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崇禎內心的想法,由李家父子出面來與遼賊議和,對於朝廷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以李家父子手中掌握的兵馬錢糧,實際控制著的沿海沿江商路航線,以及兩廣福建、山東登萊、以及老巢南中等處廣大地盤強悍實力,只怕朝中文官,各處帶兵將領對於這次議和之事也不敢多加評論。
何況,在崇禎看來,黃太吉不和他這個大明皇帝談議和之事,而是轉而向李守漢提出議和,願意充當李家治下的一個藩屬。這從某種角度上也可以彰顯出他這個天子的至高無上地位!你不配與朕對等議和,只能是做朕駕前臣子手下的藩屬而已!
這件事,只要是事後翰林院等處的筆桿子們筆下妙筆生花一番,後世史家評說,那個能夠不說崇禎帝英明神武?至於說會不會讓李家在這次議和當中又一次的坐大,這點,被他自動忽略了。在他和王德化、王承恩二位大太監看來,李公爺父子在錢糧兵馬地盤生意賦稅上的興趣,要比如今金鑾殿上那把硬邦邦的椅子來得大多了!
“大伴兒,朕早已下旨意給禮部,命他們速速擬定一個美號給李愛卿,為何這許多日子了,一直未見動靜?難道讓朝野上下議論,說朕有功不賞嗎!?豈不是令功臣和各軍將士寒心?!”
朱由檢想起了被李守漢拒絕的榮國公封號一事,對禮部那群尸位素餐的傢伙表示頗為不滿。
“奴婢這就去嚴詞督促他們!”這幾年,太監們的氣焰也是有所抬頭,雖然仍舊沒有當年九千歲魏公公在時的實力,但是,朝中文官卻也不敢小覷了這群皇帝的家奴了。何況,如今這群家奴在李守漢從中牽線搭橋之下,與朝中的勳貴隱約有聯手跡象。兩大集團合夥大作特作生意,每天銀元嘩啦啦的如同流水一般進來。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加,對於那些朝中整日裡板著個臉做出一本正經正人君子相,下朝之後卻是急切切的在自家書房裡同書童和丫鬟一起唱一出天地陰陽交歡大悲賦的文官們,王德化等太監們自然是百般鄙視。
“也不要只靠禮部!翰林院那些人,每日裡總是號稱自家是飽學之士,朕倒要看看,這群飽讀詩書的傢伙,不能給朕的臣子擬出一個美號來,還有什麼面目汗顏自稱飽學之士!”
一番做作下來,崇禎對自己的兩個大伴兒說出了內心的真實目的。
“如今給遼東的軍餉籌劃的如何了?”
“回皇爺的話,原定於五月撥付給遼東各鎮兵馬的今年二三月的軍餉,共計一百四十八萬銀元,戶部已經籌措的差不多了。前日來了諮文,想從內府之中商借二十萬元,可以從登萊海關商稅之中抵扣。”
“哼!這群傢伙,倒是打得好如意的算盤。告訴他們,墊錢可以,這筆軍餉,朕要派別的用場,暫且請遼東軍馬委屈一下吧!反正他們也餓不死!”
自從當初議定在登萊天津等地開設海關收取關稅之後,崇禎的內府之中充盈了許多。幾處海關在南粵軍明裡暗裡的支援下,都被太監們掌握。但是,一百多萬銀子的軍餉,在崇禎看來也是一筆大錢了。
“皇爺的意思是打算將這筆軍餉挪作他用?”王承恩眼睛微微放出些光來。以他對皇帝的瞭解,這筆錢是不會給遼東了。只怕皇帝會用來撥給京營新軍,讓他們加快訓練新兵的速度。三大營的新軍,如今完全都是在太監和勳貴們的掌握之中,那些在山東同李大公子手中偷師成功的種子,眼下都在新軍之中將他們的心得與經驗傳授給那些在京畿各處招募來的良家子弟。
“正是!朕打算將這筆軍餉交給眼下在陝西的孫傳庭!讓他務必於麥收時節出潼關與盤踞河南的李自成羅汝才所部流寇決戰。不可令河南之地在流賊手中太久!”
