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陝西?!打湖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陝西?!打湖廣?! (1 / 2)

從光山、確山、固始、阜陽一線通往豫東開封的大路上,一支軍隊浩浩蕩蕩捲起漫天煙塵以急行軍的速度向開封奔來。

龐大的隊伍在崎嶇狹窄的官道上蜿蜒盤旋,拉出了一條長龍,前鋒已經出了大別山,到了平原之上,後衛卻仍舊在英山、霍山一線。

前鋒隆隆的馬蹄聲,數萬只鐵蹄敲打的大地不停的震顫,揚起煙塵漫天。

商水境內,以千餘精兵組成的前鋒,高擎著數十面巨大的旗號,如暴風驟雨般疾馳而來。雖然人數只有千餘人,但是卻有數千匹戰馬!

幾乎每個馬上騎手都是頭頂鐵盔,身披重甲,雖然已經是夏季,任憑著汗水沿著毛孔不斷的向外湧,卻也不曾有人膽敢卸去甲冑。馬鞍上各自拴束著長長的韁繩,隨時準備更換乘馬。

旗號在迎面撲來的陣陣風中順勢頭飄蕩,隱約可以看到旗號上的字。

“馬!”“賀!”“藺!”“劉!”

正是所謂的回革五營人馬!

為首的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劉希堯、藺養成五位義軍大帥,在各自的數百名親兵護衛之下,揮鞭疾馳。

眼前便是商水縣境內的沙潁河,前鋒馳奔到河邊,見河面雖然寬闊,但是卻頗為平緩,老回回馬守應鞭梢一揮,在空中打了一個漂亮的鞭花,隨著一聲鞭梢的炸響,數百名騎手跟隨著他直衝入河中。只到了河水中間時,馬上的騎士,個個翹足馬背,或抱著馬頭。數千匹戰馬每匹連成一線,在河水中滿是馬頭,馬上騎者,或抱馬頭,或牽馬尾,就那樣呼風而渡,同樣河水似乎斷流了,一匹匹馬到了對岸,馬蹄上盡是淤泥。

數千匹戰馬各自抖動著鬃毛,甩動著長長的馬尾,將水珠撒的滿天都是。

革裡眼賀一龍舉起手中的望遠鏡,不遠處,一小隊人馬高舉著一面闖字大旗疾馳而來。

“老馬,看來,是李哥和曹哥派人來接咱們了!”

革裡眼賀一龍說得不錯,對面來得人正是李自成帥府行轅的中軍吳汝義,領著二百騎兵前來迎接五位大帥。

吳汝義同賀一龍、馬守應等人見禮之後,少不得客套幾句,“五位大帥辛苦了,大元帥和大將軍得知五位前來共襄大事,極為歡喜,此刻二位已經到了許昌,特意命我前來迎接五位大帥。”話說完,吳汝義便命人呈上禮物清單,無非是些豬羊雞鴨,綾羅綢緞金銀之物,吳汝義特意說明,回革五營的兵馬在河南境內算得上闖曹兩家請來幫忙的兄弟,所有的糧草開銷全數由闖曹兩家提供。

“好!李哥、曹哥如此客氣,咱們就不客氣了。”馬守應回過頭來同賀一龍、賀錦、藺養成、劉希嶽等人商議了幾句,隨即大聲吆喝著:“那就這麼說定了!各營仔細約束手下人丁兵馬,在李哥和曹哥的地面上,不許放肆!不能亂來!”

“老馬,老賀,據下面小的們打探來的軍情,商水、扶溝兩處縣城如今還是在明賊手中。咱們既然到了河南,又承蒙李哥和曹哥的深情厚誼,咱們便打下商水、扶溝兩座縣城來,給兩位老哥做見面禮!”爭世王藺養成眨巴著眼睛朝著四位搭檔擠擠眼。

從大隊人馬當中分出兩隊,向商水和扶溝兩處縣城猛撲過去。吳汝義看了這一幕,也只是笑笑,不多說什麼。

表面上是獻上所謂的見面禮,內心實際上是看到商水、扶溝兩座縣城較為富庶,也未曾遭受過太多的戰火破壞,打算開了縣城進去劫掠一番,“果然是賊心不改!”吳汝義在心裡很是鄙視了一下這些多年來依舊沒有長進的老鄉們。

