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 (1 / 2)

渾河岸邊成了一個巨大的練兵場。

蹄聲如雷,喊殺聲震天。兵器舞動,隊形變換,旗幟飛揚,人喊馬嘶。一隊隊在兩白旗滿洲與正藍旗滿洲包衣選拔出來的精銳正在操練,聲勢震動天地之間。

在大片榆錢已經散落一地,枝頭冒出嫩綠樹葉的榆樹林旁搭建起的講臺上,豫親王多鐸與肅親王豪格叔侄二人各自頂盔摜甲,在大群同樣頂盔披甲的將官及護衛簇擁之下,靜靜的觀看著旗下這些新近抬旗的包衣人操練,肅立良久仍是一動不動。

雖然站立在一處,但是依舊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

鑲白旗與正白旗的軍官將領們混雜在一起,個個精神抖擻盔明甲亮的站在多鐸身旁,不時的為他指點著遠處校場上兩白旗兵馬的動作情形。

鑲藍旗的官將兵丁,則是如同眾星捧月一般將豪格圍在當中,仔細觀看著自家包衣的一舉一動。

兩個群體之間形成了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微妙存在的界河。

河邊荒地上,三旗包衣人中選拔精壯抬旗之後編成的漢軍新營,照著各自旗主的意圖編制操練。

按照五十人一隊的編制,一個新營牛錄被編成了六隊,雖然沒有那麼多的火銃,但是豪格的鑲藍旗漢軍營中,依舊是按照神機營的編制,至少有四隊人肩頭扛著長長的木棍作為火銃的替代品來操練佇列。餘下的兩隊,則是裝備著長刀盾牌和虎槍、長槍等物,他們將作為火銃兵的掩護力量。

雖說已經仿製出了套筒銃刺,但是豪格卻怎麼也信不過這種武器,他頑固的認為還是長刀大斧長槍靠得住!

為了讓這些漢軍新營士兵能夠儘快的分辯出左右,各隊的隊官們在他們的右臂上用草綁上了一根木棍,作為識別左右的標誌。

幾個頭上臉上傷痕猶在的教頭,手中提著短木棒,惡狠狠的在佇列前吆喝著:“老子日你們個先人闆闆!再走不齊整,每人三棍子,餓一頓!”

起初操練時那佇列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隊伍歪歪扭扭的和一條蚯蚓差不多,佇列之中各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楚。在這些教頭的棍棒與喝罵之下,漸漸的摸著了路徑。不過也難怪,只要有人站隊不對,那些教頭們不由分說提著棍棒上前劈頭蓋臉一頓好打。

這邊鑲藍旗在照著模範旅的路子訓練新營步隊,那邊,蹄聲如雷,人聲嘶吼,卻是兩白旗的漢軍們在操演馬隊。

操演馬隊,卻是不像訓練步隊那樣要求佇列、軍紀、陣型配合等等,但是,卻是更加嚴酷。別的不說,單單是讓那些原本的包衣兵從純粹的步兵變成騎馬步兵,也就是所謂的龍騎兵,就是一樁難事。

訓練騎兵,耗費巨大。軍中早有“一馬頂三人”的說法。講得便是一匹戰馬的消耗要比三個步兵的消耗還要多。至於說騎兵本人的消耗則是更加巨大。平均下來,一個騎兵連人帶馬的花費要接近與一個步兵班。如果將兩白旗麾下的數萬包衣兵全數變成騎兵或者是馬隊,只怕整個大清國都要破產。更重要的是,騎兵難練,騎兵要有過硬的騎術,還得對馬的習性非常瞭解,特別對自己坐騎的習慣瞭如指掌。或許苦練半年,可以做到熟練騎馬,但要用來列陣衝殺,沒有個幾年時間怕是不行。不過,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所操演的這些兵馬,原本就是打算用作騎馬步兵使用,提高軍隊的機動性。所以,對於騎術要求的並不那麼高。

“當初模範旅的那些蠻子,不也一樣是連馬都騎不好,照樣把鰲拜這個號稱我滿洲第一勇士的傢伙打得骨斷筋傷?”對於二哥的決定,多鐸表示雙手贊同。

乳峰山下模範旅與兩黃旗的那場騎兵戰,模範旅的馬隊勢如破竹破開了鰲拜的精銳騎兵,更是讓豪格的鑲藍旗損兵折將。這一幕深深的烙印在了多爾袞兄弟的心中。事實證明了,漢人組成的騎兵隊伍,便是騎術不精,但是輔助以嚴格的紀律,嚴整的佇列,對上清國弓馬嫻熟的騎兵們,還是大有勝算。何況,按照商人的說法,以漢人的方式方法組織的騎兵隊伍,成軍成本極低,便是一個換一個消耗,也是清國消耗不起的!

