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七百一十章 奧斯曼的禮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一十章 奧斯曼的禮物。 (1 / 2)

我是為了貴我兩國的和平和友誼而來。

幾乎所有的外交使者都是這套口號。但是,華麗而高大上的外衣下面包裹的,才是最真實,最赤條條的目的。

科普律魯此番前來,也是在這樣堂而皇之的旗幟下,帶來了奧斯曼帝國和他的家族的利益訴求。

“通商?開放口岸?稅收問題?”

對於這樣的使者,禮司的官員們可是見得多了,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流程,甚至連基本的文書都有了一個固定的格式,只是留出國家的名字、開發口岸的地理位置,以及相關稅率,雙方各自應盡的義務等空白不填。

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在奧斯曼帝國朝廷看來,歐洲各國的戰事打了十多年,眼下也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似乎在源源不斷到來的軍火物資的支援下,這場戰爭有曠日持久,連續不斷的勢頭。(而且,凡是被捲進去的國家或是貴族,便是永遠也不敢停下來!想退出戰爭?!看看你周圍的鄰居家不斷增加的大炮,殺紅了眼睛的軍隊,你敢停下來,退出戰鬥,那麼你的領地、臣民,城堡、別墅,情婦,子女,金幣,珠寶,駿馬,都有可能變成別人的財物。而你自己,可能就要去伺候上帝他老人家了。雖然都標榜自己是上帝最虔誠的信徒,但是真的要去伺候他老人家,在他老人家的光環裡享受榮耀,卻是沒有人願意去。)

所以,一直視歐洲為自己的禁臠,一直想徹底打倒十字架的奧斯曼帝國君臣們,便想起了那句名言,“趁你病,要你命!”

一面對歐洲各國大打出手,向西,向北進軍,一直打到烏克蘭草原,把原本歸蒙古人所有的土地盡數搶過來,一面渡過大海,向南進軍,把努比亞人、阿拉伯人的地盤都變成自己的,還有盛產小麥的埃及。

但是,這樣一來,需要的軍火物資糧草,可就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了。何況,還要有無數的兵員為貴族們衝殺在第一線。

不久之前從奧斯曼眼皮底下路過的那個岡薩雷斯靠著手下的一群倭國僱傭兵居然在葡萄牙大大讓西班牙人吃了癟。而且,作為買路錢和投名狀留給蘇丹陛下的數千僱傭兵,居然在巴爾幹半島殺得那些彪悍的山民血流成河抱頭鼠竄,無數往日裡需要數萬人馬圍攻幾年才能打下來的城堡,在這群僱傭兵的瘋狂攻擊下,很快城堡主樓上就飄揚著代表奧斯曼蘇丹的旗幟了。

雖然付出的代價是城堡內財富的一半,但是比較起來幾萬大軍數年的消耗和傷亡,這樣的僱傭兵算得上是價廉物美了。

所以,在岡薩雷斯一世國王的一番巧舌如簧之下,拍著胸脯表示願意居中牽線搭橋之後,奧斯曼帝國決定派遣科普律魯到廣州面見李公爵,就雙方的通商貿易活動,和在李公爵的轄區之內招募僱傭兵一事達成協議。

於公如此,於私,科普律魯也是帶著家族的使命而來。

“小使回去之後,敝國蘇丹便要我去擔任外省的總督。所以,我為了鎮壓各地的叛亂,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帕夏們不敢造次,手中也是要有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才可以!所以,我願意以家中私財,招募至少一萬倭國兵馬供我驅策。”

科普律魯也是開門見山,遞上了奧斯曼蘇丹給李守漢的國書和禮單之後,便直截了當的說出了公私兩面的目的。

作為類似於清代八旗包衣制度的庫爾制度,為奧斯曼帝國的興盛和權力之集中於蘇丹一人做出了制度上的支援。那些被從各地選來擁有良好家庭出身的男童,在蘇丹的照料下長大成人,成為所謂蘇丹的庫爾,也就是蘇丹的奴隸。但是,請注意,這裡,蘇丹的奴隸並不是什麼貶義詞,不是什麼身份低賤的象徵,而是類似於皇帝的奴才一樣身份。

“又是一個曹操!打算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一旁打量著這兩個遠方使者的李沛霖,臉上不禁發出陣陣冷笑。

“貴使卻不曾說,令主公打算在倭國招募多少僱傭兵?”

