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百六十四章 張可望大梁起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四章 張可望大梁起意 (1 / 2)

張可旺的親兵頭目劉七是和張可旺、張定國一樣,都是在西營八大王的麾下長起來的孩子,多年的戎馬征戰,見慣了生死殺戮,他自認為心早已變得如同鐵石一般。不過,今天,他卻是如同被人開啟了一扇大門一樣,有一種霍然開朗,看到了一個新世界的感覺。

用白灰染就的木板上,講課授徒的伍興不停的用手中的毛筆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大字,然後領著大家讀。別的倒也罷了,唯獨幾句話讓劉七腦海當中如同被一道閃電劈中了一般。

第一行寫的是七日不食則死,下面是耕者有其田,最後一行是減租減息官紳一體納糧。

“七日不食則死?耕者有其田?減租減息官紳一體納糧?”劉七咀嚼著話裡的意思,越琢磨越覺得是天底下最有道理的話。他的父母便是餓了數天之後,去同災民一道搶食觀音土,最後活活脹死。如果不是父母把最後的幾根草根和幾片榆樹皮偷偷給他留著,只怕眼前的這句人七日不食則死的話,就是他最後的命運了。

想到了連屍體都變成了別人腹內充飢的食物,劉七早已變得冰冷的心不由得酸楚了一下,那雙見慣了血肉橫飛場面,也給別人帶來了無數恐懼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溼潤。

抬起滿是老繭的右手,將眼角的淚珠輕輕拭去,口中卻兀自強橫的做著不屑的腔調:“這可倒是有趣得緊,人家先生都教的是子曰詩云,這先生卻教授這些,這是個啥門道?”

張定國正想向劉七這個老兄弟解釋一番,張可旺卻衝他使了個眼色,叫他別動。張可旺張望了一下,拍拍前面那人的肩膀,低聲問:“鄉黨,陝西哪裡人啊?”一聽張可望的口音,這人馬上笑著說:“哎呀,沒想到也是老鄉啊,我渭南的,賤名劉七。”張可望也一笑說:“我延長的。”當下兩人互相寒暄了一番,關係頓時近了不少。

寒暄過後,張可望問:“鄉黨,這白板上寫了三行大字,都寫的啥啊,而且我看這字跟官府的佈告上的字,好像還不太一樣。”

那人聞言低聲說道:“啥問道,大門道,我跟你說,這可是咱們義軍道義所在,用先生的話說,叫起義有理。”

張可旺一聽頓時來了興趣,他連忙問:“這話怎麼說?”那人一笑,知道眼前這幾個人是新來的傢伙,頓時做出了一副我比你明白比你懂得多的神情,說:“這事也不難懂,很簡單,七日不食則死,就是說,人活著就要吃飯。但是飯從哪裡來,從地裡來,所以,種田的人就該有自己的土地。可現在地都是財主皇親的,老百姓活不下去,那怎麼辦?就要減租減息官紳一體納糧。這些事,本來就是該朝廷處理好的事情,只有處理好這些事,咱窮漢們才有活路。可現在大明不給咱們活路,那咱們起義造反就是天經地義的。”

張可旺、張定國、劉七等人聽完不由得如同雞啄碎米一般點頭稱是,個個都是若有所思,正在這時,劉七拉了拉他的衣角說:“大少帥,輕聲些,那先生往咱們這邊看了。”

幾番提問,幾個人被伍興點名站起來回答問題,也有人將肚子裡的滿腹狐疑提出來請伍興先生解釋一番。那位伍興先生倒也是知無不言,對於回答問題答不出的人,也不曾打手心。只是讓他回去好生的把課堂上講的內容再去想想,下次授課時還要問他。

眼看著授課結束,伍興收拾東西正要準備離開,張定國急忙拉了羅虎袍袖一下,請他代為上前引薦一番。羅虎見狀連忙上面說:“伍興先生,多日不見,一向可好。”伍興扭頭一看,見是羅虎,不由得也是會心一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羅將爺!多日不見,你也安好吧。不過咱們的約定你還沒忘吧,你當時向我請教如何治國安民,我給你佈置了作業,你可別像我那些不懂事的學生一樣,把作業忘了。”

