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歌猛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歌猛進 (1 / 3)

“傳旨!日後見了馬科所部官兵將佐,有殺無赦!”

廣寧城如今是一座大兵營。從城池之中到城北,到處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清軍營寨。城池之中,純黃旗號,鑲邊黃色龍纛旗,純白黑龍旗號,白色鑲紅旗號,純紅黃龍旗號,紅色鑲白旗號……各旗幟密密麻麻,迎風飄舞。從廣寧城出來向北蔓延數十百里的營寨中,盡是清軍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鑲紅旗等六旗滿洲大軍和附屬這些大軍的八旗蒙古、八旗漢軍部隊。。

在廣寧城中,清兵密密麻麻的營帳中,一個格外巨大的營盤,被如同眾星捧月一般緊密護衛著一個巨大的火炎金頂牛皮製成的豪華大帳,大帳前,有幾百名葛布什賢營兵跨刀持槍在那裡站班,大帳的周圍,樹立著十餘杆巨大的織金龍纛。周邊護衛的,盡是精銳的巴牙喇營戰士。

這些往日裡驕橫異常的巴牙喇營戰兵和葛布什賢營戰兵,雖然仍舊挺胸昂頭努力做出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來,但是眉目五官之中卻是一副垂頭喪氣的神情。

這個分為內外兩重大帳帳中,滿帳都跪著身著鎏金盔甲的清將,先前這裡傳出一陣憤怒的呼喝。距離大帳稍微遠一些的所在,幾十根木杆上,掛著幾十顆血淋淋的人頭,觀其辮髮,卻盡是清軍中的首級。

這些是廣寧往瀋陽官道上沿途駐軍的頭目。因為被明軍潛入進來,快進快出的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將黃太吉的寵妃海蘭珠劫走,被黃太吉盛怒之下斬首。

“若是他們的目的不是在宸妃,而是要截斷我們的退路,斷了我們的糧道呢?”黃太吉的一句話,讓企圖給這些八旗軍官求情的各個旗主王爺無話可說。兩軍對壘的要命時刻,卻被明軍潛了進來大隊人馬,這些奴才們居然還毫不察覺,直到有人身負重傷從西平堡附近逃回來報信,清軍這才如夢方醒。

大戰之中,自己的軍隊卻如此懈怠,如何不令黃太吉盛怒?何況,這群潛進來的蠻子,將數百名巴牙喇兵和葛布什賢營兵一舉全殲,劫走了海蘭珠。以黃太吉對明軍戰鬥力的瞭解,非有兩倍以上的部隊不可能同八旗兵作戰,沒有五倍以上的兵力不可能消滅這數百人的精銳親軍。可是,能夠悄無聲息的將數千人偷運到自己的側後方,明軍的目的,難道只是為了劫走一個女人?

為了搞清這支可怕的明軍的番號、目的,以及自己妃子的下落,黃太吉發動了手中的全部情報偵察力量,要不惜一切代價搞清楚。

還好,無數的斥候、哨騎被撒了出去,十幾個平日裡捨不得使用的內線細作也被緊急啟用,更有往來於兩軍之間做些見不得光的生意的商人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作用。

這是一支為數應該在千人上下的明軍隊伍,所部都是騎兵。

最先從在西平堡之中發現的鍋灶和輜重,黃太吉知道了這支軍隊的規模。

“皇上!為首的是蠻子的模範旅和馬科!”

一個傷重昏迷的葛布什賢營兵清醒過來第一句話就是揭穿了敵人的身份和番號。

接著,又有訊息傳來,在三汊河口,有人發現了大船停泊過的痕跡。

這一點更是嚇得黃太吉和他手下的旗主王爺們快要尿了!

明軍水師能夠將這些軍隊運到三汊河口,佔領西平堡,就能運輸更多的軍隊從側後切斷清軍的後路。之前那些對黃太吉調多爾袞去防備可能到來的明軍援軍有些不以為然的旗主貴族們,此時卻在心裡暗自稱讚皇上的英明和先見之明。他們眾口一詞的要求黃太吉做出部署調整,將一部分兵力調去防禦海邊。

還不曾來得及做出部署調整,已經有關於宸妃的訊息被山西商人從遼東明軍陣營之中打聽出來。

這顆海蘭珠,在馬科逃回明軍大營的海船上,被他手下的家丁親兵排隊輪了大米。還不曾等到船隻到岸,便已經香消玉殞。

面對著前來傳話,試圖以重金高價贖回海蘭珠的中間人,馬科意得志滿的抹抹嘴上的鬍子,“海蘭珠?咱老子已經讓一群精壯漢子把她弄得欲仙欲死的上了西天見佛祖去了。告訴黃太吉一聲,把他的其他老婆也準備好,咱老馬準備到瀋陽去,好好的安慰一下他的那些老婆!”

隨同海蘭珠死於馬科之手的訊息一道回到黃太吉面前的,還有馬科做的一首七絕。“縱馬生擒海蘭珠,海上重現嘗後圖。他日收復瀋陽衛,才是男兒大丈夫!”

不過,馬科也算是講究道義的人物,在收了中間人一萬銀元、五千兩金砂和二十顆大東珠、一百張上等貂皮之後,將海蘭珠的屍首交給來人帶回。

看著被蹂躪的不成人形的海蘭珠,黃太吉含恨傳旨給八旗各部,從此與馬科所部便是不死不休的仇敵!

“我等若是戰敗了,今日宸妃的下場,便是明日我等妻小的下場!”見八旗旗主貝勒王爺等人各個都是面帶憤懣,黃太吉立刻趁熱打鐵,將戰敗之後的下場用這活生生的事實給眾人上了一課。

“殺光尼堪!”

“大清必勝!”

“殺光尼堪!”

這群遼東反賊頭目們立刻為了自己的利益,跳起來振臂高呼,要用明軍的鮮血和生命來洗刷今日的恥辱,另外,保護好自己府中的大小福晉和女奴。不過,這群傢伙似乎選擇性的遺忘了,當初他們攻破了城池之後,對待城中的子女玉帛是如何處置的?淫掠屠戮燒殺之慘烈,遠遠超過今日馬科的作為。只不過,當初他們是施暴者,今日卻變成了受虐者,這其中的差距,又是豈能以道里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