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九十八章 小兒輩(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八章 小兒輩(六) (1 / 2)

按照《南烏貿易條例》的相關條款規定,南粵軍在攻打下哲孟雄之後便要將這塊土地交給烏斯藏方面設宗進行管轄。同時,相關條例當中也有規定,雙方各自的高僧大德都有權力再對方的轄區內傳播佛學妙義。

可是,如果什麼事情都能夠按照規定好的條文來辦,也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

陳列嘉措在得知李華宣已經攻下哲孟雄之後,在噶廈當中和幾位高手研究該如何行走下一步棋的時候突然間發現,這個條款裡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或者是後門。

“第一,如果南粵軍那位三殿下不肯將哲孟雄交給我們該怎麼辦?第二,若是他藉口雙方的高僧大德都有權利在對方領域內傳播教義,找來一群白教和紅教的人在我們的寺廟眼前興修寺廟又該如何?”

這些都是烏斯藏僧俗兩家極為擔心的問題。他們可是不太願意將哲孟雄那片溫暖溼潤,物產豐富的土地拱手讓給紅教和白教。

為此,噶廈的高層們開了幾天的議事會,討論出了若干個應對方案,並且報請了大博學珍寶智者和大海上師兩位佛爺允准。

最高的目標就是要將這塊土地按照南粵軍與烏斯藏簽訂的貿易條例規定拿下來,並且成為格魯派的後花園,不能說這裡絕對禁止其他教派的出現,至少也是要成為優勢教派。

最低的目標嘛,也是至少不能讓紅教在這裡藉助外人的力量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但是,根據墨菲定律,壞事越擔心,就會出來的越大。

結果,兩位佛爺和陳列嘉措們擔心的事一件件接踵而至。

李華宣拒絕按照南烏貿易條例的規定將哲孟雄移交給烏斯藏!理由就是,為了下一步的進兵,這裡要成為南粵軍的大營,並且要在這裡進行屯墾,讓軍糧得到保障。

而且。雖然表示不會支援紅教在哲孟雄重振當年的景象,但是,對於白教在這一地區的傳播,卻表示愛莫能助。

“仲麥巴大人。你是知道的。白教的信眾大多是不丹之人,而他們眼下都是我南粵軍治下的華夏子民,白教在哲孟雄的傳播完全符合貴我兩軍的條款規定,即使是本官將哲孟雄移交給貴方之後,貴方也要有保護並且允許白教傳播的義務。”

我去!陳列嘉措看著李華宣那張白淨面皮的端正五官。頓時有一種自己被家裡養的那幾條藏獒給輪了大米的感覺,恨不得一拳打在他的鼻子上,砸他一個萬朵桃花開。可是又不敢!門外,七八個一看就是朗生奴才的親兵正虎視眈眈的盯著,隨時準備把陳列嘉措這個昔日的貴族老爺變成自己在三殿下面前的軍功!

看到這幾個人,陳列嘉措彷彿一團漿糊一樣的腦海裡突然出現了一抹光線!

這些人不過是一些在三殿下麾下築路時肯出力肯賣命的朗生奴才,三殿下卻給了他們如此的待遇,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因為麾下兵馬不適合這烏斯藏的氣候、地理?如此說來,他所說的要在哲孟雄一帶休養一番,把甘托克作為大營的說法並非是耍無賴。而是出於無奈!

從榜葛剌到哲孟雄,一路都是上山,這對於生長在平原地區的戰士來說無疑是件很痛苦的事情。雖然哲孟雄這裡在烏斯藏人看來已經是屬於平原地帶了,但是帶給南粵軍的困難也是不少的。

兩千多米的海拔高度,說高不高,說低也不算低了。李華宣之所以要拿著這塊地方不給,原因也就在此。這裡的地理環境可以讓他的部下對於高海拔地區有一個適應過程,同時,這裡的氣候也比較適合種植水稻和其他經濟作物。能夠把軍糧問題儘可能的就地解決,節省下來的運力就可以用來運輸其他的商品和物資。

另外一個原因。卻是不能拿在桌面上說的。

在得知他拿下了哲孟雄全境,從東北方向往天竺楔進了一個楔子後,李守漢頗為歡喜的命人發來了嘉獎。但是,當得知他這個三兒子打算就此帶領所部稍事休整後立刻發起隆吐山戰役。攻取春丕河谷,兵鋒直指亞東之後,當即便是翻了臉,親筆寫來了家書,把李華宣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同上次因為李華宣誤打誤撞的把阿@芙蓉當做珍貴藥品送到李守漢面前,觸動了李守漢內心那塊國人最為柔軟而敏感的心田而大發雷霆不同。這次不為別的,是因為李華宣的部下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兵員來自於倭國。這無疑是觸動了李守漢的另一根底線,就是不會讓成建制的鬼子軍隊雙腳踏上凡是自古以來屬於我中華的土地!

這樣一來,卻是在李華宣的部下當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訊息傳出,秦兵衛這些已經入籍的前倭國志願兵雖然心中有些尷尬,但是,畢竟大軍停在哲孟雄進行一番休整也是應該的。而且,他們也可以聊以自慰的是,“主公說得是那些倭國人,我現在可是堂堂正正的華夏子民、南粵軍軍官。”

秦兵衛們可以這樣想,那些在南中出生、長大的倭國移民二代們也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管在河邊抓魚嬉笑便是。可是,那些還不曾立下足夠入籍資格軍功的倭國僱傭兵們卻是沉不住氣了。

幾個腦子有些軸的當即便剖腹自盡,以示抗議。當李華宣趕到現場的時候,只見一整匹白棉布上赫然張牙舞爪的用鮮血寫下“我等是****子民,並非倭國人”等幾個大字!

稍加了解之下,卻是著實嚇了李華宣一大跳,原來軍中那些沒拿到戶籍的倭國僱傭兵早已經覺得自己就應該是****子民了,最起碼比哲孟雄、不丹和西藏的蠻夷要更接近華夏子民啊!

“我們從南洋、孟加拉、哲孟雄、不丹一路血戰而來,竟然還不如幾個山地蠻夷?”

於是,這幾個想不開的傢伙就切腹了。一群腦子比較靈光些的人則是開是鑽山打洞尋找證據,說自己的家族是南宋時期的渡來人,或者是自己的十八代祖奶奶當年是被宋人度種之後才有了十七代的祖爺爺之類的話。目的也是很簡單,既然是三殿下有法度許充不許賴,那麼我們就集體冒充一次又如何?

許多人在內心更是歡喜不已,原本只能是自己和直系親屬入籍,這一下。怕是整個家族都可以順理成章的變成****上國老爺了!

在秦兵衛等人的協助之下,李華宣軟硬兼施,恩威並用,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勉強的將這場風波壓制了下去。但是。父帥的旨意又不敢違抗,他正在為如何去尋找一支可以填補那些倭國僱傭兵不能進入自古以來我中華領土作戰的缺口兵力而撓頭。

這個缺口,卻是陳列嘉措眼中最好的機會。

你既然可以從那些築路的勞工當中挑選人手編入軍中,那我便在支援一萬人馬的基礎上再加一把火。

我不妨把那些朗生堆窮一次性都送給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