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大包天當數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大包天當數誰 (1 / 2)

“不要以為近衛旅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當日守漢的叱罵聲,兀自在莫鈺等人耳邊迴響。伴隨著這斥責聲,幾乎近衛旅從旅長莫鈺到一個伙伕、馬伕,臉上都是一陣陣熱辣辣的。

“別人能夠從動員兵變成補充旅,從補充旅變成警備旅,你們也可以從近衛旅變成補充旅!老子也想明白了,不光是能打的隊伍升級,不能打的隊伍也得降級!大不了把其他的近衛部隊重新編組一下罷了!”

南粵軍的軍制,從河靜時期起,便會給能打的部隊,有卓越戰功表現的部隊在番號前加上近衛二字,以表示獎勵。這是守漢從鐵木真和後來的俄國軍隊那裡偷師而來。加了近衛二字的部隊,在之前的四大營和現在的六鎮兵和若干警備旅裡都有存在。這些部隊,確實也是各部隊的中堅力量,戰鬥骨幹。若是將這些各部隊當中的近衛部隊,集中起來重新編組,漫說是一個近衛旅,便是四個近衛旅也是輕易獲得。

除了類似近衛鳳凰營、近衛麒麟營之外擁有獨立番號的近衛部隊之外,各部隊之中均有近衛團、近衛營之設立。守漢按照從鐵木真那裡得來的經驗,各級將領都掌握著一支強悍兵力作為預備隊,在戰鬥的最緊要關頭在最要緊的方向上砸下去,以求得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鐵木真和他的子孫,便是將近衛軍運用的最好、最有心得的人。只不過他們不叫近衛,而是稱為“怯薛歹”。也是在全軍之中選拔最能打的將士組成。

不過,讓近衛旅這樣號稱全軍之冠的軍隊,如何能夠接受將引以為傲的部隊降級成為比壯丁隊強不了多少的補充旅?

眼前不就是塔山嘛?守塔山的不就是多爾袞那廝嗎?咱們還怕他不成?當初他手下全數是真奴時咱們尚且不怕,如今真奴傷亡慘重,大多數是附逆賊人,咱們更是不怕了!

帶著這種急於求勝的情緒,莫鈺領軍到塔山之後,便一口氣連續奪回了多爾袞派人駐守的打魚山、虹螺山等處要點。將戰線再一次的恢復到了當初局面。

不過,令莫鈺等人鬱悶無比的是,守漢給他們的命令不是突破塔山,而是突而不破!

“要打疼對面的這頭獾子!還不能讓他跑了!要讓他硬著頭皮不停的在塔山修築工事就地防守!不可以令一兵一卒挪作他用!”

對於守漢的這道命令,起初莫鈺等人大為不解。但是,當不斷從各種渠道得知吳施二人在遼東反賊們的腹心之地的所作所為之後,這才恍然大悟:看著那一船一船如同沙丁魚般擁擠在船艙中,被押送到寧遠的俘虜(也就是為遼賊們耕種、開採礦山和提供各種產品服務的漢人勞動力),還有那堆積如山的各種“破爛”,莫鈺心中明瞭,主公此舉,不過是令遼東更加空虛,讓吳施二人在遼東可以放施展。

這樣一來,一道難題便擺在了遼賊頭目們面前,如今八旗兵主力被拖在錦州、廣寧這一區域內,面前是洪承疇、祖大壽、李守漢的三股明軍對付黃太吉和多爾袞這兩大坨清軍,自然不能輕易撤走。這邊不能走,那邊自己的根本之地卻是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要麼是任憑戰爭潛力被吳施二人徹底摧毀,要麼是回師救援。但是,任何一個選擇,都得付出巨大代價。

想想自己以第一等精銳的身份,卻在這裡給吳三桂、施郎二人擔任佯動牽制任務,這感覺無論如何萬分不爽。

近衛旅上下一起不爽,對面的多爾袞可是更加的酸爽了!

如果不是守漢有那道突而不破的命令,便是曹振彥請他重孫子幫忙,讓警幻仙子出來做法,也不可能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幾枚銃彈先是打掉了他的頭盔,跟著又在他腿上留下了一個碩大的孔洞。不過還好,距離子孫根和春袋還有二寸上下,也離骨頭還有一寸左右。

剛剛歸附,頭髮還沒有學會如何編成金錢鼠尾辮子的那些前明軍,更是被打得傷兵滿營。

這般景象,頓時讓范文程範大學生瞠目結舌,倘或抽調塔山兵馬東歸,只怕塔山、松山、錦州一線便有頃刻崩潰之虞!

