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 (1 / 2)

站在乳峰山上觀戰的滿蒙親貴們,一個個心驚膽寒。

兩軍接戰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三順王的火器營便被打得垮了下來,近萬人的軍隊潰不成軍,被從兩翼衝上來的吳三桂軍騎兵從旁衝擊,將潰退的軍隊截為兩段。

瞅準了漢軍旗潰散的時機,吳三桂同吳標派在他身旁的聯絡官商議了幾句,當即立斷的下令,手下的兩千騎兵全數壓上,將潰退的孔有德所部由南向北截為兩段,將其分割包圍之後,全力阻隔包圍圈內的漢軍旗突圍,同時,阻擊前來救援的建奴八旗兵馬。

“請將軍轉告宗兄,包圍圈內的這群狗賊便交由貴軍,若有奴騎前來,便有我部處置!”

豪氣勃發的吳三桂,從靴筒之中將一把竹籤子盡數丟向半空之中,“孩兒們,隨我上!”

今天這一仗,有勝無敗,模範旅已經將奴騎的氣勢打了下去,此時不出全力,如何在眾人面前,特別是幾位大人面前顯現出自己的本事?豈不是風頭都被吳標奪去?

一聲令下,吳三桂的騎兵家丁們口中發出陣陣呼嘯和怪叫,各自策馬跟隨主帥向潰退的漢軍旗衝殺。

吳三桂帶兵雖然軍紀嚴酷,但是卻並不寡恩,相反,同手下的軍兵相處的關係都不錯,所以,不論是家丁也好,普通營兵也好,吳三桂能夠做到得士之死力。

今天,養兵的效果便看到了!

善於公關待人接物是一回事,御下寬厚是一回事,但是,這並不能掩蓋吳三桂作為遼西將門之中佼佼者的驕傲,從內心深處來說,他的傲氣不比任何一個世家子弟來得差。

在京師時,他也曾經在應酬場合見到過李家的幾個公子,每當看到李華宇們神氣活現的樣子,他心裡就不舒服。憑什麼?大家都是靠著老子才能夠登堂入室,當年自己五十三騎家丁闖陣救父揚名天下的時候,你們李家這幾個小子還不知道在哪呢!一朝得志便猖狂,真是看不順眼。

不過,靜下心來,便是心態平和了許多。李家同他吳家、祖家一樣,都是因為手裡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一塊重要或者富庶的地盤,才能在朝堂之中立足,所以,不管怎麼樣,手中有一支軍隊,一支聽從自己號令能打硬仗、打勝仗的精兵,才是最要緊的!今天,就是要在督師大人面前顯顯威風!也讓同僚們看看,遼東軍中,唯有關寧軍能戰!關寧軍中,唯我寧遠軍能戰!

他的騎兵開始緩緩提升速度,由金蓮碎步,變成小步快走,接著變成了慢跑,轉眼間成了疾馳。三里,二里,不到二三百步,在潰兵眼裡他們的衣甲馬匹都看得越發清楚。

如洩了堤了潮水般,數千明軍騎兵,旗幟如雲蹄聲如雷,在乳峰山腳下清軍陣地前快速湧來。

轉眼間,兩股騎兵的洪流便在乳峰山腳下迅速交匯,向著對方的來路猛撲過去,鐵蹄之下,滿是潰兵的血肉和腦漿。

“衝過去!不要顧及首級!”

吳三桂一面揮動手中馬槊快速攢刺將阻擋道路的潰兵刺死,一邊大聲叫喊督促手下家丁隊官不要與小股潰兵糾纏,迅速完成合圍之勢才是要緊。

一些潰散的漢軍旗火銃兵見前方無路逃走無望,索性將腰間套筒刺刀取下,在銃管上一套一擰,將火銃變成一支短矛,狂叫著回頭,準備與追殺的明軍騎兵拼命。

不過便是拿破崙和威靈頓的那個時代,火槍的運用戰術已經十分成熟,步兵若是想要在平原地帶對付騎兵,也只能結成方陣,依靠集體的力量進行防禦。零散的步兵如果不能結成軍陣,如何是騎兵的對手?

