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東西兩個方向的擴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東西兩個方向的擴張 (1 / 2)

當晚,在其餘七位總兵滿是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當中,洪承疇和以祖大壽、吳三桂這對舅甥為代表的遼西將門集團,一條過江龍和兩條地頭蛇就吳標模範旅這支強軍而展開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爭奪戰。

雙方都想在松錦戰事期間將吳標麾下這數千人拉攏到自己的陣營當中來!

開玩笑,能夠在對陣建奴四個旗的滿洲兵和漢軍旗火器部隊的作戰之中佔據上風,並且斬獲甚重,這樣的部隊不去拉攏,那才是傻子!

祖大壽開始使用了多年來屢試不爽的招數,以舅舅的身份要求吳三桂要與吳標將軍好生相處,結拜為兄弟!接著便是以長輩的口吻很是關切的詢問吳標一個嶺南人在遼東征戰,可否習慣?日常飲食起居是否有人照料?所部兵丁情勢如何?

當吳標很客氣的同樣以晚輩之禮向他說明了自己有親兵照料時,祖大壽很是驚訝的表示,廝殺漢子如何能夠照料得了?將軍若是不嫌,我祖氏家族之中倒是頗有幾個年貌尚可的女子,可以供將軍日常起居灑掃之用。

明擺著做媒聯姻之後,更是要撥出數百家丁來給吳標所部補充缺額!

面對著如此赤裸裸的挖牆腳行為,洪督師如果再不反擊,他就不是薊遼督師了!

當即表示,吳將軍乃是神機營建制,所部歸本督師節制。自然他的部隊戰損應該由本督師來補充了,當即命令督標親兵中軍副將選拔一千人的精銳補充到模範旅之中。

但是,一番爭執之下,少不得三家都要給模範旅之中摻沙子進去。不說別的,在這支軍隊裡派上自己的人,從他們的日常起居訓練作戰當中學到一招半式,便可以收回成本了!

當下,祖大壽拍了板,遼西祖家給模範旅撥了一千精壯去,原本打算派家丁,結果被吳標辭謝了,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老將軍連日苦戰,所部消耗太大,家丁便算了,選拔些精壯就是了。

而吳三桂也是從自己新近編練的騎兵隊中撥了一千人給吳標,為的便是從他那裡學會騎兵該如何練就如牆而進的戰術!

“吳將軍,建奴稍退,你部便駐紮松山堡,一來保護錦州側翼,與小吳將軍一道保護糧道,二來便是儘快整補軍隊。”

接著,便是洪督師和祖大人就下一步的戰略該當如何進行展開了討論。

眼下明軍之中,早已形成了不以錦州解圍為目的的共識,何況,眼下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解圍,建奴的大隊人馬尚在錦州的東、北兩個方向駐紮,隨時可以捲土重來。意見雖然大體一致,但是內部卻是分歧重重。

以吳標、吳三桂為首的一派,主張在建奴主力與己方對峙之際,別遣一軍以奇兵奔襲建奴老巢瀋陽,迫使其回援,進而達到在遼西走廊地區前後夾擊建奴的局面。就算不能一戰而定遼東,也會重建立奴主力。

而以馬科,唐通,李輔明、左光先、劉肇基、楊國柱、王樸等七位總兵主張的穩健派,則是主張繼續步步為營,先擊破當面之賊再說!

