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 (1 / 2)

收縮外圍據點,集中兵力的命令,其實並不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意見,而是皇帝黃太吉的旨意。

松山錦州塔山廣寧這個巨大的戰場上,要說壓力最大的,當屬黃太吉與多爾袞二人。多爾袞自不待言,每日裡要面對著李華梅花樣百出的輪番瘋狂進攻,而且多日下來,關寧軍的戰鬥力、軍紀、戰術水平(步炮協同、土工作業)等等,也是日益見長,越來越難對付。

但是較之黃太吉,多爾袞面對的壓力就輕得多了。

李華梅的炮火雖然兇猛無匹,關寧軍的進攻就算再瘋狂,也只是多爾袞面對的當面之敵,至少他不必擔心前後左右的敵人。而黃臺吉則不同。

作為一個統帥,黃太吉必須要通盤考慮。

眼下的遼東戰場,雲譎波詭,稍有不慎,明清任何一方便是兵敗身死的結局。可是,明軍敗了,大不了依託山海關防線據守,任由清軍入關劫掠便是。若是清軍敗了,難道還能回赫圖阿拉老城嗎?

可是黃太吉與多爾袞的差距在於,多爾袞能夠對下施恩,鞏固收買軍心以為己用。就算是塔山守不住了,被李華梅的大軍強力突破,只要他兩白旗的實力在,黃太吉便不能怎麼著他。可是黃太吉如果不能打好這一仗,不要說明軍會窮追不捨,只怕清軍內部便會立刻四分五裂,幾個有實力的旗主,包括那些歸附的蒙古人,都會起異心。到那時,黃太吉是否能夠保得住脖子上的六陽魁首都是個問題。

看地圖上,巨大的遼西走廊,明清雙方的軍隊犬牙交錯,包圍與被包圍,阻擊與進攻,形勢複雜異常。但是總體來說,分為三個區域性戰場。一處便是黃太吉親自領軍攻打的廣寧,對陣洪承疇洪督師部下的近十萬人馬。另一處則是多爾袞兄弟負責的錦州外圍塔山打援阻擊戰場,對付的便是李華梅這個令明清將領都頭疼異常的瘋婆子、母老虎。而與這兩處每日裡炮火交鋒不斷的戰場不同的,另一個戰場錦州,倒是頗為平靜。城中的祖大壽兄弟統領的數萬人也不出擊,只管在城內安穩居住,任憑城外的濟爾哈朗如何花樣百出,只要你不攻城或者做與攻城有點關係的事情,咱們就當沒看見。

李華梅那邊攻得緊,多爾袞每日的戰報都在叫苦,但卻也如實的反應了前敵的情形。明軍的炮彈、火箭交織在一起,不要錢一樣的丟到陣地上,讓兩白旗為主的阻擊部隊每日裡至少折損數百人。

而吳標這支讓幾個滿洲八旗都大嘗過苦頭的軍隊的突然行動,卻令黃太吉決定冒一個險。

這個險就是收縮錦州外圍的兵力,放棄不必要、不重要的據點,減少據守外圍的兵力,將寶貴的兵力節省出來,投入到廣寧戰場,“只要朕能夠迅速解決洪承疇這幾萬人,便是讓吳標立了攻破錦州之圍的潑天也似的軍功又如何?”

一道旨意下來,不但像西王堡這樣的寨子撤軍,便是鑲藍旗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得到了密旨,必要時可以放開一個口子,放吳標進錦州。

以黃太吉對據守錦州的祖大壽和他的部下們的瞭解,只怕吳標所部進了錦州,打通了錦州與寧遠等處的聯絡,祖大壽們的遼西將門集團尿性,也只會憑城堅守,絕對不會越雷池一步。

廣寧打勝了,咱們有堅守錦州的功勞,廣寧打敗了,咱們一樣有堅守錦州的功勞,而且這份功勞隨著廣寧戰敗,還會變得更大。

所以,黃太吉才敢於冒這個風險,在吳標精銳來援之際,反而撤走了錦州圍城的大部分兵力,虛留小部兵力在錦州原有長壕工事內,以原有旗幟和番號冒充主力,作為迷惑、監視明軍之用。

廣寧城是一座完整的衛城,城牆堅固,金湯環繞,城內民居整齊,雙塔昂揚。金元時置廣寧府,明置廣寧衛,為九邊重鎮之一的遼東鎮,設總兵戍守。明初所建廣寧城。作為當年遼東地區的軍政中心,城高池深,高有二丈有餘,厚有數丈的城牆,用遼西特有的紅色砂岩和磚旗主而成,城頭除了馬面、敵樓之外還有女牆。城中鼓樓前有明神宗萬曆八年敕建的表彰遼東總兵李成梁功績的牌坊,精雕有鯉魚跳龍門、二龍戲珠、四季花卉等浮雕。

