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又一隊黃太吉親軍中的葛布什賢超哈策馬衝過,肥壯的戰馬上,這些彪悍蠻野的兵士俱都是鐵甲黑纓,背後揹著強弓利箭。腰間懸著長刀,手中擎著長槍大戟,個個軍容嚴整,威風十足。他們的馬蹄蹄聲敲擊在地上,一片隆隆作響。彷彿一道洪流滾滾而來。
葛布什賢超哈營,是遼東反賊之中最精銳最驍勇的戰士,每個牛錄不過選取二人。算得上是黃太吉的心尖子,只有他這個大清國皇帝才有權力動用這支兵馬。隨著葛布什賢超哈營的到來,渾河岸邊、從瀋陽出城的官道附近的包衣阿哈、閒雜人等早被趕得遠遠的,騎兵儀仗過來,只敢遠遠的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一隊隊的葛布什賢超哈營衝過去之後,終於,大隊的鹵簿儀仗出現了。此番他出郊大閱,擺的便是從大明會典禮制中學來的排場禮儀之中的大駕鹵簿。
不算最前面做先導的葛布什賢超哈戰士,光儀仗人數就有上千人之多,各樣的車駕,各樣的鼓樂隨行。再各樣的五色金龍旗,風旗、雨旗、宿旗等過完。又是無數的團扇,黃扇,方扇,孔雀扇等等等等。然後又是黃蓋,紫芝蓋,翠華蓋,九龍曲柄黃蓋,看上去有如一朵朵巨大的蘑菇。還有什麼金交椅,金瓶,金盥盤,金痰盂等等。這些東西走完,便是浩浩蕩蕩的佩刀大臣與儀刀侍衛。
儀仗的中間,出現了皇太極的五色華蓋。
高有兩丈,方圓亦是接近兩丈的紫色傘蓋上,繡滿各樣的蓮花、靈芝、菊花、梅花諸花,傘蓋上懸著無數的銀質風鈴,被秋風吹拂,動聽悅耳的鈴聲不時響起。
傘蓋下,黃太吉端然穩坐在他的愛馬上,眯起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比起幾個月的春季來此時,他又胖了一些。
錦袍披風下,一套打磨保養的光潔如新的南蠻甲,襯托這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威風十足,絲毫沒有蠢笨愚鈍的感覺。
三月裡,多爾袞將劫掠來的人口武器財貨如數上交,更有鄭芝虎和山西商人在寧遠城附近與他們交易而來的大批糧食,讓滿清八旗順利的渡過了春荒,雖然糧價依舊在二三十兩銀子一石,但是最起碼,比起去年、前年四五十兩一石還買不到糧食,或者只能買到摻雜了無數砂石鼠屎鳥糞的糙強多了。有銀子就可以買到糧食,不至於出現遼東各處餓殍遍野的景象。
入秋之後,從錦州前線和宣大各處,又有山西商人幫助運來了數十萬石糧米,其中大多數是各地軍頭們從自家的軍糧之中倒賣出來。
各地軍鎮盜賣軍糧,那是洪承疇該管的事情,他黃太吉只管給銀子買糧食就是了。
只要銀子給的夠,明國軍官們便是祖宗牌位都敢拿出來賣掉的!這是八旗上下的一致共識。
庫房裡儲備了足夠八旗過冬的糧食,黃太吉這才有心思到這軍器作坊來看部下如何製造火銃,火銃兵的操演效果如何。他的下一個目標可是號稱擁有數萬火銃的薊遼督師洪承疇指揮的十餘萬明軍。自家的火銃不夠精良怎麼與明軍對抗?
在軍器作坊前,一片方圓不下千畝的空地經過用拌著石灰、細沙的黏土構成的三合土分層仔細夯築而成的試炮場上,馬光遠、丁啟明、陳板大、王天相等人衣冠整齊的跪候著黃太吉的車駕。在他們身後不遠處,十門十二磅炮和二千火銃兵排列整齊軍容嚴整的等候著他的校閱。
遠遠的看見了騎在多爾袞繳獲獻上的那匹阿拉伯馬上的黃太吉,馬光遠立刻領著眾人扯開嗓子山呼萬歲,黃太吉讓他們起來,命陳板大在前引領,他要看看鑄炮造銃的現場,道:“火炮鑄造與火銃打製之事如何?”
幾個月下來,陳板大的精神起色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往日蓬頭垢面的樣子煥然一新,一件棉布做表,內裡是玄狐皮的袍子裁減的十分合體,剃得有些發青的頭皮,顯得整個人都十分精神。
陳板大雖然在鑄造火炮打製火銃等軍工生產上算得上是個天才級別的人物,但是在為官之道、世道人心等方面,卻是遲鈍許多,絲毫沒有看到馬光遠和丁啟明二人那幾乎冒出火來的眼睛,只管牽著黃太吉的馬韁繩,一路為他講解。
“回皇上,若鐵料充足,年內三十門仿製紅毛夷人十二磅炮便可鑄成。其炮每具四千斤,用藥五斤,鐵子十斤,載於炮車之上,定能攻摧堅城,壯我國威,比之天聰年‘天佑助威大將軍’更為犀利!”