若是旗下的奴才們都能成為模範旅馬隊那樣的軍隊,咱們兄弟還怕他黃太吉作甚?

至於說馬匹,對於眼下財大氣粗的兩白旗和正紅旗來說,卻不是什麼難事。單是科爾沁親王吳克善,為了巴結多爾袞,便打著相助練兵的旗號一口氣送了五千馬匹給兩白旗。這些馬匹都是挑選的膘滿肉肥毛片油亮的上好戰馬。

有人,也有馬,那還等什麼?藉著黃太吉生病的這段時間,把兩白旗漢軍馬隊練出來便是!

“奴才接了這樁差事操練騎軍,挑選兵員整隊成了營伍後,便是上午操練士卒步下技擊佇列戰術陣型,下日訓練騎術。操練騎術時,純照南軍法度,只需一次可以騎在光背戰馬上馳突三里路不落馬者,便算是今日操演過關。如此這般半個月,這班奴才們便可在馬上自由馳騁,配上鞍韂馬鐙之後更是往來馳奔如電,每日裡馬隊兵丁與自家馬匹刷洗飲遛,檢視口齒蹄鐵等物,額角相交耳鬢廝磨,熟悉馬性自然是事半功倍。”

負責兩白旗漢軍馬隊操演事宜的梅勒章京,如今兩白旗之中炙手可熱的紅人曹振彥頗為得意的指著在遠處往來馳騁的隊隊騎手向多鐸介紹著自己的做法,也算是表示一下自己的辛勞和功績。

多鐸從鼻孔裡哼了一聲,算是對曹振彥的勞績表示了認可和贊同。眼下兩白旗和阿濟格控制的正紅旗之中,漢人包衣和漢軍旗丁壯大約有七八萬人之多。那日兄弟三人密議,這幾萬人,如果能全部訓練成騎兵最好,倘若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能全數練成的話,至少也要有五到六個甲喇的包衣火銃兵也得訓練學會騎馬,提高自己軍隊的機動能力。

被曹振彥這麼折騰半個月下來,至少原本的幾千火銃兵都學會了騎馬,在馬上的動作,也和當日的模範旅馬隊頗為有了幾分神似。一樣的東倒西歪,一樣的如牆而進,雖然排列的不是那麼緊密,但是已經出現了一絲雛形。

“算你這奴才用心。這樣一來,我兩白旗兵馬之精銳,怕是要冠絕八旗了!”

這本來是一句自誇的話,但是一旁的豪格卻有些不願意聽了。

豪格原本就對多鐸這個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的叔叔一點好感也欠奉,卻是礙於情面和對多鐸名下那幾十個滿洲牛錄的實力頗為忌憚,一時也是無可奈何。今日卻是多鐸先挑起話頭來,這如何能夠讓這位肅親王嚥下這口氣?

何況,眼前觀看了半天的訓練情景,豪格也是百無聊賴之際,正要找點事情來做。訓練這玩意,雖然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真心枯燥無味。所以,時間不長,豪格就覺著索然無味了。要不是怕氣著他老子,說不定他直接就走人了。

不過一旁的豫親王多鐸倒是興趣十足,看著自己這面相對整齊的佇列,多鐸不禁嘴角掛起了微笑,所謂有槍就是草頭王,自己有如此雄厚的後備力量,難道還怕身邊這頭蠢豬?從父汗過世之後,他就充分的體味到了實力二字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沒有父汗留給他的幾十個牛錄,只怕八哥早就送他去見了父汗和母妃了。

還有一句話,叫錦衣夜行,人這玩意有個毛病,一旦覺著自己佔據了優勢,總想讓別人知道,不然好像什麼也沒有一樣。正好多爾袞也發現豪格有點打哈欠,於是多爾袞說:“肅親王,本王覺著幹看著操演實在無味,咱們來一次演兵如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