此時在雄偉的城池下,卻到處是累累血痕,離城不遠,滿是被毀壞的戰車與長梯。各青磚城牆上,更佈滿傷疤,城牆下的寬大地帶許多木材製成的攻守器具還在冒著青煙跳動著細小的火苗。原來城池周邊的零星居民,也早已因為戰火蔓延,或是逃入城中,或是不知所蹤。

距離戰場稍遠一些的地段上,順著城牆的走勢方向,挖了數不清的淺溝深溝壕溝,用掘出的泥土夯築了數不勝數的土牆。

這些土牆壕溝,隨著地勢的變化而增減,大體上較為寬闊處平緩處便多些,狹窄陡峭處便少些,大體是兩溝三牆式。一些道路兩側還修築有炮位,用來防禦明軍的突圍。

所謂的兩溝三牆就是一道牆前兩道壕溝,每道牆離了不到兩百步,便於相互支援。就地取材建成的土牆,用夯土加石頭配以採伐來的木材砌成各道牆壘,雖然粗糙難看,但是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氣裡,能夠在彼此之間攻守不斷的情勢下修築成縱深有數道,周長數十里的長壕,黃太吉對於部下的統御能力,清軍對於此戰的重視可見一斑。

不過,土工作業對於八旗兵馬來說,也算是基本功了。從努爾哈赤起兵作亂開始,行軍打獵,冬則立柵,夏則掘壕,對挖掘壕溝可說極有心得。此次的遼西會戰,面對著廣寧城頭的幾門三十二磅重炮的威脅,更將他們的挖壕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距離廣寧城不遠的醫巫閭山,從山腳到山腰遍佈著清軍的各色旗幟,密密麻麻的營寨沿著山麓駐紮。山南麓的五佛寺周圍,更是戒備森嚴。放眼望去,旌旗遍佈,刁斗傳習,人叫馬嘶。密密麻麻的帳篷,寨子,似乎鋪滿整座山脈。

五佛寺此時是黃太吉的駐蹕之地,周圍密佈著他的噶布什賢超哈營兵馬作為護衛。

原本的彌勒殿,稍加修葺,變成了皇帝的行宮所在。大腹便便的彌勒像前點起了數個火盆,將原本清冷的殿堂頃刻間暖意融融。

噶布什賢噶喇昂邦吳拜走進大殿的時候,也是被撲面而來的熱氣蒸的有些頭暈眼花。偷眼看了一眼坐在桌案後面眉頭緊鎖,正在翻閱著《孫子兵法》的黃太吉,還有桌案上那厚厚的幾摞書,那些細作或者是透過商人購買來的《史記》、《洪武寶訓》、《大誥》《皇明經世文編》等書籍,雖然他看不懂,但是潔白的紙張,整齊清晰的字型,看上去就惹人喜愛。倒是有不少清軍將領、貴族買了些在家中充面子,誰讓皇帝喜歡讀漢人的書呢?

“啟稟主子,圖賴從錦州回來了。”

這個圖賴並不是那個因為有個好女兒嫁給了野豬皮家族,生了一個麻子當了皇帝而成為一等公,後來又有佟半朝之稱的佟圖賴。而是最早追隨努爾哈赤起兵的費英東第七子圖賴。此時的圖賴,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的身份,與兄納蓋、弟蘇完顏同屬正黃旗。算是黃太吉嫡系之中的得力干將。

此人在關外的戰功就不必說了,有湊字數之嫌,光是說說他在進關之後的幾樁事便可知他的驍勇善戰了:追殺明福王朱由崧至蕪湖,殺黃得功,俘福王,滅弘光政權。授本旗固山額真,封一等公。從博洛進兵浙閩,敗明魯王,俘明唐王朱聿釗。南明幾個政權的覆滅都與他有著直接關係,此人的戰鬥力由此可見。

“叫他進來。”

放下手中的書,黃太吉正好可以緩解一下心中的煩悶。

圖賴偷眼看了一眼黃太吉的形容,原本黑胖的黃太吉,黑還是一樣的黑,胖卻不再胖了,臉上的肥肉變得鬆懈無比。眼圈周圍一圈黑色,眼中滿是血絲。完全驗證了剛才吳拜對他悄悄介紹的情形,主子最近憂勞戰事,火氣旺盛,千萬小心!

“錦州的差使辦好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