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就有佛山品牌。”
這是後世佛山為了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而編纂的一句頗為自豪的廣告語,從這話裡,我們不難看出佛山地區乃至整個珠三角的製造業之發達。
如今,李守漢也是要從製造業著手,重新振興佛山。
“如今中原板蕩,遼東又是大戰之後,我南粵軍擴軍之後,少不得也要北上平亂靖難。佛山之地,地處廣州之側,如果不能成為安靜之地,如何能夠令我安心?”
“何況大軍一動,便是海量的物資消耗,若是放棄佛山這些已經成熟技術過硬的工場、匠人不用,而從數千裡之外自河靜風波涉險的海運北上,節省了這數千裡海路的運力,咱們運輸別的物品好不好?”
在三水知縣葉其昌為李守漢臨時打的公館內,李守漢、李沛霆、黃麒英、段倚弘等人濟濟一堂,聽李守漢闡述自己的想法。
在李守漢為佛山地區的製造業制定的重新振興藍圖當中,他準備將北上部隊所需的各類物資,以及水師所需要的大量器材帆索錨具鐵釘等物,拿出相當大的一部分在佛山進行製造。透過下游的需求,刺激上游冶煉業的振興和技術改造,進而打造出一個新型製造業基地,以來分解河靜的壓力。
“主公,您所說的陸營的各類物資,都包括那些?”在河靜開設瓷器窯口利用豐富的高嶺土資源生產燒製骨質瓷而賺了大錢的黃麒英,早已不是那個面色清瘦的中年人,而是一副腦滿腸肥大腹便便的富家翁樣子,二十多年跟著李守漢一路走來,他腦子裡已經和別人一樣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概念:“只要跟著咱們這位主公,就是一個發財發大財的結果!”
如今,又有一條金光大道擺在眼前,黃麒英如何能夠不幸福不興奮?
“老黃,除了火銃、大炮這些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物品之外,別的物事,像頭盔、軍服、套筒銃刺,棉甲、皮甲、胸甲,解手刀,炊事車,鍋碗瓢盆等等,孤都可以令兵司組織在佛山採購!只要你的這些鄉親能夠按照我南粵軍的要求和標準生產,錢,自然有得賺!不過,孤也是招呼打在前頭,若是在質量和稅收上動些歪腦筋,嘿嘿!執法處的牢房和殺人場子可是剛剛在省城收拾好,正準備要開張!”
三水知縣葉其昌看李守漢的滿面獰笑感到有些不寒而慄,而黃麒英等人卻是如同看到了善財童子的光芒一樣,滿心歡喜,忍不住有的人已經在心底開始盤算:“如今各地都在擴軍,據說又有人帶著銀子到贛南、偏沅等處去徵兵了。據說要招募至少兩三鎮兵馬,一鎮兵馬不要多了,便是多出一萬五千新兵來,光是甲冑服裝鞋襪被褥套筒銃刺解手刀碗筷炊事車這些所謂的通用物資,就是堆山填海的數目了。這得養活多少人?這得賺多少錢?”
依靠著良好嚴密的財政稅收制度,在別人眼中的窮兵黷武行為,在南粵軍轄區內卻是一樁能夠讓經濟繁榮,百業興旺的事情。類似的事情和舉動還有許多,比如說興修水利,修建貫穿各處州府縣城的道路橋樑,哪一件不是海量的銀錢糧米投入進去?可是,透過稅收,這些錢糧又悄悄的回到了府庫之中,至於說在流透過程當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能夠概括的了。
李沛霆雖然眼下擔任著為李守漢的戰略決策提供論據的一個看似清閒的差事,但是腦子裡還是飛快的運轉著,細細的盤算著這樣的一個舉動,能夠給隆盛行帶了多少利益來,為佛山、為整個珠三角帶來什麼變化。
別的不說,單單的一個冶鐵行業,按照歷史記載,在乾隆時,整個佛山冶鐵工匠不下二、三萬人。從以上的統計數字看來,當時佛山的冶鐵業十分繁盛,更是當時佛山的主要經濟支柱。
佛山也成為了廣東最主要的冶鐵基地,年產量達四千五百九十多萬斤。當時經營冶鐵的家庭被稱為“爐戶”。爐戶既是一個基本生產單位,也是一個基本賦役單位,同時也可以指爐主。一個爐戶可以擁有若干個化鐵爐。化鐵爐是生產工具,現存於佛山博物館內的清代化鐵爐,高80餘厘米,直徑70厘米,內徑40—60厘米。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當時佛山的爐座都很小,“爐之狀如瓶,其口上出,口廣丈許,底厚三丈五尺,崇半之,身厚二尺有奇”
從體型上看,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土高爐了。
除了本地的冶煉行業之外,更是有大批的洋鐵進口,僅僅佛山一地,每年進口的洋鐵就高達千萬斤。由此可見,在這一地區除了發達的冶煉行業,更有強大的製造業存在。
“主公!”三水知縣葉其昌卻是面色蒼白,額頭上汗水涔涔而下,出列跪倒在地。“主公心懷天下,意圖造福粵東。屬下忝為三水一方司牧也是感同身受莫名涕零。可是,若是大興爐業,開設工場,勢必是流民雲集,此間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且農夫不思耕種,只管一心圖利。這裡雲集了數萬乃至數十萬的青壯年漢子,勢必會造成物價騰貴,治安混亂。為地方安寧計,還請主公收回成命!”
