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嗣昌的決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七章 楊嗣昌的決斷 (1 / 2)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時令剛剛進入三月,瑪瑙山被左良玉等人打得大敗,連丟金印、鏤金棒、天賜飛刀、令旗、令箭、卜卦金錢,損失馬、騾、甲仗軍資等數以千計,謀士潘獨鰲、兩個小妾敖氏等人被俘,麾下掃地王等十六名將領陣亡的張獻忠,彷彿一夜之間原地滿血復活。

連克竹溪、竹山、房縣、興山等縣城,把駐守在這一帶的官軍打得落花流水,順手在山民之中擴軍萬餘。西營八大王將水右壩、岔溪、千江河、柯家坪等處戰敗的恥辱一鼓洗滌的乾乾淨淨。兵鋒隱約與此刻正引過天星、整十萬、掃地王等九部人馬西出川東的羅汝才有會合之勢!

三月十一日,曹營遊騎與西營前鋒會合於巫山地面,兩軍正式會師。被秦良玉所部白桿兵打得走投無路的羅汝才,請求歸附張獻忠,意氣風發的張獻忠立刻率領二千老營精銳人馬前去迎接。

二千老營個個有馬有甲不說,竟然是一色的南蠻裝備,其中更有三百餘人背上揹著火銃。看得曹操有些眼熱,過天星等人更是垂涎三尺。

“這不算啥!過些日子稍稍安定下來,找一個鄰近大碼頭的所在駐紮數日,咱老張給你們看咱西營的大炮!”

故作平常,心中卻樂開了花的張獻忠捻著打理的根根見肉的大鬍子同老鄉們吹著牛。

楊嗣昌得到這一連串壞訊息的時候,正在襄陽城中檢視軍紀和城池風物。

為了掩人耳目,剿賊總理楊嗣昌楊大人在家人服侍下脫去官便服,換上一件臨時找來的藍色半舊圓領湖等綠綿袍,腰繫紫色絲線,戴一頂七成新元青貢緞折角巾,前邊綴著一塊長方形輕碧漢玉。這是當時一般讀書人和在野縉紳的普通打扮,在襄陽城中像這樣打扮的人物很多。

只是楊嗣昌原是大家公子出身,少年得志,加上近幾年又做了禮、兵二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位居輔臣,所謂的居移氣養移體,便是在怎麼做平常打扮也不好掩蓋不住長期養成的雍容、尊貴與威重氣派。他自己對著一面大銅鏡看一看,覺得不容易遮掩百姓眼睛,而親信幕僚們更說不妥。

他們在北京時就風聞熊文燦任總理時候,襄陽城內大小官員和地方巨紳都受了張獻忠的賄賂,到處是獻忠的細作和坐探,無從查拿,所以他們很擔心楊嗣昌這樣出去會露出馬腳,萬一遇刺。楊嗣昌隨即換上了僕人楊忠的舊衣帽,把這一套衣帽叫楊忠穿戴。他們悄悄地出了后角門,楊忠在前他在後,好像老僕人跟隨著年輕的主人。楊忠清秀白皙,儀表堂堂,顧盼有神,倒也像是個有身份的人。中軍副將和四名校尉都作商人打扮,暗藏利刃,遠遠地在前後保護。楊忠也暗藏武器。楊嗣昌走過幾條街道,還走近西門看了一陣。他看見街道上人來人往,相當熱鬧。雖然自從他來到後已經在重要街口加派守衛,並有馬步兵了巡邏,但街上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仍很混雜;有一條巷子裡住的幾乎全是妓女,倚門賣俏,同過往的行人擠眉弄眼;城門盤查不嚴,幾乎是隨便任人出進。這一切情形都使楊嗣昌很不滿意。他想,襄陽是剿賊根本重地,竟然如此疏忽大意,剿賊安能成事!?

