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零四章 李自成的心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零四章 李自成的心事 (1 / 2)

雖然沒有擺出全副鑾駕儀仗,但是行走在渭河平原的這支隊伍卻也是氣勢煊赫,威風凜凜。李自成騎著烏龍駒,緩轡徐行。前邊有儀仗與器樂前導,金瓜鉞斧指掌拳橫一應俱全,數百名精銳武士護衛前後,更有百十面旗幟一路跟隨。一個武士騎著高頭大馬,擎著一把黃傘,走在他的前面。

看著渭河平原上那一片蔥蘢的麥田,跪倒在棉田麥田地頭向著自己望塵拜舞的農人,想想這十餘年來的四方轉戰,李自成不由得頗為感慨。只可惜朕的文才不佳,不然一定可以有詩作傳承下來。他在心中不無遺憾的自嘲著。

在他去年攻入關中之後,各路大規模的和小規模的軍事活動就從來不曾停止。北面的榆林,南面的漢中,西面的甘肅都有捷報傳來。南面的湖廣、東面的河南等地也是傳來訊息,開春以來天氣雨水都是頗遂人意,稻子和小麥長勢喜人,若沒有大的災害,想來也是豐收在望了。

關中的百姓看見李自成不斷籌劃軍事,大順軍所向披靡,已經稱得上武功烜赫,奪取天下的勝利為期不遠了。而且也看見他到了西安之後,於戎馬倥傯之中舉行考試,修學校,徵逸才,舉賢能,定服色,改官制,直到頒佈皇曆,等等,樣樣舉措無不顯得這新朝廷正在銳意除舊佈新,要不了幾年必將文治彪炳,追蹤盛唐。

特別是這個冬天,更是從湖廣、河南等地調來大批糧草,在關中平原上開展以工代賑,興修水利開挖河渠等事,規定除了每日的伙食口糧外,每挖一方土,便可以有五斤糧米的工錢,多年來為水旱災荒所苦的關中百姓頓時歡呼雀躍,蜂擁而至。一直到渡過了春荒時分,這場以工代賑活動才漸漸的平息下來,各地的民夫們歡喜的揹著糧食趕回家中去耕作。

軍事上收復了河西故地,重新將漢家旗幟插到了玉門關上,整治上又是凸顯出了新朝氣象,大興仁義,關中士民除少數被他抄家殺頭的大鄉宦、大貪官、大惡霸之家以外,幾乎是人人都對他懷著真正的崇敬和期望,認為他果然是創業之君。一般老百姓尤其說他是真命天子。

“陛下,這幾日下了兩場小雨,雖然雨水都不大,但是對於小麥和棉花卻都是極有好處。”

藍色袍服上燦爛繡著兩朵祥雲作為補子圖案的伍興,落後李自成半個馬身,望著官道兩側一眼望不到頭滿目綠色,也是掩飾不住滿臉的歡喜神情。

按照戰國以來所謂“五德終始”的學說,宋獻策等一干神棍們一番推斷後將大順朝定為水德王,服色尚藍。以對應大明朝的火德,同時,也是取以水滅火之意。大順朝廷文官的補子以云為飾,一品一朵,直到九品九朵。

這些關於建國改元、頒佈曆書、改易衣服顏色,都由禮政府遵制宣告各地軍民,從甲申元旦起,一起遵行。還有一件大事,同樣是由禮政府宣佈的。避諱的字,凡是犯了他的三代名諱的字,都得禁止使用,改用其他的字代替,或者改變筆畫。他自己的名字“自成”兩個字,是十分常用的字,如果都禁止使用,將給天下臣民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他宣佈:從甲申年元旦起,將“成”字改為日字頭下邊帶成功的成字,這樣成功的“成”字就不必避諱了。總之,凡是開國帝王應該在改朝換代時所必須做的事情,他和大臣們都考慮到了,都做了準備,馬上就要頒佈。至於文武官制,在襄陽的時候已經制定,如今又加以修訂,更加嚴謹。

如今伍興便是大順朝廷的二品大員,戶政府侍郎,署理尚書之職,總理錢糧度支和各處州縣以下官員培訓事。

“自古便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大順軍之所以能夠所向披靡,入關之後迅速收攏民心,原本殘破不堪的關中也是隱隱然有了復興氣象。此中,先生度支糧餉,籌措軍需民食居功至偉!”

