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斬杜度父子的報捷文書,經過援剿大總統行轅和司禮監在塔山調處糧餉的太監共同用印,被用快船送到了天津,之後又飛馬送進京師。隨同進京的,還有他父子二人的甲冑、旗號以及戰場俘虜指認的口供等物。
而在一天之前,從錦州送來的報捷文書,更是將陣斬偽逆正紅旗滿洲旗主貝勒費揚武父子的戰功,以及織金龍纛、甲冑等物快馬送到了京城之中。
看著有祖大壽領銜、王樸、李輔明、吳標共同具名呈報的報捷文書,又有著如此確鑿的證據,內閣和司禮監自然不疑心軍功的真偽,何況,原本就有能戰之名的吳標此次從松山堡又一次打通了錦州通道,原本就是大功一件。
神機營模範旅如此能戰,這讓崇禎十分欣喜。最近幾年,各地軍頭日漸跋扈,除了他手中無糧無餉缺少制約這些軍頭的手段以外,便是朝廷沒有直屬能戰之兵。崇禎二年,黃太吉兵臨北京城下,他號召天下兵馬勤王,算是把京營兵馬的底褲都讓天下人看得一清二楚。但是現在不同了,京營在山東打得不錯,能夠追著阿巴泰到處打,已經隱隱然有了精銳之師的氣象,在遼東的模範旅又是連連告捷,陣斬奴酋頭目,這對於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大明朝廷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正當內閣準備將遼東捷報明發邸報,曉諭天下之時,塔山前線陣斬杜度父子的捷報飛馬進京。
兩天之內,從遼東前線傳來了陣斬偽逆正紅旗、鑲紅旗滿洲旗主貝勒父子四人的捷報,這樣的訊息足以令崇禎同學興奮異常了。這不同於以外明軍的守城戰鬥,這完全是野地浪戰,和硬碰硬的陣地戰,能夠連續斬殺兩位旗主貝勒,怎地可以不向列祖列宗報捷?
從太廟獻捷回來的崇禎,興致頗高。此時雪後初霽,將紫禁城的宮殿樓宇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冬雪。遙望過去,猶如瓊樓玉宇天上宮闕般。
“皇爺,如今遼東捷報頻傳,京畿又逢瑞雪,正乃國朝中興,四海昇平之兆。”隨駕的王承恩見崇禎心情極佳,也是頗為高興。
“大伴,傳朕旨意,請皇后、田妃、袁妃等人和諸皇子公主到御花園賞雪同樂。”
宮內銀裝素裹,幾處宮槐上落著厚厚的一層積雪。周皇后穿著一件純素色的白狐皮製成的觀音兜,不曾戴鳳冠,只是在髮鬢邊上插著一支用珍珠和寶石穿成的珠花,插在烏黑的發鬟上;衣襟上也帶了一個小花球,用珍珠圍繞一圈。宮女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擎著作簡單儀仗用的羽扇、團扇和黃羅傘,捧著食盒,簇擁著皇后的鳳輦來到乾清宮。袁妃已經在日精門外恭候。走進乾清宮同崇禎見了面,一同乘輦往永和門。在永和門下輦之後,崇禎走在前邊,後邊跟著周後、袁妃,一大群太監和宮女,緩步踱人花園。
御花園中不但栽種著很多奇花異草,爭芬鬥妍,還養了有不少的金魚,都是些難得的名品。在花園的一角有一個茶豆架,下邊放著一張藤桌,四把藤椅。藤桌上放著一把時壺和四個宜興瓷杯。按照京城之中流行的趣味說,這佈置也算得古樸風雅,頗得幽野之趣。一道疏籬將茶豆架同花園隔開,柴門半掩。柴門上繞著纏松。竹籬上爬著些藤蔓。若是春天,籬笆上還有些牽牛花開放,更是顯得春意盎然。
那些門、竹籬和茶豆架,都是周後依照自己幼年時候在老家宜興一帶所得的印象,吩咐永和宮的養花太監們在春天用心佈置的。今天按周後的預先吩咐,在小花園一角的古松下,太湖石邊,放了一張檀木琴桌上邊擺著一張古琴,一個宣銅香爐,另外放一個青花瓷繡墩。
崇禎在宮中生活,到處是繁褥的禮節,單調而莊嚴的黃瓦紅牆,案上又是看不完的各種不愉快的文書,忽然來到這樣別緻的一個地方,連說“新鮮,新鮮”。周後趁著他有些高興,含笑說:
“皇上,難得今日如此情趣之高。這個小小的所在,王大伴說過了年,便讓宮中的工匠們照著南中的時新樣式,起造一座玻璃房子,地上串上火龍,到了冬日一樣可以看到春夏秋的花草。便是南方的奇花異草一樣可以在宮中欣賞到。到那時,皇上在室內看著外面的皚皚白雪,座椅旁卻是花草怒放,豈不是一樁美事?”
崇禎不說不行,也不說行。周後同袁妃交換了一個微笑的眼色,而站立在一旁的王承恩卻是一副心有靈犀的樣子。
田妃來得稍稍晚了一些,同樣的衣裙素淨,沒有特別打扮,僅僅在鬢邊插了一朵相生粉紅玫瑰宮花。她向皇帝和皇后行了禮,同袁妃互相福了福,拉著袁妃的手立在皇后背後。崇禎望望她,登時為她的美麗心中一動,但表面上仍然保持著人君的風度,只是不自覺地從嘴角洩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周後滿心想使崇禎的心中愉快,說:
“田貴妃,今日皇上獻捷太廟,又來永和門賞花消遣,你便給皇上彈奏一曲何如?”
