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華梅死了”的嚴重後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華梅死了”的嚴重後果 (1 / 3)

偶然與必然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哲學家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哲學家們給必然定性為指客觀事物變化發展中不可避免的, 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向。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居於支配的地位,規定著事物發展的前途和方向.必然性的特點是確定性。

而偶然就沒有這麼粗的腰桿和高大上的背景了。它是指客觀事物變化發展中並非是不可避免地必定發生的,而是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向。

二者之間的關係,哲學家們是這樣規定的,在偶然性中隱藏著必然性, 而任何偶然性又總是服從於必然性的。二者是結合在一起發生作用的。

但是軍事統帥和政治家們卻是最討厭這種讓哲學家們樂此不疲的偶然性。在他們看來,這種偶然性,極具破壞力。往往一點不起眼的小因素,就能毀掉極大的計劃和事業。

比如說普林西普的幾顆子彈,將斐迪南大公送去見了上帝,幾年之後,他原本要接手的奧匈帝國和作為盟友的德意志帝國、表親家的俄羅斯帝國,都成了他的陪葬品。

比如說凡爾登戰役之中那發意外的炮彈,摧毀了數以萬計的炮彈,將德軍的計劃毀於一旦,挽救了協約國垂危的局面。

眼下發生在遼東戰場的事情,也是給哲學家們很好的提供了範例。

曹振彥的兩枚原本是要用來對付近衛旅進攻陣列的炮彈,因為炮手技術水平太差,造成了嚴重偏離了預計目標,結果,卻收到了歪打正著的出奇效果。

將李華梅的帥旗攔腰打斷不說,便是這帥旗的主人也被意外摔斷了兩根肋骨,不能站立指揮。

“快!把郡主抬下去!陸營的兄弟們,跟著我上,狠揍這幫狗孃養的!”

在這個萬分混亂的時候,施郎性格里的堅毅果斷髮揮出了作用,命幾名女親兵將李華梅護衛回去,又命胖丫將帥旗重新豎起,用旗語和號音通知魯雲勝等人,郡主無恙,只管向前猛攻便是!

看到李華梅的帥旗矗立在原地,又見大隊人馬趕到,近衛旅的官兵頓時心中大定,轉而變成了一腔怒火。“媽的,用大炮轟咱們就算了,居然還敢對大小姐下手!還他孃的造謠言,真真該死的東西!”

虹螺山到白台山這一條狹窄的走廊內,驟然響起了較之剛才更加激烈的槍炮聲與喊殺聲。

與剛才完全是白刃肉搏不同,這一波衝上來的近衛旅官兵完全發了狠,採取了在別人看來十分不講究的做法:火銃內裝好子藥,平端著火銃衝到近前與面目猙獰的遼賊們格鬥之前,面對面的扣動扳機,將眼前的遼賊一一打翻在地。

情緒和戰術結合在了一處,近衛旅立刻進展順利。

“好!兄弟們,再加一把勁,這夥遼賊就完蛋了!”

魯雲勝興奮的將頭盔向上推了推,讓滿是汗水的額頭被風吹一下。

“魯協統!這仗不能再打了!”

施郎神色緊張的出現在了魯雲勝面前,“咱們得撤回大營!”

“為什麼!我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徹底把眼前這股奴賊與塔山之敵割裂開來,順勢將塔山多爾袞包圍了!”

“魯協統,你看!”

順著施郎手指方向向東面塔山方向望去,但見明軍旗倒兵亂,紛紛後退,只有吳三桂的帥旗還在若干個旗幟的護衛下緩緩後撤,但是在鑲白旗的瘋狂反撲面前卻也是招架無力。向著白台山這個方向,大批的正白旗旗幟正在快速移動而來,顯然是正白旗的主力來援。

關寧軍在最關鍵的時刻,又一次的很好的發揮了專業賣隊友的技能。

漫山遍野都是建奴在高呼著李華梅死了的訊息,這在通訊手段極為原始,只能依靠旗幟金鼓和傳令兵來傳達訊息的年代裡,對於軍心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雖然在帥旗被炮火打倒之後,施郎反應極快的命人將帥旗重新樹立起來,又以鼓號旗語傳遞訊息,郡主無恙。但是。關寧軍一來聽不懂南粵軍的軍號,看不懂旗語,他們連原本明軍的旗號都已經丟失的差不多,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南粵軍的通訊手段?二來,被重新樹立起來的帥旗自然要矮了不少,這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印證了遼東反賊們的吆喝聲。

一時間軍心大亂。

不過,這還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一根稻草是原本在戰場邊緣觀陣助威,準備在日後的奏捷題本上給自己爭一筆不畏炮火親冒矢石擂鼓助戰等功績考評的文官們,給關寧軍這匹瘦駱駝添上去的。

原本在戰場邊上,一邊看著炮火連天,喊殺聲不斷,一面吟詩做賦,搜尋枯腸,也是遼東巡撫邱民仰和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等人所謂極具豪氣的美事一樁,便如同當年的魏武帝曹操赤壁橫槊賦詩時的感覺一樣。

這位張若麒張郎中,乃是兵部的實權人物,頗得兵部尚書陳新甲器重,否則也不會派到遼東戰場上來積攢功績。他所供職的兵部職方司,全稱“職方清吏司”,是大明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輿圖、武職官之敘功、核過、賞罰、撫卹及軍旅之檢閱、考驗諸事。權力頗重。原本在萬曆、天啟年間,他這樣的官職便是九邊總鎮見了也是要跪下叩頭口稱標下的。但是自從崇禎朝以來,朝中武官勢力漸漸跋扈,讓他們這些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員每每想起前輩們的豐功偉業不由得扼腕嘆息。

今天在虹螺山下幾位大人飲酒賦詩,在他們心中看來,乃是給了這群武夫天大的榮耀了。不料想戰場上突然爆發出了遼賊們陣陣狂喜的吼聲,傳達了一個可怕的訊息。又見李華梅的帥旗倒了,雖然不久又重新矗立起來,但也是給這些大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恐慌。

當年李世民對戰隋軍名將宋老生,王世充對付瓦崗軍的李密,都曾經採取了在戰場上製造敵人統帥被俘的假資訊,來迷惑對手,製造敵軍的惶恐與混亂。差距不過就是李世民命部下大喊捉住宋老生了,而王世充則是在手下士卒之中挑選了一個類似李密形象的人來冒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