卻原來是要移花接木,拆了東牆補西牆。趁著眼下遼東方向大戰方歇,吳三桂忙著整頓營伍,消化吞併雜牌部隊之後的勝利果實,黃太吉為了議和,表達誠意,同時也無力對明軍發起新的攻勢的暫時平靜階段,崇禎準備利用這個極為寶貴的空檔期,用這筆軍餉來令在陝西練兵數月的孫傳庭,火速出潼關去對付李自成!
今年河南的氣候很是令明朝廷的官員們氣憤,自從李自成盤踞河南之後,河南居然冬天下雪,春天下雨,而且蝗蟲什麼的也不怎麼出現。那些盤踞各地州縣的流賊,你說你不殺人放火算什麼流賊?居然督促各地百姓和隨軍行動的流民、饑民,趕快種麥子,種高粱。
眼看已經快要到了麥收季節。河南腹地這塊縱橫千里的糧食產區,只要能夠收一季麥子,那李自成的實力還得了?只怕南面的湖廣,西面的陝西,東南方向的鳳陽等地都將被他佔據!
“奴婢等這就去傳旨戶部,令他們將此項款項撥付給陝西孫傳庭孫大人。”
“不!”崇禎制止了王德化的話頭,他也是瞭解了戶部那群錢耗子的本性,這一百五六十萬銀元要是有他們撥出,只怕層層盤剝侵蝕下來,最後到了孫聾子手中的時候,能夠有一半就不錯了。
“大伴兒,你前日說山西商人在京城開的買賣鋪子裡有經營匯兌的?在京城存入款子,便可在與他們有聯號的商鋪之中取出?只需要付些匯水銀子?”
東廠打事件的番子,每日裡會將京城之中發生的大事小情,收集整理上報,然後逐級匯總報到東廠提督太監,俗稱廠公的太監面前。王德化和王承恩會根據崇禎的心情擇機有選擇的向他稟告一二。
至於說這種市井當中發生的新聞,則是可以作為一些新鮮事物隨時上報給崇禎,供他新鮮一下,解解悶兒的。
但是王德化等人卻沒有想到,崇禎卻對此事一直記在心裡,在今日這個時候拋了出來。
“交給山西商號去匯!給孫傳庭下一道旨意,軍餉到了,務必出潼關與闖賊、曹賊作戰!”
稍稍沉吟了一會,崇禎對王承恩低聲言道,“李國公父子與建奴議和之事,朕可以假作不知。但是,卻也不肯令他們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
對於崇禎的想法,兩位王公公自然是心領神會。當下便叩頭之後離開,各自去安排。
當晚,王承恩回到自己的府中,在書房之中梳洗已畢,有隨身伺候的小太監奉上香茶,他喝了兩口,很是愜意的向後仰著頭閉目養神。
“老祖宗,李公爺公館裡的提塘官到了。”
“把那幾份題本準備好了。”
聽了隨身太監的通報,王承恩哼了一聲,吩咐手下人做好準備。
按照崇禎的意圖,王承恩命東廠和幾個心腹太監找了御史臺的幾個御史,命他們利用他們手中聞風奏事的權力,上本彈劾李守漢、李華宇父子二人,告他們一個未經許可,擅自與東虜議和的罪名。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罪名純屬是徹底扯淡,不要說他們與東虜議和不過是在皇上開出的路上被迎面奔跑過來的黃太吉撞上了,就算是他們和當年的袁崇煥督師一樣,與東奴信使往返,討論議和之事。你又能把他們父子如何?
派錦衣旗校把此刻在廣州的李守漢,在濟南的李華宇鎖拿進京問罪?簡直是胡說八道,只怕這道旨意還沒有出朝陽門,京城已經是糧食價格飛漲,運河漕運截斷了!
與其把自己陷入被動,倒不如用這些街頭巷尾的議論來給自己謀取些看得到摸得著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