“這要看大王的意思了。但是,敝國蘇丹表示,至少要兩三萬人,全部配備好武器和鎧甲。我們可以一起計算費用。”

哼!還不是曹操?皇帝才打算招募兩三萬人,你自己就打算招募一萬私兵,不是心中有所圖謀是什麼?!

話說, 穆罕默德.科普律魯也是庫爾出身,先在宮裡混,然後到親軍裡面熬資歷,最後外放到各地當官員,有點類似玄燁的御前侍衛。他在1640年之前,則在奧斯曼帝國的很多新徵服地區當過地方官,對於奧斯曼帝國各地的情形頗為了解。

作為曾經掌控奧斯曼帝國大權五十年的科普律魯家族的開創者,科普律魯在自1644年開始,直到1652年都在奧斯曼帝國的一些重要省份當總督。從他的任職經歷來看,1650年前後奧斯曼各地的叛亂跟他也不無關係。

在這段時間裡,奧斯曼帝國再次發生政變,垂簾聽政的克塞姆太后的兒媳婦特罕把自己的婆婆趕下了臺。由於特罕實力不足,所以藉助了勳貴大臣們的勢力,所以之前被克塞姆壓得死死的勳貴大臣們也藉機抬頭,最終在七年後把特罕轟下了臺,並且掌控了奧斯曼帝國的大權。

從這段時間開始,一直到1656年威尼斯海軍兵臨伊斯坦布林的時候,奧斯曼帝國各地都在叛亂,簡直就是分崩離析的先兆。而導致這場危機爆發的達達尼爾海戰感覺就有點像我天朝的土木堡之變!奧斯曼帝國慘敗幾乎全軍覆沒,然後威尼斯海軍兵臨伊斯坦布林城下。整個奧斯曼帝國一片恐慌,廣大勳貴、武將們集體發力,特罕被轟下了臺,垂簾聽政時代結束。然後60多歲的穆罕默德.科普律魯出任大維齊爾後守住了伊斯坦布林,翌年則大敗威尼斯海軍。

結果這傢伙一上臺後,各地叛亂就被迅速平息了,要說這些叛亂跟他沒關係才有鬼!

更加離譜的是,達達尼爾海戰奧斯曼帝國海軍戰敗是1656年6月21日,幾乎全軍覆沒,而第二次達達尼爾海戰幾乎全殲威尼斯海軍則是1657年7月19日。你覺得一個分崩離析到處叛亂而且海軍都快全滅的國家能夠在一年後在之前的同一地點迅速消滅敵國的大部分海軍嗎?(可以設想一下威海衛北洋水師覆沒之後,在1895年便有另外一支天朝海軍兵臨東京,全殲聯合艦隊。你們覺得可能嗎?)

不僅僅是海上戰鬥離譜,陸地上更是開掛無比!在科普律魯指揮下,奧斯曼帝國迅速收復之前被威尼斯佔領的失地,當然,在此過程中也順便給禁衛軍換了個血。而這傢伙死後,他的長子、長女婿和次子相繼擔任大維齊爾職務,最後一個擔任大維齊爾的則是他的侄孫。科普律魯家族前後當了將近五十年的大維齊爾,跟當年中國四世三公的袁家也差不多了。

雖然李守漢和李沛霖對科普律魯的這點尚未建立的宏大事業並不知情,但是,從他的來意上君臣二人便已經嗅出了一絲味道。

“通商?自然是極好的!我南中向來以工商耕戰立國。注重航海,貴使既然說貴主上願意與我南粵軍展開貿易,鄙處上下自然是萬分歡迎的。但是,卻不知貴使打算以何物為主要貿易物件?”李沛霖作為南粵軍主持政務的當家人,卻是知道這一大攤子柴米油鹽的不易。對奧斯曼帝國提出的通商之事,自然是頗為熱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