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九十三章 與臣五千精銳,即可平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三章 與臣五千精銳,即可平賊! (1 / 2)

崇禎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晚上,月亮剛升上皇極殿轉角處的琉璃瓦脊上。清冷的月光照射在屋簷下的幾個小冰凌上,閃動著些許寒光。

殿內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同學心煩意亂,六神無主,勉強耐下心看了一陣文書,忽然長噓一口悶氣,走出乾清宮,在丹墀上徘徊。

中原,李自成、羅汝才引領百萬流寇圍攻開封;遼東,黃太吉不顧嚴寒大雪,趁著明軍暫時撤退就食的空當,拼命攻打錦州城。山東,李守漢的大公子又在那裡推行新政,搞得各地官紳怨聲載道,輿論鼎沸,彈劾李家父子新政害民誤國的文書汗牛充棟。京師,雖然寧遠伯趕回天津之後,會同戶部、兵部、司禮監、御馬監等衙門組織京畿兵馬民夫,砸開了南北運河,疏通了糧道,同時僱傭大批沿岸民眾充當縴夫,牽引糧船,勉強緩解了京師糧價飛漲之虞,可是,短短的半個月,京師又抬出去了數千具凍餓而死的流民屍首。

春夜的寒意侵入肌膚,使他的發脹的太陽穴有一點清爽之感,隨即深深地吸了一口涼氣,又徐徐地將胸中的悶氣撥出。他暗數了從玄武門上傳過來的雲板響聲,又聽見從東一長街傳來的打更聲,更覺焦急,心中問道:“陳新甲還未進宮?已經二更了!”恰在這時,一個太監輕輕地走到他的身邊,躬身說道: “啟奏皇爺,陳新甲在文華殿恭候召見。”

“啊……傳他進殿來!”

上午,陳新甲已被崇禎帝在乾清宮召見一次,向他詢問應付中原和關外的作戰方略。陳新甲雖然精明強幹,無奈十多年來一直陷於對內對外兩面作戰的困境,兵力不足,糧餉枯竭,將不用命,士無鬥志,紀律敗壞,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調動大批的兵馬糧餉。

可是,誰都清楚,兵馬糧餉四個字說起來簡單,要想籌措調動,只怕還得要從此時在天津天后宮中駐節的寧遠伯李守漢頭上打主意。但是,寧遠伯的算盤珠子也不是那麼好撥弄的,弄得不好,便又是一個朱溫、李克用。

所以崇禎君臣們現在都有意無意的迴避動用李守漢這招棋。可是,沒有了這棋子,似乎又無路可走。上午召見時密議很久,毫無結果。崇禎本來就性情急躁,越是苦無救急良策就越是焦急得坐立不安,容易在宮中爆發脾氣,嚇得乾清宮中的太監們和宮女們一個個提心吊膽,連大氣兒也不敢出。

晚膳時,他得到寧遠鎮總兵吳三桂送來的緊急軍情,說祖大壽派人拼死送出軍情,其部在錦州被圍日久,糧草尚可敷衍,但是城中無柴草取暖,又逢大雪,城中已是兵無鬥志,危在旦夕。並說風傳黃太吉一旦攻破錦州,切斷關內外聯絡便將大舉進攻廣寧,消滅洪承疇所部這數萬人馬。

雖然在崇禎的意識裡,已經做好了遼東再次戰敗的思想準備,但是在他的腦海裡還是抱著最後一絲的希望或是幻想,希望他的寵臣洪承疇能夠堅持到最後,堅持到春暖花開,道路消融的時候,那個時候,寧遠伯的軍隊便可以從東西兩個方向席捲遼東反賊,能否消滅遼賊於此一役不敢說,但是最起碼是可以重創遼賊,令他們幾年之內不能恢復元氣。

“臣之兵馬,縱橫遼賊腹地如入無人之境,奈何天氣酷寒,一俟天氣稍稍轉暖,當即可出兵關外,於公於私皆以奮戰為先。”

吳三桂這份表忠心兼炫耀武功的題本讓他心裡算是比較舒坦。炫耀武功的詞句給了崇禎很大的心理安慰,既然他們能燒遼陽一次,也就能第二次燒了瀋陽。

不過,在山海關、寧遠等處提督糧餉的太監也有一份密奏前來。

“此間據聞東虜連遭敗績,國內怨氣沖天,且糧餉轉運不濟,傷亡累累,奴酋洪太有議和誠意。倘此事能成,或可救目前一時之急。國事如此,惟乞皇爺聖衷獨斷。”

這個密奏給他的震動很大,讓他在幾乎對眼前戰事絕望之際又看到了一抹希望。雖然他不喜歡對滿洲用“議和”一詞,只許說“議撫”或“款議”等詞彙,但是他的心中,只要能夠爭取到幾年時間,管它是什麼形式?

