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多名殉國之人,無疑是彰顯了明朝——這一漢族最後一個也是最剛強最先進最偉大最強大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天子勤政官紳愛民的朝代的最強音!
北京的明朝官員爭先恐後地前往大順吏政府報名請求錄用,如少詹事項煜“大言於眾曰:大丈夫名節既不全,當立蓋世功名如管仲、魏徵可也”。給事中時敏聲稱:“天下將一統矣!”他趕往報名時吏政府大門已關閉,一時情急,敲門大呼:“吾兵科時敏也!”才得以放入。考功司郎中劉廷諫朝見時,丞相牛金星說:“公老矣,須白了。”劉連忙分辯道:“太師用我則須自然變黑,某未老也。”勉強被錄用。
首席大學士魏藻德被關押在一間小房裡,還從窗戶中對人說:“如願用我,不拘如何用便罷了,鎖閉作何解?”
1644年七月劉澤清致吳三桂信中寫道:“三面環觀,曾有誰不降賊?”次年八月在清攝政王多爾袞面前的一場爭論也反映了當年情況。都給事中龔鼎孳等人指責內院大學士馮銓是明朝閹黨;馮銓反唇相譏,說龔鼎孳曾投順“李賊,竟為北城御史”。多爾袞問此事實否?龔說:“實。豈止鼎孳一人,何人不曾歸順?魏徵亦曾歸順唐太宗。”龔鼎孳急不擇言,像項煜一樣把李自成比為唐太宗,雖受到多爾袞的斥責,卻是大順軍入京後絕大多數明朝廷官員的真實寫照。
啊,這個偉大的朝代,這個偉大的文明,怎能不讓我懷念。她便有千般不是,這樣那樣缺點,然那閃爍的光芒仍讓人不能自己。這個皇朝是如此讓人心碎痛惜,追思嚮往。在偉大的明王朝,之前蒙古韃子的數學、天文學、牽星術航海、農業、各種奇技淫巧、寬鬆的人文環境、寬鬆的律法全部被一一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禁止算數、禁止研究天文、參照物航海、各種海禁、嚴苛的律法和階級固化。
她是如此的優雅,華美的衣冠,優雅的禮儀,明亡後就再未有之,優雅純粹的漢文化就此斷絕矣。以至於倭人感嘆:得清人之書一卷者勝得明人之書百卷。
她的忠臣義士是如此之多,甲申國變殉節官員多達二十餘人,殉國殉節之慘烈前無古人,如此大規模殉節之人,明後朝代不再有之,亦不會再有。這麼慘烈的殉國殉節和如此眾多的殉國官員,足矣抹殺投降流賊的兩千餘名官員了。
她是如此頑強,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就算亡國後抵抗時間亦如此之久,反抗如此之劇烈。拿著國家俸祿的文武大臣投降兩千餘人,拿著國家軍餉的大明天軍搖身一變剃髮成了大清兵,幫著大清帝國奮勇追殺各種流寇和殘明餘孽。大批被大明天子各級官吏官紳視為“不做安安餓殍,效由奮臂螳螂”的流賊流寇們,卻拿起了刀槍拼死抗拒歷史潮流的發展。當無數大明官員當著五朝元老的時候,這些該死的流賊流寇卻接連當了五朝反賊。當無數讀書士子已經參加了無數次的清廷科舉時,被他們唾罵千古的李自成家族後人卻在茅麓山舉火全家自盡。李定國更是寧可死於荒野也絕不降清。
啊,大明!我會永遠記著她。她的文明是多麼璀璨啊,多麼令人難忘。
這些捨生取義之人,我不會妨礙他們,我會尊重他們的選擇。比舍生取義之人數量多出百倍的識時務者,我們更應該為他們順天應人良禽擇木而棲的勇氣稱讚。
我能做的,就是懷念他們,因此記住他們。
大明萬歲,大明千古,大明永存!唯有大明,才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才是全體中華民族精英的歸宿!