鄙視歸鄙視,也只能在心裡暗暗的腹誹一下,表面上卻是絲毫不敢怠慢。原因無他,回革五營的實力,那是相當可觀。

時任明朝安、廬、池,太巡撫(簡稱皖撫)的鄭二陽在奏疏中說過,“革、左之狡橫不下於獻、操,善戰者不止數萬。”他們主要是依託大別山脈(史稱英霍山區)開展鬥爭。這裡形勢險要,且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東面對留都南京構成威脅,東北方向則是鳳陽皇陵,西面同張獻忠、羅汝才等部義軍相距不遠,可以收到相互呼應的效果。(不知道這塊地方重要性的,可以去翻翻解放軍的軍史,那裡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屬於大別山和它的子弟的。)

回革五營作戰機動靈活,使官軍常常處於被動。史載:“回、革善購土人為間諜,星卜市販之流多為所用。官兵多則竄伏,少則迎敵。搜山清野則突出郊關,及列陣平原又負險深箐。賊為主,兵反為客,是以多敗。”為了保衛南京和鳳陽、泗州祖陵,崇禎皇帝指定朱大典、史可法等人集結軍隊加意防守。

崇禎十三年冬,當楊嗣昌集中兵力追擊張獻忠、羅汝才等部義軍的時候,朝廷拿不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革、左五營。明監軍道楊卓然就親自跑到潛山、太湖山區,面見五營領袖,企圖以口舌之功誘使他們接受朝廷的招降。

回革五營的五位大帥回答說:“吾等皆有絕世之才,朝廷無所用,餘故皆因饑荒為盜。若國家處置得宜,焉知不可為忠義之士乎?且吾聞劉國能、李萬慶十餘營前後歸誠,為國家效死,戮力行間,顧餘獨不能乎?但吾眾且十萬餘,置之何地?而主之何人?餉從何出?而以何等官爵待吾也?”

楊卓然答應一面轉報朝廷,一面指定黃州府屬山區為革、左五營的安插地,以蘄水(今湖北省浠水縣)、廣濟、蘄州加派的新餉給之,號曰“新民”。雙方一度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

到崇禎十四年,明廷因種種顧忌,在招安問題上猶豫不決;李自成和張獻忠部義軍又在這年初取得了攻克洛陽、襄陽的驚人戰果,戰爭形勢業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向對明軍不利的一側傾斜。革、左五營才又重整旗鼓,開始了主動出擊。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四說:“革、左稱降,劫掠自如。楊卓然每掩覆之以自解。及襄陽、洛陽皆破,闖、獻並橫,革、左大肆攻剽。詔諭兵部:革、左肆毒,掃蕩無期,必分地責成,庶克底定。今命劉元斌扼光山、固始,盧九德控潛山、太湖,宋一鶴截蘄州、黃州,鄭二陽駐廬州,牟文綬防鳳陽、泗州,錢中選護承天,張懋爵往來潁州、壽州、亳州、宿州稽核功罪,楊卓然贊畫搜剿,朱大典進總督,節制各路撫鎮等官進兵英山、霍山,專理督剿。”

崇禎十五年,革、左五營一度向東進軍,連克巢縣、含山、全椒等縣,兵鋒直指南京。後來又同張獻忠部配合默契,攻取六安、霍丘、無為、廬州等府州縣。明安廬巡撫鄭二陽、鳳陽總督高鬥光因此被革職逮問。

現在,李自成和羅汝才聯軍兩家在攻克了開封掃蕩了幾乎河南全境,打得各家農民軍的死對頭左良玉精銳盡失之後,更是在河南開始培養官吏,治理地方,各種情形都證明,他們兩家已經站穩了腳跟。

在李自成與羅汝才的甘言厚幣,信使往還邀請之下,回、革、左等人於是決定離開安徽,北上河南同李自成、羅汝才聯營。

《新蔡縣誌》記載:革裡眼“引兵數萬來投闖賊,經蔡城北,甲兵精驍,自卯至酉,行營未盡。”《沈丘縣志》也說:“十月初三日,流寇老回回、左髻王、格料雁、一斗谷等由固始、新蔡而來,如風雨驟至。”這些描述說明五營的兵力是相當雄厚的。

兩座縣城在這數萬精兵面前自然是如同紙糊的一般,轉眼便成了回革五營口中的美食。

幾位大帥看著隊伍當中增加的無數財貨輜重,心滿意足。革裡眼還十分仔細的詢問了一句,“破城之後可曾亂殺人了?”

“回大帥的話,破城之後,兄弟們都嚴守軍令,只要不抵抗的就不殺!”

據守英山霍山一帶多年,同南京城裡的生意人也是頗有往來,世間一切都能換來需要的東西,這是老回回、革裡眼等人的經驗。所以,現在攻破城池山寨,他們也絕對不亂殺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