何況這些火銃兵幾時訓練過用火銃銃刺來進行白刃戰?用手中的刺刀來對付疾馳而來的騎兵?火銃兵以零散狀態來對戰求戰求勝心切的吳三桂騎兵,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死路一條。

一個個家丁騎兵隊,從這些潰兵身旁掠過,不斷投來標槍,甩來飛劍闊刀,間或會有幾聲火銃聲響起,那是使用三眼銃的騎兵點燃了藥鍋,用三眼銃將潰兵之中最強悍的人轟殺斃命。

吳三桂策馬向前,幾十名忠心家丁緊隨其後,一名旗手高高舉起他的吳字,在潰兵隊伍之中往來衝突。隨後五十騎為一隊的家丁騎兵,在漢軍旗潰兵隊伍之中迎面衝來,將他們撞翻在地,用馬蹄踩踏,使用他們的馬刀長槍,將他們一一砍翻刺死。

他們直接越過大股潰兵,到達可能抵抗的人群之外。重新將剛才的一幕上演,用三眼銃標槍飛刀利斧長槍將大隊潰兵變成小股。

“王爺快走!”

孔有德等人在幾十個巴雅喇兵的護衛之下,跳上戰馬奮力衝殺,總算是逃出吳三桂騎兵的包圍圈。

驚魂未定的孔有德勒住馬頭,返回頭去回望剛才的戰場,那裡已經成了兩位吳將軍的樂園。

寧遠軍的騎兵除了團團騎射,甚至還下馬步戰,揮舞著手中的喪門槍和絕戶刀,不斷在只有銃刺的漢軍旗隊伍中往來衝殺,將人群撕扯開一個個口子,分割成一個個小塊之後,最後再以重甲騎兵衝擊。使這些漢軍旗絕了向西面乳峰山陣地逃竄的希望,轉頭重新化為潰兵,向南或者向東,一頭撞進吳標的那些長槍兵的天羅地網之中。

兩位吳將軍漸漸形成了默契,吳三桂分出了八九百重甲騎兵,專門負責將潰兵往吳標那些長槍兵方向成群結隊的驅趕,如同獵手圍獵一樣,不斷四下阻擊,發起一輪輪衝殺包抄,將這些獵物往大網之中驅趕。

沿著由東向西,拉開了一個南北長約二三里長的大網,模範旅的一千多長槍兵,挺著喪門槍不停的左右攢刺。模範旅的兵馬,訓練方式脫胎於南粵軍,長槍兵只練一個動作,前進直刺,每次練習刺出五百次,每天操練至少四次。每天兩千次的前進直刺練習下來,這些長槍兵早已將這個動作和吃飯走路睡覺一樣嫻熟。此時用來對付那些潰散的散兵遊勇最是恰當不過。

三五個長槍兵為一組,互相交替掩護,挺矛便刺。一衝一刺,專往漢軍旗潰兵雙眼,咽喉,心口等要害部位招呼,悍勇而不怕死,對上他們,所以氣勢上就輸了三分。

他們陣列的配合,更是嫻熟無比,總能巧妙-的形成以多打少局面,隊友的救援接應,更是準確及時,他們一個個倒品字形,小三才陣似的佇列,如狂飆橫掃。手中只有一杆火銃,上面的銃刺遠遠不及長槍,很多漢軍火銃兵,一個照面下來,便被被刺倒在地,長槍兵們也不管割去首級之事,直管繼續挺槍上前,尋找下一個宰殺目標。

砍下人頭,剝去衣甲,收集漢軍火銃的事情,則是由那些刀盾兵監押著數百名輔兵雜役進行,這些雜役,大多都是在四川剿滅搖黃十三家時的俘虜,從中選拔精壯作為營中的輔兵,若是表現的好,自然會有機會補充到營中做戰兵。

長槍兵手中的長槍便如同一把巨大掃帚一般,在狹長的戰場上打掃,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掃進垃圾堆之中。一千多的長槍兵三五人為一組,形成了二百多個小陣型,既密集又疏散。在這人群之中,幾個粵籍老兵做為伍長,給手下的弟兄們做主心骨和榜樣。一個肩頭上還在流血的伍長,不顧身上的傷勢痛楚,口中瘋狂咒罵著,挺著自己的長槍,猛地向前一個突刺,長長的銳利尖刺從咽喉刺出,將一個身穿壯達服色的漢軍旗小軍官釘在了滿是鮮血的土地上。

一個漢軍旗火銃兵想來是那壯大手下的,見頭目口中不停的向外噴吐著血沫子,不由得嚎哭連連,丟下手中的火銃連滾帶爬便要逃跑,被那伍長朝身後的兩個長槍兵一努嘴,隨後的二人快步趕上,朝他後心猛刺數下,在他淒厲的嚎叫中,一直將他刺倒,尖銳的長槍拔出,數道血箭噴射而出。

在他們兩側,同樣的小隊伍沿著一條看不見的進攻線路,一路小跑追殺過來,幾十根滴血長槍密密向前探出,有如毒蛇吐出的鮮紅信子。

他們狂飆突進,前陣的漢軍們己經完全潰敗,不論普通火銃兵還是各級軍官,所遇到的皆是驚叫奔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