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四十章 稅改風波(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章 稅改風波(六) (2 / 3)

“不過,不算不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光是繳獲的這個書辦的金銀就有四十餘萬元,還都是咱們的南中銀元!孃的!一個戶書就能夠有這麼多的私財!”

“吳旅長,你有所不知,這些州縣衙門的書辦等職務,大多是父子相傳的世襲職務,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很多內情卻是都裝在他們的腦袋裡,從不行諸於文字。很多人只怕是從國朝之初便擔任書辦之職了,數代的積累下來,有幾十萬的身家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此人有如此多的金銀,倒是令本撫有些汗顏。”姜一泓有些尷尬的朝著吳六奇笑了笑,他手下的地方官吏出了這樣的人物,他臉上自然沒有光彩。

有人領路事情就好辦。在那十幾個企圖戴罪立功,儘快洗脫自己身上干係的徒弟和幫兇的全力幫助下,洪易林很快便破解了東莞縣的魚鱗冊頁和浮收濫收的賬本。

當下,洪易林便從中將他手中的那十五個典型的根據新稅則應繳錢糧稅收的數字,和之前數年甚至數十年來他們繳納的錢糧數字命人抄出,然後書寫成佈告,在縣城四門和各處鄉鎮之中張貼。最為兇狠的一招。洪易林還在佈告的後面附上了這麼一段文字。

“這個洪易林,他把別人飛灑他選出來的這十五個人頭上的錢糧稅賦,數目也抄寫在上頭,讓四鄉百姓知道,他們頭上的皇糧國稅是給什麼人揹著的!”吳六奇臉上泛著興奮的紅光,看得出來,他對於那些紳士們如今的窘迫情形很是得意。

“哦!上面標明瞭給誰家揹著的這些稅賦了嗎?”守漢對於洪易林這天才般的一手也頗為感興趣。要是上面清清楚楚的寫明瞭平頭百姓給那些監生、生員們交著本應該屬於他們繳納的稅賦錢糧的話,情緒勢必會被進一步的激發出來。

這樣一來,不管是推行義務教育,還是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攤丁入畝等政策,所遇到的阻力都會小得多。

“那倒沒有,洪易林估計也是擔心那群狗孃養的狗急跳牆鬧起更大的亂子來,只是在佈告上用某某堂的堂號替代,並沒有指名道姓。不過四鄉百姓的眼睛都亮的很,一看堂號幾個字,再看看附近的田地坐落所在,大概其的也能夠猜出來這個某某堂是哪家仕紳!”

有理有利有節,一方面敲打了那些還在心存僥倖的仕紳,一方面給他們留有餘地。洪易林對於事情的節奏、火候的把握,令守漢很是滿意。

“洪知縣這麼做給各地的紳士們留下了些顏面,下官在這裡代他們向主公拜謝!”姜一泓也是暗自出了一口氣,如果洪易林當真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將這份賬本徹底的公開了,那各處的百姓不大罵仕紳是賊才怪呢!

這邊姜一泓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眼前這位主公打算下一步該如何用雷霆霹靂手段推行自己的稅賦制度,那邊吳六奇眼睛一眨不眨的的盯著在書房裡來回踱步的守漢。

終於,守漢停住了自己的步伐。

“鐵丐,你的部隊如今士氣如何?”

“兄弟們立功之心高漲,求主公給個機會!”

“好!你帶著你的第一混成旅,我再下令命令駐守江門、番禺、江門、花縣、寶安等處的警備二旅、警備四旅歸你調遣,你現在就開始調動人馬,將各處駐防的廣東各鎮各協兵馬進行強行點驗,有抗拒點驗之人,立刻繳械!”

守漢的這一手,目的性很明確,要先解決了各處的舊有官軍,防止他們與各處官紳一道作亂。

耳中聽得吳六奇有些興奮的大聲領命,不由得姜一泓心中一陣陣的苦笑,以兩廣官兵的那種腐敗無力的營兵戰鬥力,如何能夠對付得了如狼似虎的三個旅的南粵軍?更何況,領頭的主帥是在廣東威名赫赫的鐵丐吳六奇?

只怕吳六奇的旗號出現在廣東各鎮軍營的大門外,營中的軍兵便是連動也不敢動了!

姜一泓與吳六奇二人各自領命起身離去,在守漢行轅的二門之內,外表粗豪內心精明的吳六奇見姜一泓一副憂心忡忡心不在焉的樣子,心中登時雪亮,他明白得很,姜一泓如今正是處在兩難的選擇上。

一是徹底倒向李守漢為首的南粵軍體系,將自己的身家性命窮通富貴都交給這個體系。但是這樣一來勢必要拿整個廣東的讀書人和在鄉紳士們的利益做個投名狀,如此這般一來,便要與整個廣東的紳士們成為仇敵了,這百年之後,只怕自己會在史書上被這些人罵的狗屁不是了。

可是如果不能與南粵軍沆瀣一氣的話,那自己的下場怕是更慘!

“姜大人,何故面帶愁容?”

吳六奇雖然是武將,但是政治敏感性和直覺要比姜一泓這種文人出身的官員強得多,否則也不會在廣東一坐便是多年,子孫幾代人都是總兵副將之類的人物。

“唉!吳將軍,爵帥這一番熱切之心,固然是為國考慮,增加賦稅與民休息。但是,這官場之中,士林之中,利益盤根錯節,同鄉、同年、同門,地方上又有同宗、同族、姻親,這如何能夠將爵帥的意圖貫徹下去?”

“姜大人!這就是你們這些讀書人的毛病了!凡事總是想得太多!你看洪易林,區區的一個工作隊長,便能夠東莞搞得天翻地覆,那些縉紳之家,豪強大戶又有誰敢說什麼?他們若是敢造次,不用主公出兵,只怕東莞的百姓便能衝進他們的深宅大院,討回自己數十年來被搜刮走的財物利息!”

聽了吳六奇的這番殺氣騰騰的語言,不由得姜一泓後背一陣寒意,本來就溼透了的內衣越發的感覺寒冷。

對於老百姓的作用、力量,這些讀書人雖然向來都是做出一副蔑視的態度,但是內心之中卻是十分的恐懼,他們的聖人之一主張清靜無為的老子不是早就教誨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百姓連死都不怕,你怎麼用死亡來威脅他?如果這個時候讓老百姓知道他們能夠透過這種顛覆原有秩序的行動獲取巨大的物質利益,你看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

那可就成了著名的英明神武的明君唐太宗的話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