還是將這個釘子調轉過方向來,成為自家狼牙棒上的一根尖刺,就要看大順文武的手段了!

但是,如果要將盤踞天津的京營殘部趕走,將在那裡的商貿區收為己用,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的話,大順文武們很是惱火的發現,有一個大問題是無論如何也是無法迴避的。

“我大順如何處置南粵軍?”

打,固然簡單利落,可是一旦炮火響起,局面就變得很難收拾。別的不說,斷絕了南中的各種物資供應,大順的局面就會立刻呈現出很尷尬的境地來。糧食,武器,鎧甲器械火藥,藥品布匹,哪一樣不是大量採購的?

“一功,這幾****便和小吳兩個準備一下,前往天津,招撫那裡的前明官吏將領。告訴他們,只要願意為我大順效力者,文官朕必量才錄用,武官依舊帶兵便是。”

“至於說南中商人所建的商貿區,待天津官員歸順之後,不妨再徐徐圖之。但是,在此期間,不要去騷擾他們,免得打草驚蛇。”

李自成的話算是為大順如何處理與南粵軍、南中商人的事情定了一個調子,先將天津地方官員招撫過來,切斷他們與遼東明軍的往來聯絡。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整個天津都變成大順的了,區區一個彈丸之地的商貿區,又能如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