羅虎同伍興簡單的客套寒暄了幾句,便將張可旺與張定國二人向伍興做了一番引薦。

“卻原來二位是八大王帳下的少年英雄茂堂與寧宇兩位少帥。”伍興連忙放下手中的雜物,抱拳施禮,“不知道二位少帥到此,倒是有些簡慢了。”

張定國連忙說:“先生說得哪裡話來?方才偷偷聽了伍興先生的一番教誨,頓時讓定國有了撥雲見日之感。這才發現,我義軍行事,卻也是上應天意,下順民心,與大勢暗合。好叫先生得知,來大梁的路上學生便就救濟了上千災民,這樣的事,先生以為如何?”

滿心歡喜的張定國本想得到一通讚賞,卻不料伍興卻是眼睛向上一番朗聲道:“在我面前你還裝什麼?誰不知道現在救濟災民也是能賺銀元的好事,你當我眼瞎不成。救濟千餘人又有何用?眼下中原各地流民、饑民動輒便以十萬計算,你這千餘人又當得何用?”

張定國也不以為意的道:“伍興先生這是考學生嗎?先生方才也曾言講,過程不重要,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何況剛才先生也用子貢和牛的例子來講明瞭義與利的關係。只要天下百姓能得幸福,那麼不管做到這件事的人是胸懷天下的賢者,還是一心謀私的市井之徒,都不重要。”

伍興聞言不禁曬然一笑,他點著張定國說:“你這年輕人,學別的都慢,就學先生偶爾一點笑談快。不過也還好,雖然遠在河南,你西營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八大王廣行仁義,賑濟災民一向是令伍某佩服的。不過切記,現在這點小善距離救國救民還遠得很,千萬不可鬆懈。”

伍興說完,繼續收拾東西準備要走,張定國連忙一拱手說:“先生,學生尚有許多問題未曾向先生請教,不知今日晚間先生是否有空,可否到學生營中一敘。”

“伍興先生,既然寧宇哥有事請教,您便屈尊一行如何?我奉了大元帥的將令陪同,還請先生行個方便才好。”

伍興略略沉吟了一下說:“好吧,正好我也想仔細瞭解羅虎將軍這些日子是否好好完成了作業。不過喝酒吃飯可以,其他事情就免了吧。”

張定國連忙點頭稱是,就這樣,三人約定好了晚上在西營將士的營盤中吃飯。一晃到了晚間,伍興如約來到張可望與張定國的營中,二人早已請羅虎在營中等候,更命劉七在大門處迎接。

分賓主落座,一番推杯換盞之後,張定國首先講述了一下南下的所見所聞和做的事情。當然,一些特別血腥和無節操的事情張定國不經意的略了過去,好在伍興也沒多問。就這樣,幾人你說我笑的聊了起來。說著說著,張可望突然問了一句:“先生,我是粗人,說話不中聽你多見諒。你剛才總是跟我兄弟說要結束戰亂,還天下一個太平,可這天下都打了幾十年,早先死的那些人的孩子都已經死於戰火,我等這群人若是趕上太平年月,早已娶了婆姨生了孩子,屁股後面娃娃一堆了。這仗,到底有沒有個頭?”

伍興抿了一口酒後說:“有頭,當然有頭,春秋戰國混戰幾百年,最後秦始皇一統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規律,哪能沒頭。”

張可旺聞聽卻依然不能釋懷,於是接著說:“你說的那啥春秋戰國秦始皇的老子不懂,老子就想知道,今天這天下怎麼才能太平?”伍興見張可旺態度很認真,就放下酒杯說:“要說如何太平,有人早就指了明路,那人不是別人,就是跟我們貿易往來密切的寧遠伯,而那條路,就在山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