所謂事務都有兩面性,知縣大人看到的只是因為大批的勞動力集中到了冶煉場和各個工場之中從事工業生產而可能導致的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進而因大量勞動力的日常生活需求導致物價飛漲,造成社會動盪。
若是換了別人,只怕早就將這個膽敢忤逆自己意思的官員拉出去,輕則叱罵,鞭打,重則當場殺了都是可能的。可是李守漢卻是一陣微笑,對於這個能夠思索,能夠發現可能會發生的問題的官員,他非但沒有惱怒,反而頗為欣賞。至少,這個傢伙是肯於動腦筋,所謂的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
“太尊卻是擔心這個?這許多的青壯漢子蝟集一處,自然是容易誘發事端。而且糧食蔬菜肉食的需求自然是極為龐大的了。不過,黃財東,你那些瓷器窯口也是用人頗多,是如何管理的?”
李守漢卻是不直接回答,而是將球踢給了黃麒英。
黃麒英在河靜等處開設了規模龐大的瓷器工場,僱傭工人開設窯口用工也在萬餘人以上,晝夜不停,每月出產各色瓷器以萬件為單位計算。
“老朽的那點產業,哪裡能夠入得了主公的法眼,倒是要讓主公笑話了!不過,說起了日常生活之事,老朽倒是可以拍著胸脯說,治安情形和左近的物價倒也安穩。未曾起了太大的波瀾,倒是讓左近的鄉民多了些賺錢的財路。”黃麒英卻也是笑嘻嘻的回應著李守漢的提案。
“三水縣,你若是擔心佛山鎮重興鐵業打造軍中器物的話,會影響當地治安,會造成糧價波動的話,不妨到河靜走一遭,去看看那裡的治安和物資供應是如何一般情形。”
得了公爺這般差遣,三水知縣葉其昌自然是不敢怠慢,當即將縣內諸般事務整理一番後,交由縣丞署理。自己卻不敢過於造次,只管到佛山鎮求見黃麒英,試圖從這位識途老馬口中先行得到些支援。
在充滿了濃郁廣府民居特色的天井院落式黃府內,黃麒英命侍女捧來了時新水果和精緻茶點,“老朽這些年久在南中,除了年節祭掃之外少在家鄉停留,多蒙老父母照應了。這裡先行謝過了。”說完,黃麒英起身一揖到地。
“老先生說得哪裡話!老先生開風氣之先,率先在南中開設瓷窯。令我三水子弟於萬里之外與有榮焉。此皆老先生之功勞。”三水知縣秉承著為政不得罪巨室的地方官為官的傳統原則,對著黃麒英這位眼下佛山商界的領軍人物自然是客氣得很,甚至頗為忌憚。
“老父母客氣了!”黃麒英倒也不過於講究禮數,端起手中茶杯便飲了一口:“老父母請!”
茶是好茶,茶具也是頗為精美,點心和水果更是講究得很。可是葉其昌如何能夠有品茗賞器的心思?他只想從黃麒英口中儘快的掏出如何能夠讓佛山以後安穩如常的手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