李自成的這番話,倒是如實的對伍興的功勞做了一個點評。大軍攻破潼關,南北西各路人馬千里遠征,全賴伍興坐鎮西安為各路軍馬籌備軍需糧草,組織人員轉運接駁。這才令袁宗第、劉芳亮、郝搖旗等人只管安心對付正面之敵人,不必擔心軍中缺少糧餉。當袁宗第等人將繳獲的金銀財貨牛馬等物運到西安後,又是伍興力排眾議,請李自成頒發旨意,在關中平原上興修水利,以顯示新朝氣象,同時也是為了造福桑梓,為大順朝廷有一個鞏固的後方。

所需要的糧食,自然是伍興用這些金銀馬匹等物向山東的李華宇求購得來,所購買的糧草未到時,便從河南、湖廣等地府庫之中臨時調撥,之後再行歸墊。

“朕聽牛先生江說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之事時,記得漢高祖之所以能夠得天下,便是他有個蕭何為他鎮守關中,伍先生,你和李公子兩個,便是朕的蕭何啊!”

“陛下誇獎,令微臣誠惶誠恐了。”

李自成擺了擺手,用馬鞭向前虛指,“若是沒有你和李公子、玉峰幾個人盡心盡力的在各處主持民政,朕又豈能看到如此景象?朕也是出身農家,看了禾苗便能知曉,今年想來關中定是個好年景。朕已經傳旨,免去關中今年夏糧,改為官家收購,也讓關中百姓能夠稍稍的休養生息一番。”

“陛下英明仁厚,臣謹代關中百姓叩謝皇恩!”

“先生卻是客套了,朕如今已經是化家為國,這家國本身是一體,如何不想法子讓家裡人過得好些?”說完,李自成便是一陣朗天長笑。

形勢大好,李自成自然也是歡喜萬分。不過這些日子,他耳中也聽到了不少雜音。大順開科取士,招募了很多仕子,然後把這些仕子下放到州城府縣去的時候,卻跟秦法學堂培養的地方官吏發生了一些衝突。由於秦法學堂都是長期在基層幹實事的人,因此論起辦事能力這些仕子拍馬都比不上。但是這些讀書人中了科舉,自然要當官,所以職務就比他們高。於是,心懷不滿的秦法學堂官吏把這些仕子稱為官蠹,對這些仕子的命令要求,也是陽奉陰違,甚至有當面翻臉吵鬧者。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那麼大順恐怕還沒有開疆拓土,就得忙於內鬥。

於是乎,這些科舉出身的官員便悄悄的串聯起來,隱隱然奉牛金星為主將,與秦法學堂一系的官員展開明裡暗裡的爭鬥。而牛金星自忖在大順朝中,自己既不像老八隊和郝搖旗這樣的闖營老人有戰功,有資歷,也不像李巖有聲望,帶著一哨人馬前來投奔,幫助李自成編纂民謠,收攏人心,甚至比不過宋獻策這個矮子有獻上圖讖蠱惑人心的功勞。為了能夠在大順朝廷之中立足,他也樂得有這些人相助聲勢。

於是,以牛金星為首的所謂科甲官員,隱隱然已經有了結黨之勢頭,同秦法學堂的官員勢如水火。這些人為牛金星搖旗吶喊,給他在朝中製造聲勢,爭奪首輔之位。

這些視,被掌管邏查、暗樁密探等事的劉體純一一匯總,密奏給李自成。

這件事也是讓李自成頗為頭疼。他入關之後,為了收攏那些讀書士子的心,積累人望,便開科舉修學校。但是,秦法系官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卻是他早就看在眼裡的。而且這些人眼下掌握了大順朝各地方基層政權的日常行政,沒有了他們相助,只怕大順朝也是無根之水了。比起科甲系來,他們雖然說不會什麼詩詞歌賦,但是勝在人數眾多,而且掌握了基層行政,卻是萬萬不能傷了他們的心。要是按照以往在闖營,李自成大可以排擺酒宴給兩人勸和,但是現在李自成已經稱帝,自然也得學點皇帝的做派。於是李自成就像以往那些帝王一樣,跟伍興、牛金星打起了啞謎:”伍愛卿,牛愛卿,自古天子牧百官,百官牧民,不知兩位愛卿管理的百官現在何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