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百二十九章 風口浪尖(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九章 風口浪尖(上) (1 / 2)

京城,皇極殿。

除了有時舉行各種典禮,皇極殿其實很少用於上朝,大明皇帝處理政事,一般放在奉天門,乾清宮等處,而真正的權力核心則是在內閣和乾清宮東暖閣。皇極殿和平臺一樣,只是舉行一些禮儀性的朝典活動。

不過最近皇極殿人流不斷,頻繁的朝議在這裡舉行一次又一次。

那些身著紅色的、藍色的袍服,胸前繡著仙鶴的補子、錦雞的補子、麒麟的補子、獬豸的補子,腰間扎著鑲玉腰帶、犀角腰帶的衣冠禽獸們臉上神情各異,口中卻是嚴格按照禮儀規定向高踞寶座上的崇禎行禮讚拜。

崇禎帝面無表情地看著,看著下面這些官員進行的這一整套嚴格制度的山呼萬歲,望塵拜舞的禮節。這種沒有營養的東西,讓他也是頗為厭煩,深刻體會到了皇祖神宗皇帝為什麼不願意上朝面對這群大臣的願意,他們除了相互攻擊,爭權奪利推諉責任之外,卻很少有人可以拿出行之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

他心中不無悲涼:“這就是朕的臣工。”

一番禮儀完畢,君臣各就各位。一般來說,崇禎同志對上朝都是很麻木的,每天無非是不停的吵來吵去,自己既懶著去聽,也懶著去管,當然,也是沒法去管。

不過今天,他卻跟通了五官七竅一樣,感覺異常敏銳,雖然群臣還沒說話,他就感覺出一股濃重的火藥味。

果然,很快就有人開了第一炮:“啟稟陛下,臣彈劾寧遠伯,奉旨總督薊門、天津、山東、登萊等處兵馬錢糧事李守漢屢戰屢敗,棄城失地,導致民眾被掠,生靈塗炭,辱我大明威嚴。奏請陛下將其拿問下獄,交有司問罪!”

兵部尚書陳新甲聽得這話,忍不住都要笑出聲來,真是豎儒之見!屢戰屢敗,棄城失地,生靈塗炭?要這個能定罪的話,估計大明朝的地方官員和帶兵將領軍頭每人都要死上幾次才行!

不料,今日御史們似乎早已彼此透過聲氣聯絡好了,此人剛剛言罷,立刻數人出班附議:“臣附議,寧遠伯李守漢一向驕橫無禮,自恃兵強馬壯,錢糧豐足,目無君父。且其治下,典章文物,立法制度,皆與大明不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臣亦附議。李守漢不止野心勃勃,且慣於搜刮民財,其治下巧立名目,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凡貨物商賈進出,皆需課以重稅,以致民不聊生。”

就在東林眾正興致勃勃的攻擊李守漢的時候,突然傳來一聲不屑的冷哼。眾正們不禁向發出聲音的方向一看,不禁有點惱怒,原來冷哼的是京營紈絝的後臺、朝中勳貴領袖、老牌紈絝成國公朱純臣。

率先發難的那御史鬚髮橫張。二目圓睜,口中聲如洪鐘一般:“請問成國公有何見解?”

朱純臣不緊不慢朝著寶座上崇禎行禮之後言道:“臣亦附議,李守漢確實該殺。不過臣請陛下在殺李守漢之前,先把與李守漢同罪者洪承疇、傅宗龍等輩盡數斬殺。然後再派遣這幾位大人擊賊,若是有辱使命,再把這幾位大人殺了就是。反正這幾位大人神通廣大,身份重要,想來廣寧十萬貔貅不過鴻毛,南中甲兵不過微塵,中原流賊皆是土雞瓦犬,遼東反賊俱是蟻聚蜂擁。這幾位大人拂拂袖子,談笑間便告天下太平死後寧靜,大明中興盛世有望,又何必讓上述奸臣誤國害民?”

“你。。。”幾個御史沒想到朱純臣居然講出這樣一番話,頓時被憋的面紅耳赤,張口結舌,雖有千言萬語錦繡文章也無法發揮。沒想到朱純臣用這麼流氓的手段來對付一貫耍流氓的嘴炮們!因為事實很清楚,正如朱純臣所說,現在大明的生命都在李守漢手心裡攥著,你卻不知好歹的彈劾,你們想幹嘛?要是想死,就讓皇帝送你們一程。

見幾個御史一時無語,朱純臣面帶嘲諷的說:“別以為只有你們會彈劾,京營那些兔崽子們,也是有話要講的。”說完他面向崇禎說:“陛下,不知道陛下可曾看過京營的最近奏報。臣有親戚在三千營為陛下盡忠,昨日臣接到家書,書中痛罵山東官員畏敵避戰貪生怕死。說他們三千營每戰必勝,建奴聞風喪膽,被迫躲著他們走。如果山東官員能夠協力抗敵,有任何城市但凡能堅守三日,則三千營必至。可惜一直到今日,山東竟無一城能堅守兩日。以至於微臣的親戚嘲諷說,山東官員,一觸即崩為上勇,聞風而逃為中勇,望風而逃為下勇。而下勇絕多,上勇罕有。三千營硬是因為山東官員無能,被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朱純臣的一番話,讓崇禎和眾臣工無不面色一變,其實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但是總覺著不便揭破,現在朱純臣硬是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讓所有見得光、見不得光的事情都赤條條的暴露出來,一時間所有人都覺著非常難堪。

當然,最難堪的還是剛才彈劾李守漢的一幫御史,不過既然已經到這份上,也只能死硬到底了。

“陛下,臣從三千營家書中得知,寧遠伯所部將士,為力保濟南平安無事,晝夜行軍,硬是以數萬步卒搶在建奴賊騎之前趕到。三千營兵士,數日夜不曾下馬離鞍,狂奔數百里直驅濟南。若是沒有寧遠伯麾下將士和京營兵馬如此奮勇戮力王事,只怕濟南又要淪於腥羶!”

“陛下,休聽成國公一面之詞,京營多是他的親戚故友,這些人跟著李守漢撈了好處,當然向著李守漢說話。山東官員當然有守城不力之責,但是究其根本,還是李守漢舉措不當,以致阿巴泰縱橫山東,如入無人之境。”

這一下不亞於捅了馬蜂窩,勳貴的佇列之中立刻嗡嗡嗡的一片議論聲發出。

“寧遠伯舉措不當其他人舉措就當了?王公弼守禦濟南可曾有隻言片語的方略?對策?!”

“遼賊之前三次入寇,哪次不是如入無人之境?是不是其他領軍之將都該治罪?”

“當年袁賊崇煥蠱惑聖聰,大言五年平遼,舉薦袁賊的,可曾受到一絲一毫的懲處?左崑山劫掠州縣,屠戮良民,見賊疾走,養寇自重,舉薦此人的,可曾受到懲處?”

“說京營拿了好處?最大的好處是皇上得到了一支能夠戰敗遼賊的精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