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方!北方!(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方!北方!(四) (1 / 3)

入夜,整個瀋陽城變得燈火闌珊,那些辛勞了一天的奴隸們,慶幸著自己又掙扎了一天。

而在各處建奴官員、貴族的府邸、官衙之中,卻是燈火通明。

黃太吉在今日早朝時頒旨,對鑄造火炮、打製火銃有功之人紛紛大加賞賜。或是提升官職,或是賞賜金銀,就連建議編練火銃兵的多爾袞,都賞銀一萬元。

不過,黃太吉大加賞賜是一回事,卻也對馬光遠等人嚴加申斥了一番。

“爾等所仿造之南蠻銃,早已強過明軍之中火繩銃不知多少。可在八旗各部試行推廣。然爾等所制之彈簧,較之南蠻所用之鋼片彈簧,仍舊有所不足!爾等回去之後,無比要製造出更加精良的鋼片彈簧,使得扣擊時力道更強,減少啞火率,最終與火繩銃齊平。”

陳板大等人制造的彈簧,大多數是用銅絲和熟鐵製成,皆因為遼東反賊手中缺少鋼,所以無法完成用鋼片製造彈簧。這個啞火率的問題,在黃太吉親自率領葛布什賢超哈營兵士進行火銃射擊時暴露無疑。

但是黃太吉也清楚,畢竟燧發槍提高發火率不是簡單的事情,火門的接觸形狀,火藥的燃燒速度,燧石片與火鐮的摩擦等等,都需要反覆的研究,特別對擊砧與板機聯動的鋼材要求非常之高。

因為燧發槍不比火繩槍,是用火石打動火花點燃火藥,火星要冒起,需要很強的力道,這要求聯動的彈簧鋼片非常精良,否則那種啞火率足以讓人抓狂,還不如使用火繩槍。

在歐洲國家,早在十七世紀初期,法國人已經設計出燧發槍,但因為成本還有啞火率等多方面問題,一直到十七世紀中後期,才有一支全部裝備燧發槍的海軍陸戰隊,大規模換裝,甚至要到十八世紀初期。

英國人也是如此,一直到1645年,克倫威爾訓練英國新軍,才有兩個連裝備燧發槍,瑞典國裝備一段時間燧發槍,旋即撤換,又換成火繩槍,也是這些方面的問題。(所以,那些上來就給自己部隊裝備米尼槍的穿越者,真的不曉得他們是如何完成的。)

不過,比較起火繩槍來,燧發槍的優勢也是明顯的。別的不說,使用火繩槍,若想近距離射擊,又想銃兵列陣迎敵,那是不可能的,一般是陷入混戰,銃兵們拔出腰刀,與敵搏鬥,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肉搏兵,通常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但是若是採用燧發槍,再配上銃劍,無疑火銃兵是可以成為肉搏戰的先頭部隊,南粵軍那群蠻子不就是打完兩輪齊射後全軍銃刺突擊?

所以,黃太吉才急於在與明軍薊遼督師洪承疇所部進行決戰之前,將八旗軍隊之中的火器數量和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朕手中至少要有一萬火銃兵!八旗各位旗主王爺手裡也要有至少兩千人!”

這樣的比例,無疑黃太吉的實力又得到了一次暴漲,他自己手裡有一萬火銃兵,就算是他自己親領的兩黃旗沒有一個火銃兵,加上他兒子豪格的正藍旗,他們父子手中便有了一萬二千火銃兵,其餘五個旗也不過一萬人。這樣懸殊的分配比例令多鐸臉色為之一變。

“陳板大,你是朕的奴才之中最善於製造火器的。你為何不發一言?”

新近成為漢軍正黃旗的陳板大,急忙跪倒在地,“奴才不敢!奴才只是在計算,打造皇上所說的這些火銃兵,需要至少二萬五千只火銃方可敷用。而打造一杆火銃,僅僅一根銃管,便需要上好熟鐵十餘斤。這還不算那些不能使用的廢品。如此一來,我大清短時間內若是要打造二萬五千只火銃,僅僅銃管一項至少要三五十萬斤好鐵!”

“而眼下我大清一面要鑄造火炮,一面要打造各旗將士所用之盔甲兵器,鐵料之耗費已經十分浩大,若是再行打製這些火銃,奴才只怕,鐵料一時接濟不上!”

以五斤熟鐵練成一斤精鐵計,一門火銃需要七斤精鐵,一百門火銃至少需要熟鐵四千斤,兩萬門就是八十萬斤。還有鐵甲,一副鐵甲需要精鐵三十多斤,雖然可以透過山西商人從明軍那裡購買到一些南蠻盔甲,但是畢竟是杯水車薪,黃太吉不敢完全指望購買,裝備他的八旗鐵騎,還是要立足於自己動手。

“精良之銃炮等火器,實是制霸天下利器。明軍的車營,往往可以擋住我大清鐵騎,然卻擋不住大炮。昔日渾河之戰,明軍浙兵戰力出眾,我鐵騎不得入,然我大清不是同樣使用大炮轟開其陣型?血肉之軀,實不能與炮子相比!”

“至於鐵料之事,此事易矣!禮親王!”

黃太吉看到在親王隊伍之中位列在最前面的禮親王代善,這個老傢伙自從碩託被黃太吉下旨任命為鑲紅旗旗主王爺後,他的實力無形之中削減了一半。但是,黃太吉猶嫌不足。

“朕命你督辦此事。鐵料不足,便命人多設洪爐冶煉,礦石不足,便命人入山開採。一應所需錢糧,朕不吝撥給。但你務必要將此事給朕辦得妥妥帖帖!”

實力大不如前的代善,在黃太吉眼中便是落魄的鳳凰,說話也不如之前那般客氣,完全是呵斥奴才的腔調。

“皇上!奴才有事啟奏!”本著能夠給代善添堵就絕對不會放過這樣機會的出發點,多爾袞出班跪倒在黃太吉的御座前。

“奴才曾經聽聞,南蠻在南中有秘法,一爐可以出數萬斤鋼鐵,所以南蠻軍兵軍器精於天下。山西商人也曾說過,其地鋼鐵之多,超於人之想象。”

“以奴才愚見,不如讓禮親王與山西商人接洽一二,令此輩想法弄來南蠻冶鐵秘技,這樣,我大清便不慮缺少鋼鐵。”

南蠻!又是南蠻!

似乎南蠻那裡永遠都有著奇蹟在不斷的發生,從那海一樣的糧米、油鹽,到精良堅固的盔甲刀槍,一畝土地可以出產數千斤牧草的種子,而如今又有了一爐子可以出產數萬斤鋼鐵的秘法,這些南蠻,他們的頭腦是和那些在寧遠、錦州的傢伙一樣的嗎?

豪格、濟爾哈郎等人開始有些對那遙遠的土地開始嚮往了。

“南蠻,又是南蠻!”

黃太吉開始在口中喃喃自語了。

這幾年,他直接或者間接的從南中也獲得了不少物資,有些是軍國大計所必須的物資,比如說糧食、兵器、鋼鐵,布匹,也有不少是各級官員、貴族們需要的香料、瓷器、絲綢等物。更透過用皮毛等遼東特產的貿易從鄭芝龍手中獲得了數十萬石糧米,讓他將春荒順利的度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