錦州總兵府中的拉攏、爭執、分歧,被人悄悄的收集整理,送出錦州。

不同的是,一路向北,交到了黃太吉手中。

而一路則是直奔寧遠,交給在那裡的隆盛行商號,再由快船直接送到天津,接著再海船送到南中。

大約十天之後,遠在順化的李守漢便可以看到這份來自天津的緊急軍報。

與這份錦州軍報一道擺在守漢案頭,還有一份來自於吳標模範旅營中關於對米尼彈的報告。

這種被南粵軍上下稱為窩頭彈的新彈丸,第一次實戰便是在乳峰山戰場。

雖然滑膛槍配備上了窩頭彈並不像守漢心目中前裝線膛槍配備上米尼彈那樣無敵,但是,射速和精度、射程綜合評定下來,卻是要比以前的彈丸好了不少。

“請河靜軍工的幾位先生們好好看一下這份報告,看看能否在彈丸材質配比等方向再挖掘一下。”

守漢在報告上面附著的一張紅頭信箋上做著批覆。

“另:由隆盛行再行撥付十萬粒該種彈丸銷售給模範旅,只收取成本價,但是要將各項資料收集齊全。為下一步我軍大量裝備打下基礎!”

將桌案上公事房用竹筐送來的十幾份公文一一批覆完畢,守漢很是欣慰的把手中最後一份關於就南粵軍展開秋季對抗性訓練,簡稱秋操的報告重重的放在竹筐之中。

“主公,二公子和徐先生在外面等候。”

被守漢搖動銅鈴喚進來的當值文案收起了批覆的文書,低聲提醒守漢,他的二公子李華寶和李華寶拜的先生徐宏祖在外面等候接見。

原本在歷史上足跡只到達雲南麗江,在慨嘆木家府邸恢弘壯麗之後便因為感染了腳氣(?)而被木家命人送回老家南直隸江陰而病故的徐宏祖,在南粵軍之中也謀取了一個差事,應該說,在南粵軍的體制之中,他算是混得功成名就如魚得水的。

“徐先生,您的那些書稿日記,小兒華寶送來之後我仔細拜讀過,當真是一篇奇文。昨日已經命人送去排版印刷,名字便喚作《徐霞客遊記》如何?日後南粵各處官衙學校軍營工場商號之中都要至少一部《徐霞客遊記》,讓人們知曉,這方天地不只是他們生活的一個狹小領域。”

當氣色不錯面色黝黑的徐宏祖落座之後,守漢當即便說出了這番令他十分激動的話來。

沒有哪個讀書人能夠抵禦著書立說的誘惑。這種活著的時候就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刊印發行,而且被送到每一個讀書人和學校之中。這樣的誘惑,就算是因為厭惡科舉而去遊歷天下寄情于山水之間的徐宏祖也是不能免俗。

當下,徐宏祖的黑臉上便呈現了紫色,原因很簡單,激動的紅了臉。

不過,隨後守漢再度丟擲的一件事,更是令他激動的幾乎當時爆發腦溢血。

“二月前接到南京留守衙門的諮文通報,四月起,吳江一帶,大旱不雨,飛蝗蔽天。米價每石銀四兩,流丐滿道,多枕藉死。民間以糟糧腐渣為珍味,或食樹屑榆皮。各處設廠施粥,吃者每日數成千上萬。本官思之,你為江陰人氏,便令有司以你的名義往江陰調撥粳米數萬石,請南京守備府派人到江陰協助,按戶籍發放,每戶一石以五錢銀子發售。算是你這位江陰赤子為桑梓之地做些事情。”

活著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著作被刊印發行,自己的名字被家鄉人民感念,造福桑梓,是徐宏祖這樣的人一生的夢想,但是也只能是夢想。可是,這,夢想便在一天之內完全實現了。

“前些時候有人從南京回來,說你家鄉人準備集資給你建造牌坊立碑。”

徐宏祖到底還是有些讀書人的固執,聽到了這裡,當即起身,跪倒在守漢面前,“主公如此以國士待我!徐某不才,不敢說以國士報之,定當粉身碎骨以報主公之恩德!”

“振之兄何出此言!大謬矣!你相助小兒華寶在廣西修路,登懸崖,涉深澗,在地方文獻、圖志之中尋找設計路線,採岩石、收礦物,考究地理、地質,於篝火旁撰寫日記心得。凡此種種,哪一件不是有大功德於南粵百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