所以,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精英們,才會在抗日戰爭這個民族危亡之際,毅然決然的擔負起了主要力量的重任!前後有副總裁以下二十位中央委員,從1939年至1945年,至少有99名****高階將領率領成建制的部隊前後高達210萬人投入汪副總裁主張的和平運動陣營,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這些人之中,不光是有雜牌軍,更有來自嫡系的中央軍和忠義救國軍系統的部隊。這些精英、俊傑們開創了一個紀錄。中國是唯一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隊數量的國家。
而以死守衡陽城而著稱的那位方將軍,在投身和平運動之後,見勢不妙又逃回重慶,校長見到他之後,非但沒有懲處,反而誇獎他,“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好半晌都是面無表情的孫傳庭突然面對崇禎的靈柩怒吼道:“陛下,好好睜開你的眼睛看看,你的國之柱石都是些什麼東西。”隨著這一聲怒吼,孫傳庭就像解開了什麼封印一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他指著投降的官員對著崇禎的靈位怒吼道:“看看,那個是你的老丈人,想當年,你管他借一萬兩銀子,他非但不借,連自己女兒的錢都扣留一半。現在你死了,他非但連個眼淚都沒有,就是現在來這,都是因為李自成在此,他要作陪。而且我估計他還在感慨自己的女兒沒有年輕貌美的,不然可以再送幾個給李自成當貴妃,自己好繼續榮華富貴。”
說完,他又指著另外一個官員說:“還有這個人,當初梁國公四十萬大軍要北上勤王,他拼命阻攔,說梁國公一到,必然江山不保,天下要改姓李。你別說,他還真說對了,如今這天下,可不就改姓李了,只不過改姓的人不是李守漢,而是李自成。”
孫傳庭的怒罵自然引來了大量仇恨,光時亨就忍不住,他厲聲說道:“大膽,孫白谷,你為暴君朱由檢賣命,抗拒王師,這是助紂為虐。現在陛下不但不念舊惡,念你鷹犬之才爪牙可用,還要招降你,封你為官,讓你為新朝效力。可你居然為暴君張目,簡直不可饒恕。”
孫傳庭面對光時亨的指責,冷笑了一聲說:“我當是誰,原來是坑害我數萬大軍的祿蠹。當日我據守潼關,推行新政,而梁國公的大公子厲馬秣兵,西進河南,只需兵馬煉成,定可一戰成功。就是你,責罵我懼怕闖賊,坐視河南陷於闖賊,硬逼著我揮師東進,最終全軍覆沒於靈寶、陝縣。而我入京請罪之時,又是你,說我輕敵冒進,喪師失地。這些我都不跟你計較,最多算是我得罪小人。可李自成進逼京畿之時,你為何阻攔先帝南巡?你明明知道,只要先帝能南巡江南,跟梁國公會和,就是龍入大海,可以興雲佈雨。好,這我也可以算你糊塗,那麼先帝在突圍之時,你又何在?你平日動輒辱罵紈絝子弟的京營結陣死戰,你平時稱之為閹狗的內操新軍拼死衝擊,幾乎全部陣亡。好,我就算你手無縛雞之力,做不得粗漢之事,那麼吃了先帝那麼多年俸祿,難道你連在先帝靈前,罵一聲闖賊,都不敢嗎?還是說,你根本就是天閹之狗,連一聲狂吠都不能發。”
“還有你們!你們這群枉食君祿的鼠輩!”
