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 (1 / 2)

黃太吉的突然死去,不但八旗之間措手不及,而且也讓遠在北京的崇禎和朝中大佬官員們猝不及防。當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將黃太吉突然死於遼陽,八旗內部紛爭不斷,且正藍旗與兩白旗內訌的訊息陸陸續續以快船和八百里加急接力專遞到北京的時候,朝廷上下卻是驚人一致的反應:

“你們這班孫子又在編造假新聞,充當標題黨來騙老子吧?!”

畢竟黃太吉在各種軍情邸報上已經死了不下數十次了,被官軍當場擊斃,擊成重傷之後傷重不治,等等死法花樣百出。而八旗內部火併死傷慘重的段子更是不計其數。

但是,當山東李華宇的公文塘報也說明了此事,並且有正藍旗官兵的口供作為附件,從側面證明了此事之後,朝中頓時一片歡騰!

“建奴渠魁已遭天譴,其內部又因爭奪大位而大打出手,眼下雖然奴酋九王多爾袞掌握大權,但是,若是要安撫內部,平定各派,尚且需要些時日。以臣看來,少說也有兩三年的時間。”

“臣附議!這兩三年內,東奴勢必無力內犯。我大明官軍便可以集中兵力軍餉來對付流賊之李自成、羅汝才、張獻忠等輩,有了這兩三年,我大明中興可待!”

“天佑大明!天佑吾皇!”

“天佑大明!天佑吾皇!”

朝堂上一片歡騰,被內閣首輔、閣僚們有意無意的,把南粵軍與遼東反賊進行的議和活動忽略掉了。

一些翰林們則是在書房和酒桌上開始籌劃著孫傳庭督師出了潼關之後如何一舉蕩平盤踞在河南與湖廣的流寇李自成、羅汝才等部,“掃蕩群醜之後,便可以肅清中原,而後,大軍北上,犁庭掃穴收復遼東。跟著,海內賓服,天下太平!”

“年兄,不止如此!海內昇平,重現盛世,勢必皇權威重,那盤踞南海,竊據嶺南的李某人,勢必也要交出兵權,封閉府庫,肉袒負荊,向朝廷請罪才是正道!!”

“李賢弟,果然是高瞻遠矚!愚兄卻未曾想到此處!到那時,在其竊據盤踞的兩廣、福建、臺灣、南中諸地,重新推行聖人教化,廢除其惡政酷法,其治下生民,勢必萬眾歡騰,那時,方不辜負我輩士子多年期望!”

這些翰林們已經開始憧憬孫傳庭掃平李自成之後,平遼東,定南中一步步的戰略安排,以及這些目標實現之後的太平盛世景象。

所謂的錦上添花,說得應該就是眼下大明朝廷的局勢。

遼東黃太吉驟然死去,權力鬥爭令八旗集團無力窺視關內,讓明朝廷上下可以暫且不必擔心來自遼東的威脅。西面,孫傳庭督率數萬陝西兵馬出潼關之後,也是一路勢如破竹,攻盧氏,取魯山,克寶豐,前鋒直逼汝州,“賊軍督尉四天王李養純投降!盡數告之賊中虛實!”

“賊軍的老營在唐縣,精銳部隊在襄城,地方上任職的文武官員屯聚在寶豐。”

所以,督師孫傳庭根據這個情報採取了有針對性的行動,首先兵鋒便指向了寶豐,斬州牧陳可新等,然後攻克盧氏、魯山等地,在豫西為大部隊拓展了好大一塊的立足之地,免得數萬人馬擁擠在狹小的山地之中無從施展。

“揮師唐縣,盡數斬訖安置在此處的賊軍家眷,以亂賊軍士氣!奪取賊之輜重積累!充作軍餉!”

“賊軍劫掠四方,席捲中原,所獲財寶推山填海,盡數在唐縣,打下此地,便可以所獲之物供養大軍!”不論是公文上還是孫傳庭在公開場合的講話都是這套口吻,用來激勵數萬陝西兵馬計程車氣。

但是,私下裡,孫督師卻只能和充當他督標親軍的幾名京營將領大倒苦水了。

“世人都以為流賊四處劫掠,殊不知,自從李闖竄入河南,特別是攻陷洛陽之後,便已很少洗劫城池。就如耶律楚材向元太祖成吉思汗獻計一樣,不再專事劫掠來滿足軍需,而且悄悄放棄了不納糧的蠱惑人心口號,向過往商人收取賦稅,以滿足開支。且闖賊本人,平日裡布衣氈笠,脫粟菜蔬,不蓄女樂,不好酒食,與士卒同甘共苦。又有李巖、田見秀等人之偽民政府為其管理百姓,所據之地百姓已然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大明子民,甘心從賊。唐縣之儲存貯藏,也只是坊間傳說而已,四天王此人並非流賊嫡系,不過是豫西土寇被流賊收編之人,如何能夠知曉賊中軍情機密?但是如不以財貨引誘,本督這數萬人馬如何願意去攻打流賊?”

“大人英明!這其實便和當日曹操所謂望梅止渴道理是一樣的!兩軍相遇一旦交上了手,便是不由得他們了!”京營帶隊的參將心中咒罵不已,但是口中卻是奉承不斷。

這些京營將士,大多有著在山東與南粵軍和農民軍打交道的經歷,有個別人甚至是始終書信往來音信不斷。每次雙方信使往來之際,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禮物資訊進行交流。所以,這些京營大爺們對於孫傳庭和農民軍之間的戰事,好聽些的便是置身事外,反正你孫聾子不會親自上陣,咱們也就可以不用拼命。難聽些的,更是盼著孫傳庭打敗了,他們可就可以回京城了。

“孃的!京師那群猴崽子可是來信吹噓了多少次了,正陽門外開了幾家新的去處,裡面的花樣那叫一個多!京城裡紛傳,要是沒有去過,就別在京城裡混!”

神機營和三千營的這些軍官,雖然經過山東一行,身上的紈絝子弟習氣洗脫了不少,但是對於聲色犬馬的追求,卻是依舊不改,當然,也可以生活標準質量追求沒有降低。對於陝西這群土包子生活方式,他們怎麼能夠看得上?

特別是當打發親信把山東的好朋友送來的各種“土產”運回京城,得知京城之中竟然又有了不少新花樣之後,這群軍官們未免食指大動。

從發小兄弟們的字裡行間,軍官們彷彿可以看得到他們嘴角流下來的哈喇子和鼻孔噴出的血。據書信當中介紹,這些鋪戶和新花樣,都是海外一位林姓商人所開設。

“這種玩法,是林琨林教授從海外帶回來,先是在廣州,然後是上海縣商貿區,跟著是留都,也就是你們去了西安之後才在京師開起來。南京城內的那群狗東西,可是在老子們面前炫耀了多少次了!”書信當中,京營子弟們也是不無豔羨之心。

這位被稱為林教授的林琨,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湖廣人士,吃著長江水長大的荊楚俊秀人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