“至於火銃打製,雖熟手工匠缺乏,且多年來,工匠皆是人自為戰,對於目下所行之法頗為不熟,然臣等己多方督促,懸以重賞,想來年內五千杆可成。”
聽了陳板大的話,再看看沿著渾河岸邊不停的旋轉的數十部水車推動著石磨,晝夜鑽取銃管不停,黃太吉倒也是頗為滿意。
但是,作為君王,必須要有不測之威,才能讓下面這些奴才們心悅誠服誠惶誠恐的做事情。
他口中哼了一聲,表示出了些不滿,令緊隨其後的馬光遠等人心中暗喜。“天聰年間所鑄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炮重達五千斤,用藥八斤,鐵子八斤,同爾等如今所鑄造之炮相比,倒是爾等用了些心思!不過,朕聽聞,同樣的火炮,同樣的炮子,為何南蠻所制之炮要輕巧許多,最是適合行軍作戰攻城破寨?”
黃太吉的話問的也算是切中要害,頗為內行。火炮,除了威力之外更是要考慮機動性,那種放在城頭上號稱一炮能夠糜爛十里的魔炮,可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是能夠隨同八旗兵馬急如暴風驟雨般行軍的火炮,不論是攻城還是野戰,都是需要機動性極強的火炮。
“回皇上,此事臣等也曾百思不得其解,同樣的紅夷大炮,炮子、用藥都相同,卻為何南蠻所制要比我大清輕上許多。不知道此輩鑄炮所用的乃是何種材料。”
此時全世界鑄造火炮,無外乎這麼兩種材料。一是用銅。二是用鐵。歐洲大陸上的各個國家習慣用銅鑄造火炮,而英吉利人則是因為島嶼上缺少銅礦,不得不使用鐵料來鑄造火炮。
而中國同樣是缺少銅礦資源的國家。否則,也不會有用銅鑄造錢幣的事情了。銅料昂貴,不得已使用生鐵鑄炮,為了防止炸膛,便需要加厚炮身,這樣便導致炮身非常沉重,便如此時的紅夷十二磅炮,炮重達四千斤,非常的笨重難行。但是,比起有些明軍中使用的紅夷六磅炮,竟有重達三千斤的,這已經是進步了許多了,雖然照樣不利於隨軍作戰。
“據臣等向南徵明國的各位王爺、將士請教,似乎南蠻軍中所用之炮乃是用所謂九轉鋼製成,此類火炮在錦州與我大清兵對峙之明軍之中尚有不少。臣打算命人前往刺探一二,以求得窺得鑄炮之秘辛於一二。”馬光遠終於在黃太吉的馬屁股後面找到了一個說話的機會,迫不及待的將功勞劃歸到自己的名下。
“臣等也曾經打算購些九轉鋼來鑄造火炮,不知為何,此物熔鍊之後變得極易脆折,不知南蠻是如何鑄造的。且九轉鋼價高難得,臣意以熟鐵試行鑄造。”
放列在試炮場前的十門十二磅炮便是使用熟鐵製成。雖然在眾人心中,熟鐵不能用於鑄造,不過,陳板大等人很是巧妙的採取了打造的工藝。
將鐵條燒熔百鍊,逐漸旋轉成圓。用熟鐵鑄造的火炮,比起用生鐵鑄造的炮炮身重量輕了不少,但是具體能夠節省多少鐵料,卻不是陳板大們此時敢於試驗的,不過,眼前這些炮身薄炮膛寬的火炮,炮身閃著陣陣青光,看上去令人喜愛非常。這種熟鐵造出來的火炮,膛內無比光滑,使炮彈的裝填非常快速。而且沒有炸膛之憂,裝填的炮彈也可以很大。不象生鐵鑄成的火炮,內中多蜂窩澀體,難以鏟磨,炮彈施放緩慢。
拍拍結實堅固的炮身炮架,看了看那用於牽引火炮前進的寬大車輛,用手比量了一番炮口的口徑,黃太吉很是滿意。轉身向陳板大等人發問:“如此火炮,炮子可能夠通用?朕觀此類炮,口徑較為一致,卿等採用何等手段鑄造而成?”
這回,陳板大沒有搶丁啟明的風頭,讓這個被黃太吉等人在軍陣上俘虜過來的前明朝京營副將出來奏對。
“往日匠作坊用失蠟之法鑄炮,天氣若一炎熱,蠟料便不易凝結,往往受季節所限。臣思之易泥型鑄造之法,炮銃泥範四月便可乾透,鑄成將模泥打去便可,不受天氣限制。”
如今看起來這泥範法算是十分原始落後,但是要知道在歐洲,火炮鑄造從十六世紀一直到鴉片戰爭前,都是採用泥範整體模鑄法,或是失蠟法。只有鴉片戰爭後,鏜床車床等機械出現後,才採用車床切削鑄造法。所以,眾多人讚歎不已的龔振麟的鐵模鑄炮法算得上是十分先進了。
黃太吉敲了敲火炮炮身,發出陣陣清脆的響聲,聽那聲音,卻不是熟鐵所發出。仔細觀看,炮身卻是呈現內外兩層。內層是熟鐵製成,外層卻是用生鐵澆築而成!
“陛下英明!此等鑄法,恰是陳備禦所提出!”
陳板大所使用的技法,正是明清兩代廣泛使用的雙層套鑄法,內部使用熟鐵製造,利用熟鐵硬度低但是韌性高的特性,外部則是使用鑄鐵,看好的則是鑄鐵硬度高但是性脆的優勢,二者結合後便成了炮管內韌外剛的局面,極大的改善了鐵炮的機械效能。在同樣壁厚、同樣材料的條件下,身管可承受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