田妃躬身回答:“謹遵懿旨。”隨即她對隨侍的一個宮女吩咐:“快去啟祥宮將我的琵琶取來。”
周後說:“不用取琵琶。坤寧宮有舊藏古琴一張,原是北宋內廷珍物,上有宋徽宗御筆題字。我已命都人擺在那株松樹下邊,你去試彈一曲。這張古琴留在我那裡也沒有用,就賜給你吧。”
田妃走到太湖石邊坐下,定了弦,略微凝神靜坐片刻,使自己心清氣平,雜念消退,然後開始彈了起來。她對於七絃琴的造詣雖不如對琵琶那樣精深,但在六宮妃嬪和宮女中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及得上她。她為著使崇禎高興,先彈了一曲《爛柯遊》。這支琴曲是崇禎在前幾年自己譜寫的,聽起來枯燥、沉悶、單調、呆板,令人昏昏欲睡,但是等田妃彈畢,所有隨侍左右的太監和宮女都向崇禎跪下齊呼:“萬歲!萬歲!”
稍停一下,田妃重調絲絃,接著彈了一曲《十面埋伏》,倒是頗為應了今日的景緻。人們聽著聽著,屏息無聲,只偶爾交換一下眼色。從皇帝、皇后下至宮女,沒有人動一動,只有田妃面前的宣銅香爐中嫋嫋地升著一縷青煙。從曲調之中,這群久居深宮的人們,彷彿聽到了戰場上的金鼓聲,刀劍聲,人馬辟易聲,喊殺聲,敗陣之聲,追擊聲,諸軍爭奪戰利品的動靜。彈畢這支古曲以後,田妃站起來,向崇禎和周後躬身說:
“臣妾琴藝,本來甚淺,久未練習,指法生疏,更難得心應手。今日朝中有大喜事勉強恭奏一曲,定然難稱聖心,乞皇上與皇后兩陛下恕罪。”
“好,好。好!”崇禎點頭說,心中混合著高興與興奮。
周後明白田妃故意彈這一支原本是琵琶曲的樂曲來討好崇禎,她擔心皇上會因此更加寵幸這個田貴妃。
周皇后臉上的表情,反應了她心中的不快,讓旁邊的王承恩看了一個清清楚楚。於是,王承恩趕快轉向崇禎說: “陛下,今日難得陛下有閒暇享受天倫之樂。奴婢們孝敬陛下、皇后和貴妃、皇子們一桌酒宴,請陛下務必開恩。”
“聽說最近大伴頗為富庶,朕和皇后皇子貴妃們便要好生的吃上一頓了!”崇禎滿是笑意的調侃了王承恩一句。“也算是給朝廷吃回些稅賦錢糧來。”
“奴婢的一點家財,也都是皇爺賞賜的,只要皇爺需要,便是盡數入了內庫,奴婢也是滿心歡喜的。”
王承恩、王德化等人這一年多與南粵軍一道大做生意,從水果到糧食,從鹽油布匹到罐頭菸草,更有利潤更大的甲冑兵器,讓太監們賺得放屁都能油褲襠,從王德化王承恩這樣的頂級大太監,到下面供灑掃到馬桶的小太監,都對寧遠伯交口稱讚不已。
十幾個小太監忙著佈置桌案,安置席面,長平領著朱慈煥等幾個弟妹饒有興趣的品嚐著冷席面上擺放著的各色水果甜點糖品。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倒是給了崇禎頗有感觸。
眼下內庫日間充盈,他也算是體會到了人君之樂。靠著從幾處海關收取來的稅賦,原本空空如也的庫房之中開始堆積起來了銀箱子。雖然朝堂上不時的有御史言官跳出來指責各處稅關盤剝嚴重,有病商害民之事。
管它的聲聲狂吠,沒有錢糧,朕如何打仗?如何養兵?靠著什麼去控制駕馭那些日益跋扈的軍頭?靠著什麼來供養宗室、一家老小和皇嫂?
不久前他看見光祿寺的奏報:他自己每月膳費一千零四十六兩,廚料在外,粳米、老米、黍米都不算在內;皇后每月膳費三百三十五兩,廚料二十五兩八錢;懿安皇后相同;各妃和太子、皇子們的膳費也很可觀。
“哼!若是沒有海關關稅收入,朕便是要減少膳食費用了!”崇禎也聽得駐守南京的太監奏報,江南世家大族的起居豪奢,飲食靡費之處,遠遠超過他這個皇帝。但是要他們拿點錢糧出來,卻是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若是沒有這幾處稅關供應內庫,怕是他真的要從自己和皇后、內宮的嘴裡摳銀子出來了。
但是他不能削減皇后的膳費,那樣會影響懿安皇后。皇后不減,各妃和太子、皇子等自然也不能減少。他只能在自己的伙食費上打主意。
他想到神宗朝御膳豐盛,為列朝所未有,卻不支光祿寺一兩銀子。那時候內臣十分有錢,御膳由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太監輪流備辦,互相比賽奢侈。每個太監輪到自己備辦御膳,還收買一些十分名貴的書畫、玉器、古玩,進給萬曆皇帝“侑饌”,名為孝順。天啟時也是如此。
但是,想不到今天,經歷了十幾年風雨飄搖的苦心支撐的自己,也能享受到太監們備辦飲食御膳的孝敬。看來,從成祖爺開始的重用太監,端的是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