孫傳庭鬚髮戟張,駢指指向昔日同僚。口中喝罵著。
武英殿內,燈火搖曳。
李自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望著面前大順的文武高層和心腹重臣。白天,為了招降孫傳庭而做出的一番舉動,結果以孫老先兒大罵數千降臣,讓整個場面變得頗為尷尬而不得不收場。
命人擇地將孫傳庭好生看管起來,李自成便召集手下文武重臣議事。眼下的事情千頭萬緒,雖然進了京城,可是,天下並不是傳檄可定的局面。
別的不說,與京城近在咫尺的通州,便是剛剛拿下來,雖然繳獲了不少的糧米漕船,可是,以京師這座大城的每日消耗,如果不能保證糧草穩妥供應,不要說市面不穩,便是軍糧都不好籌措。
可是,東面的天津,卻也是一個燒紅了的金元寶,拿在手裡燒手,若是丟出去又捨不得。這裡,財富眾多、人口密集不說,更是南漕海運的接駁轉運之地,只有拿下了這裡,才好同南方的那位爺商量糧米諸事。
雖然一路東征以來繳獲極其豐富,但是,南北征戰多年的李自成、劉宗敏、李巖等人很清楚,手裡哪怕有一億兩白銀,在這饑荒年月,也不如有一億斤糧食來得心裡安穩。
“此事還應該由高將軍和子宜將軍前往才是。”牛金星雖然眼下不是大順的丞相,可是,燮理陰陽的人臣派頭卻是極足的。他口中稱呼著高一功和吳汝義的字,手中捋著打理的異常精順的鬍鬚,眼睛含笑望著高一功與吳汝義兩個人,
這二人,卻是一直以來闖營與隆盛行打交道的代表。
但是,當初通州與隆盛行的談判卻是不歡而散,而且,朝陽門外京營的撤退,又是與隆盛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你牛金星此時讓高一功、吳汝義去和隆盛行談判解決糧食供應問題,這不是擺明了挖個坑去逼著高吳二人往裡面跳?
吳汝義倒也罷了,高一功可是大順的老臣,本身又是國舅的身份,自然不會把牛金星放在眼裡:“早若是想到了此時的艱難,為何當日不肯留下一絲餘地?到了現在,卻讓本官和小吳兩個去為難?”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宋獻策也在一旁開口。“當日高將軍與小吳將軍去通州八里橋與南中商人談判之際,我軍對京師合圍之勢未成,自然要虛與委蛇的與他接洽一番。”稍稍停頓了一下,宋獻策又道:“如今陛下已經駕臨京師,天氣正值隆冬,如果不能保證軍需民食,如何顯出新朝天子氣象?如何讓天下黎庶安心?”
宋獻策這話說得很現實。如今天氣寒冷,加上又是李自成的大順軍剛剛進京,如果因為糧食和煤炭等生活物資供應出現了問題而每天都有貧民凍餓而死,大順的臉面上須不好看。如何去招撫天下州城百姓?
宋獻策已經將與南中方面接洽,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的生活物資供應問題上升到了政治高度,這自然而然的讓在場眾人無形之中提高了對此事的重視程度。身為大順丞相的李巖也在座位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眼下不僅僅是過冬的問題,馬上就要開春,開春之後就是一個春荒。總不能一邊向各地發出招撫的聖旨,一邊又是餓殍遍地,流民千里吧?”
“林泉,你是咱們大順的大管家,你就只管說這個事該怎麼辦好就是了。”劉宗敏揉了揉額頭,這些事情困擾的他有些頭疼,真真比上陣廝殺來得還要麻煩。
“孟子云,大而化之謂之聖。老子又云,天不變,道亦不變。聖賢之言,調過來說就是天變了,道也要變。要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如今,天地新開,我們的道也要變化。這個和在戰場上打仗是一樣的,敵變我變。”
“還是林泉是大學問人!一下子我就明白了!剛才你說的什麼老孟,我根本就沒聽明白,不過,後面的話我聽得清楚明白,如今天變了,咱們的道也要變了!”劉宗敏咧著嘴笑了笑,眼睛看著高一功,“一功,你和小吳再辛苦一趟,往天津走一遭如何?”
“汝侯,高將爺和小吳將軍往天津去,卻不是走一遭那麼簡單。以本官看來,此事雖然說是商談糧草物資供應之事。但是,較之以前與南中商人的歷次商談都有所不同。”
李巖緩緩的為眾人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在他看來,此時與南中商人去商談對京師的糧食等生活物資的供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是要南粵軍承認大順朝廷為中央政府。這和之前攻打京師時兩家的唇槍舌劍又有所不同,那個時候是擔心崇禎南逃,藉助南粵軍的兵力和江南的人力物力財力同大順軍相抗衡。但是如今崇禎已死,太子被降臣獻出,並且封為宋王。那麼,下一步便是招撫各地的明軍殘部,盡收天下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