所以在當下各處捉襟見肘一籌莫展的時候,並沒有因為太監的用詞不當而生氣。相反的,關於同遼賊秘密議和的事,他本來也認為是目前救急一策,愈快愈好,只要能夠救出洪承疇和祖大壽這兩大坨人馬,便是讓出一些權益,暫時委屈一時,又算得來什麼?!當年成祖在起兵靖難之前,不也一樣在北京城裡裝瘋賣傻,赤條條的在街市上奔跑,撿起街道上的垃圾糞便塞到嘴裡?謀大事者,當能屈能伸!

眼下遼東戰事十萬火急,不能等待明天,於是命太監傳諭陳新甲趕快入宮,在文華殿等候召對。

文華殿院中。陳新甲跪在甬路旁邊接駕。崇禎將陳新甲看了一眼,不禁想起了楊嗣昌,心中悽然,暗想道:“只有他同新甲是心中清楚的人!只有李守漢是願意做事能夠做事的人!”可是,願意做事,能夠做事,皇帝就能放心的讓你去做事嗎?崇禎不敢,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讓一個勢力強大的臣子去放手施為。

“朕今晚將卿叫進宮來,是想專商議關外的事。闖、曹二賊猛攻開封半個多月,因左良玉兵到花縣,他害怕腹背受敵,已經在正月十五日撤離開封城下,據地方疆吏奏稱是往西南逃去。左良玉在後追剿,汪喬年也出潼關往河南會剿。中原局勢眼下還無大礙,使朕最為放心不下的是關外戰局。”

東暖閣,崇禎在御座上頹然而坐,彷彿他整個人已經被沉重的心情和疲憊的身軀所壓垮了,根本沒有精力去支援。

陳新甲說:“關外局勢確實極為險惡。洪承疇等被圍至今,內缺柴炭,外無救兵,怕不會支援多久。祖大壽早有投降東虜之意,且又有眾多親眷在彼引誘,只是對皇上畏威懷德,不肯遽然背叛,城中又有模範旅等部軍馬不受其節制,唯恐舉旗背叛之際變生肘腋,故而尚在錦州死守。但是,遷延日久,則祖大壽必降無疑。錦州一失,廣寧便成孤城,洪督師部下各鎮兵馬難免隨之瓦解。虜兵銳氣方盛,或蠶食鯨吞,或長驅南下,或二策同時並行,操之在彼。我軍新經潰敗,實無應付良策。微臣身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憂,實在罪不容誅。”

不能為皇帝分憂的大臣該殺,但是至少不會給皇帝添堵。可是如今,以崇禎看來,朝中淨是一群給他添堵的大臣。

“愛卿,你先看看這個。”

陳新甲看了看崇禎讓小太監送來的題本,頓時大驚失色說:“陛下,寧遠伯這到底想幹嗎?”

原來卻是寧遠伯李守漢所上的題本。題本中守漢向崇禎提了一個建議,建議崇禎將分佈於京畿特別是通州、永清、大城、宛平、大興到天津這一帶的各處皇莊土地交給他,用來搞所謂的農業集中管理種植。在投入大量錢糧和金屬農具的基礎,大力推廣農業技術,種植小麥和棉花。有了糧食和原材料之後,再進行工業建設。

按照寧遠伯的規劃,將在天津與北京之間,建立一座新城,城中規劃建有鋼鐵廠、紡織廠、被服廠還有飼養場,依照守漢的測算,在這個計劃完成之後,崇禎這些皇莊不但能夠每年為崇禎賺取多達數倍的銀子,還能向前線軍隊直接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以減少對南中物資運輸的依賴。

“照著寧遠伯的計算,朕的這些皇莊,一年下來打的糧食可以滿足宣大、薊鎮等處軍隊所需軍糧、肉食甲冑兵器的需要。”

陳新甲戰戰兢兢的問道:“陛下,你可答應了?”在陳新甲看來,這是守漢將手伸進了皇帝的口袋裡,別看題本上寫得漂亮,一應所需錢糧人員工具都由臣守漢報效,可是,一旦他的人進了皇帝的那些莊園,還能輕易走得了嗎?

崇禎卻又是一臉無奈的答道:“朕答應能如何,不答應又能如何?天津現在就有李守漢的大軍,別說要修城,要藉助朕的田莊搞屯田,他就是想改朝換代,以卿看來,朕可有阻止之法?朕能做的,就是學街上的潑皮無賴,讓底下皇莊的大小人等找李守漢鬧事,說不能動祖墳不能平房屋什麼的?現在還好,李守漢還在耐心的勸,朕就怕哪天李守漢要是沒了耐心,或是他手下人等有了謀逆不臣之心,那朕就一點辦法都沒了。”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