“寧遠伯這一招,比起皇上派遣饒餘貝勒去明國京畿、山東等處襲擾,來得還要狠辣歹毒。”

多爾袞倒還沉得住氣,畢竟是經歷過李華梅炮火洗禮的統帥。

雙方都是採取了同樣的缺德戰術,派遣一支偏師充當奇兵,在對方的腹地進行襲擾。你在我地盤上襲擾,我也在你地盤上襲擾。換言之,相互放血的便是。

但是,似乎這樣的局勢對於黃太吉來說更為不利,損失更大。

崇禎雖然是沒有趕上好時候,但是畢竟還有祖宗留下來的底子,破落戶子弟就是再寒酸,也比正在努力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傢伙來得底蘊豐厚。人口,城池,物資,糧食,財物,同樣的損失在崇禎那裡如果算是慘重級別,易地而處,對於黃太吉而言,便是要面臨滅頂之災。

從各處細作那裡得來的密報,此時在寧遠督軍的寧遠伯,正在指揮大軍,沿著寧遠到連山、中左所方向步步為營,緩緩壓了過來。倘或是多爾袞這邊軍馬一動,軍中稍有混亂,只怕在不遠處窺視的寧遠伯便會如狼群一般猛撲過來,在遼西這狹長走廊地帶將多爾袞所部包餃子!

走,走不得,那麼不走呢?

似乎也不可以!寧遠城的探子冒死迂迴數百里送來的軍情,寧遠城外海面上,從覺華島一直到葫蘆島、筆架山,都是大海船。“寧遠伯怕是將明國的海船都調到了寧遠海面上!”

若是將吳三桂、施郎的招數再行給八旗兵用上一次,以數百艘大海船搭載數萬人在清軍側翼、背後來上一次奇襲,不用往瀋陽方向去,便是沿著大淩河入海口北上,在右屯衛附近紮營,便一舉將八旗兵分割開來!多爾袞或是黃太吉便只能是遠遠相望,從此咫尺天涯了!

濟南。

設立於前德王府的行轅花廳之中,李華宇正饒有興趣的打量著眼前的兩位客人。

一個是和李華宇的幾個弟弟歲數相仿的少年,大約在十五六歲上下模樣,年紀雖然不大,身材卻已經長成,大約有一米七八的樣子,一雙又圓又大的眼睛,極為明亮,臉上卻是有著與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太相同的神情,對於立於花廳周圍的許多衛士,顯得滿不在乎。一個則是要大上幾歲,與李華宇年紀相仿。與那少年相比較,他卻多了幾分油滑憊賴之色。

前幾日,阿巴泰、王可的部眾,在魯西地區連續攻破數座縣城,幾乎又一次將運河漕運截斷。這便是惹惱了李華宇,漕運若是斷了,京師有沒有糧食吃他可以不管,但是鹽漕兩幫替南粵軍運輸、銷售的那些物資、貨物該怎麼辦?豈不是白白的便宜了別人?

軍情似火,但是手中部隊的弊病也是逐漸顯現出來。

李華宇的親兵東番兵,肉搏、火器都可堪一戰,但是,這些出身於亞熱帶山林之中的戰士,卻遇到了和警備旅一樣的敵人,嚴寒天氣,是這些來自南國士兵的最大敵人。

來自京師,適應天氣的京營部隊,卻是不耐苦戰,不能長途跋涉,連續作戰。至於說各地的官軍、鄉勇們,讓他們守住自家門口保住身家財產還可以,往遠處去嘛,各種難題便都出來了。

正在李華宇糾結憤懣之時,從南京總號被撥到他身邊相助的隆盛行掌櫃陳國熹,悄悄來到他身邊。

“大人,眼下軍情緊急,大人手中缺少能戰之兵。屬下倒是有一支人馬就在不遠之處駐紮,不知道大人敢不敢使用?”

李華宇白了一眼這個陳國熹,老實說,他對於這些隆盛行系統的傢伙,沒有太多的好感。但是,這些人卻是遍佈各地,訊息靈通,人脈廣泛。想來在某處有那麼一支不在官軍體制內的人馬也是可以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