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七十二章 黃太吉北伐!(禍起蕭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七十二章 黃太吉北伐!(禍起蕭牆?) (2 / 2)

有的時候,甚至是同時有幾支人馬從不同的位置衝殺出來,對綿延數十里的清軍大隊進行襲擾。

更令黃太吉惱火的是,隨著清國兵馬的不斷深入,似乎對面的索倫兵變得有些膽怯,被大清兵馬的兵威所懾,漸漸有些不堪一擊。往往在清國兵馬抵抗較為激烈之時,或是發起反擊,馬上便逃之夭夭。

留給黃太吉的,是一地的狼藉和不斷增加的傷兵。

“皇上,這樣不行,長此下去,只怕我們會被這群索倫野人拖垮、拖死的!”吳拜在私下裡,有些擔憂的向黃太吉進言。

清兵這些年,一直是注重重甲兵的建設,動輒便是精兵身披重甲,雖然對付蒙古部族和明國兵馬所向披靡,但是對付索倫各部這些身上幾乎沒有什麼甲冑的輕騎兵來說,便顯得十分笨重了。渾然忘記了自己當年也是這樣的,面對著索倫兵的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竟然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以奴才愚見,不如拋棄輜重,全軍只著輕甲,連夜奔襲,直搗索倫各部腹心之地,當可扭轉眼下的被動局面。”

在馬背上舉著望遠鏡向遠處眺望了一番,努力的做出一副雲淡風輕的神態,但是內心之中,黃太吉不亞於倒海翻江一般。

這些日子,他也發現自己的軍隊在與索倫人的作戰當中處處受制,吃虧不少。一時卻也難以找到一個破解之法,方才吳拜這個噶布什賢兵頭目說的話,恰恰掃中了他心中所慮之事。

“皇上,當日饒餘貝勒從關內敗回,不也是說,他對付南粵軍李少伯爺的法子便是以走制敵,搞得李家這位大公子疲於奔命。若不是李家花了大錢請出流賊來對付饒餘貝勒,只怕勝負也未可知。”

如同暗夜裡的一盞燈火,讓黃太吉恍然大悟!眼下他的軍隊便是當初的李華宇所部,而索倫人的兵馬就是饒餘貝勒阿巴泰。只不過眼下攻守易形了!

“對!對對!當初饒餘貝勒也曾經說,那群流賊比他的部下還能跑,還能忍受飢寒,更加的能打!”

圖賴在一旁也是興奮的揮動著手中皮鞭對吳拜的建議大加讚賞。

要消滅這些到處竄擾的索倫兵,就要比他們還能跑,比他們還能忍受山林之中的各種苦楚之處,方才可行!否則,八斤重的狸貓,也會被一隻四兩重的耗子給累死的!

“也好!便依爾等之言!明日起,全軍原地紮營,將笨重物資輜重留駐原地,各旗輕裝,隨同朕輕騎北上去尋那群索倫人的晦氣!”

想起了阿巴泰,黃太吉內心就是一腔怒火。這個勇猛無謀的匹夫,幾次三番的兵敗而回,長此以往,此人將為我大清的一個笑話!待朕凱旋之後,勢必要好好的懲處他一番,送他去見莽古爾泰和阿敏!

但是,轉念一想,卻又放下了這個念頭。此人的弱點是勇而無謀,但是因為他身處兩白旗之中,他的弱點也變成了優點。再怎麼損失兵馬,消耗的仍舊是兩白旗的實力,這同朕削弱兩白旗實力的目的不正是一致的?

想到此處,黃太吉一催胯下戰馬,那匹來自南中,有著大食血統的白馬立刻四蹄騰空在已經泛出嫩綠草芽的荒原上賓士起來。迎面撲來略微有些寒意的冷風,讓黃太吉感到萬分愜意。

但是,遠處狂奔而來的一小隊人馬,卻讓他的心猛地向下一沉!“難道是哪裡的奴才又出了事了?”