“大人,襄陽城中這還算好些的。左近各處城池之中,逃兵與降賊雜處,成千論百,同進同出,不知誰是兵誰是賊?如今糧餉不足,各營各鎮都有欠餉數月之久,有很多的京營兵、楚兵因為感覺當兵條件差,趁夜溜走者有之,結夥為盜洗劫村社者有之。大人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同行的中軍副將在回行轅的路上將自己掌握的情形向楊大人做了一個簡短的彙報,算是給襄陽城中的同僚們解了圍。

想想賀人龍、左良玉等鎮軍馬的囂張跋扈,楊嗣昌不禁黯然,草草的解衣就寢,卻是在床榻之上輾轉反側,

天不明楊嗣昌就起了床,把昨晚一位幕僚替他擬的奏疏稿子看了看,又改了幾個宇,才算定稿,只等天明後命書吏謄清,立即拜發。他提起筆來給內閣和兵部的同僚們寫了兩封書信,告訴他們他已經到了襄陽,開始視事,以及他要“剿滅流賊”以報皇上厚恩的決心。他在當時大臣中是以擅長文字出名的,這兩封信寫得短而扼要,文辭洗煉,在軍事上充滿自信和樂觀。寫畢,他把昨天張貼的告示取兩份,打算給兵部和內閣都隨函附去一份。他暗暗想著,懸了一萬銀元如此重大的賞格,也許果然會有人斬張獻忠和李自成二人的首級來獻。

“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往來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無狀。

雲屯雨驟師集,蛇豕奔突奚藏?許爾軍民綁來降,爵賞酬功上上。”

口中吟哦這這首書寫在佈告後面的西江月,楊嗣昌正在得意自己的文字,僕人進來稟報陳贊畫大人有緊要公事來見。楊嗣昌說聲“請”,僕人忙打起簾子,一位姓陳的親信幕僚躬身進來。楊嗣昌自己是一個勤於治事的人,挑選的一些幕僚也都比較勤謹,不敢在早晨睡懶覺。但是幕僚像這樣早來節堂面陳要事,卻使他深感詫異。

“老兄這麼早來……?”

“大人,特為有一件機密大事來面陳!”

“何事?”

“大人,獻賊如此猖獗,如何在瑪瑙山大捷之後迅速死灰復燃,隱隱有燎原之勢,大人可知原因何在?”

“願聞其詳!”

那幕僚向左右看了看,操著一個紹興官話,慢吞吞的拉長了聲音,“學生已經替大人擬好了一個彈劾奏本,請大人過目!”

“陳老兄這是?”

接過那份厚厚的彈劾題本,楊嗣昌不忙於開啟,他想知道這是要彈劾他麾下哪個將領?若是領兵時間久的總兵、副將之類的,只怕這份題本便只能是一份文字了。

“大人可知獻賊如何死灰復燃?便是此人指示部下暗中資助糧草軍器藥物所致!獻賊方可收拾餘燼,裹挾良民,繼續為禍四方!”

陳贊畫的話,說的義正詞嚴,著實嚇了楊嗣昌一大跳。

此事如果是真的,那麼官兵將領資敵通賊,這個罪名不滿門抄斬也差不多了。但是,這一道奏本上去,只怕會逼得該部官兵譁變也是可能的!還是要從長計議才是!

“可有證據?!”

一面開啟那份題本,楊嗣昌用湖南常德口音濃重的官話詢問陳贊畫。

“有!有被俘賊人的口供,還有宜城等處官軍的證詞!另有我軍繳獲的刀槍盔甲等物在!”

“等等!宜城?那不是吳標的模範旅駐地?老兄的意思是說吳標同賊人有私下往來?!”楊嗣昌保養的十分優雅的臉上霎時滿是青黑之氣,他對眼前這個陳贊畫起了殺機。

吳標是他和崇禎、王德化、王承恩等人費了天大的心思才從李守漢手中挖牆腳弄來的隊伍,又與崇禎、司禮監的各位太監們好一番鬥智鬥勇才將這支精兵弄到了自己麾下用來震懾那群驕兵悍將們,這廝卻來說宜城官兵通賊?

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陝西兵通賊還有些鄉里情誼,左良玉通賊因為他部下降賊甚多,吳標所部都是廣東人,如何與陝西流賊有勾結?!

“大人,李某人指使手下商人,貪圖蠅頭小利,竟然以糧草軍械輜重出售與獻賊,致使大人的剿賊方略功虧一簣,令獻賊逆勢重張,此等罪行,如何不該稟明天子,明正典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