卻是來自於盛京城中的密奏,由眼下在遼陽城主持各處城鎮恢復重建、賑濟災民的禮兄親王代善和在遼陽主持工場礦山恢復的陳板大二人聯名呈奏。黃太吉所料不差,的確是遼南各處又出了亂子事。

原本被髮到遼南各處礦山工場充當苦力的近萬民明軍俘虜,私下裡串聯密謀,趁著多爾袞兩白旗主力盡數去了錦州方向,盛京方向只有豪格和阿濟格等人坐鎮,兵力較為空虛,看守不甚嚴密之際,竟然暴動!

數以千計的前明軍士兵,手執鍬鎬鐵錘,從礦坑之中蜂擁而出,殺死看守,奪取兵器,佔據礦場。在將礦坑內的糧食飽餐一頓後,更是編制營伍,豎起旗號,準備奪路逃走!

“奴才等人聽聞此事,立刻調動駐防旗丁兵馬趕往平息叛亂。仰仗皇上天威,賴我大清洪福,僥倖平息此亂,將為首作亂之徒數百人盡數斬殺。餘者丟入礦坑之中充作苦役,終生不得出洞。然百密一疏,仍有為數二千餘人逃脫羅網,一路焚殺,沿當日吳三桂、施琅竄犯之舊路逃亡海角。奴才等催兵追殺,奈何春天馬匹羸弱,不耐長途賓士。此輩又竄入山林之中。終於被其漏網。海邊有寧遠軍船隻接應,奴才等為萬全計,未敢深入追趕。伏請皇上治罪!”

“此役,我大清雖蕩平此亂,然損失苦役接近四千,被焚燒工場兩座,數座礦山被焚燒。損毀房屋七千餘間,數座城池被亂兵焚殺。”

代善這份口稱有罪,但是內裡字裡行間都是在給自己擺功擺好的奏疏,看得黃太吉鼻子差點沒有氣歪了。最為精彩的部分就是這一段。

“逆賊竄至海邊,恰好有寧遠明國兵馬二十艘海船至此,於是呼嘯聯絡,盡數接應上船,揚帆遁去。”

聽聽!聽聽!怎麼那麼巧,就有寧遠的水師路過,還恰好就在這群叛亂暴動的俘虜逃走的地方接應?倘若沒有這群苦力的暴動,是不是吳三桂那廝又要給朕來一次火燒遼陽?兵臨盛京城下?

不過,這件事出了之後,留駐盛京的幾位王爺的表現可就耐人尋味了。

執掌正紅旗滿洲的英親王阿濟格,立刻跳將出來,要求調此時在錦州一線與吳三桂對峙的兩白旗大軍一部回防。理由看上去也很充足,光明正大:“與其說將數萬大軍置於無用之地,任憑明國兵馬肆意竄入我大清腹地燒殺,不如將睿王爺、豫親王部下兵馬調回盛京防守!”

笑話!以阿濟格那廝的腦子,他如何能夠說出這樣有條有理,明明是包藏禍心,還讓人說不出什麼的話來?這分明是有人在背後指點他!說不定就是多爾袞他們兄弟三人在一道密謀而成的!

哼!趁朕大軍不在盛京,爾等見盛京城空虛,便玩弄這一套鬼蜮伎倆,打算大隊人馬開進盛京,或是擁戴新君登基,像唐肅宗那樣,遙尊朕為太上皇,或是廢了朕這個大清皇帝嗎?

不過,利用時間差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這一點黃太吉也是個中好手。想起當年他在父汗駕崩之時,利用幾個兄弟都不在面前的機會玩的那些把戲,黃太吉便不寒而慄。

“若是這兄弟三人也趁這個機會給朕來上一手,不但大位不保,只怕朕的這顆大好頭顱,也會被他們拿去祭奠他們的母妃!”

想到此,黃太吉額角上滿是冷汗。

“傳令下去!明日全軍輕騎出動,去尋博穆博果爾決戰!戰敗了這個黑龍江大頭人,咱們馬上回盛京!”(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