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三百五十一章 殺嶽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一章 殺嶽託! (1 / 4)

“敗了!敗了!”

剛剛領著四個牛錄和自己的巴牙喇兵從玄都觀前衝下山坡,準備督率那裡的正白旗、鑲白旗包衣牛錄向前猛攻,阿巴泰就見東西兩翼本來負責向南蠻進行包抄,防止南蠻戰敗後潰退入城的蒙古八旗,如同潮水一般潰敗下來。

在他們後面,氣勢洶洶的南中軍騎兵一路追殺而來,不斷將掉隊落單的騎兵斬落馬下。

三十年風水輪流轉。南中軍騎兵採取的戰術同之前滿蒙騎兵用來對付明軍的戰術如出一轍。那就是將最有抵抗意志的部分摧毀,打掉絕大多數人的抵抗意志,驅趕著人群馬群朝著友軍的隊形衝擊,然後將一個個本來可能形成抵抗的陣型沖垮,加入到潰敗的大潮之中。

黃一山和炎龍引領著槍騎兵不斷的將幾十騎規模的蒙古騎兵用長槍衝散,交給後面的輕騎兵再用馬刀收拾一番,而後由錦衣衛、三千營官兵組成的遊騎兵衝上來負責收割人頭。

三組不同的騎兵配合越來越熟練默契。

黃一山將長槍的皮繩斜斜的跨在肩膀上,用右肩膀將長槍牢牢地夾在腋下。這個動作令他和周圍的槍騎兵們在基本與馬頭平行然後略低些的位置上擁有了一道長槍組成的利爪。

不停的將蒙古騎兵用巨大的衝擊力迎面挑下馬來。

漸漸的,對面的蒙古騎兵已經沒有了十騎以上的隊伍了,所有的人都在哭喊著一路向前狂奔。之前只是以為這些南中軍的火銃大炮是惡魔,如今卻悲哀的發現,他們的騎兵更是大家的噩夢!

所謂兵敗如山倒,就是這麼回事。

以整擊散,以寡凌眾。黃一山這個騎兵旅長不停的揮動手中的長槍,用指揮旗和大聲呼喊命令部隊保持隊形,保持對那些潰退的蒙古騎兵的區域性絕對優勢。

南中軍用黃豆雞蛋精鹽和上好的馬草餵養戰馬的效果顯現了出來。長時間高強度的賓士,令那些蒙古馬口吐白沫,或是不住的喘著粗氣,速度逐漸降了下來,而追擊而來的南中軍戰馬卻依舊體力充沛速度不減。

戰馬體力上的優勢彌補了數量上的不足,南中軍騎兵往來馳突,圍追截殺,造成三面皆有敵軍的視覺錯誤,似乎可以逃跑求生的去處只有一個方向。

那些蒙古騎兵們擁擠混雜在一處,大大減慢各人的奔跑速度。眾多人,亂哄哄擠作一團,全然沒有了旗主、牛錄章京、甲喇章京的身份,大家只是亂哄哄朝前狂奔。只要有人不慎從馬上跌落,立時被無數的馬蹄踩踏,短暫的幾聲嚎叫後被活活踩成肉泥。

沒人顧得上他們,各人各顧自己逃跑,特別在背後和左右不斷有南中軍騎兵掩殺包抄的情況下。

在他們身後,時不時有南中軍騎兵衝上來驅趕,只要他們逃得稍慢,便有騎兵策馬衝來,將他們踏死在地,被馬刀砍死。

快逃!

逃到大隊人馬當中去!到了本陣之中我們就安全了!

這幾乎成了東西兩翼二千多蒙古騎兵的共同看法。

於是,在蒙古騎兵當中展開了一場速度競賽。不是與南中軍的追兵比速度,而是蒙古人之間比速度!只要比方才的同袍跑得快些就可以了!

恐懼和求生慾望催使之下,蒙古八旗兵們在各自旗主的帶領下人拼命策馬狂奔。手中的皮鞭不停的狠狠抽打胯下的戰馬,一些蒙古兵的馬匹,逐漸口吐白沬就算任憑主人如何揮鞭抽打也漸漸放慢了速度,眼見不行。

忽然看到前方軍陣,看旗號正是自家人的軍隊,為首的兩位八旗蒙古的旗主大喜過望,不住發出牛一樣的吼叫聲,往自家軍陣策馬奔去。

不過他們忘了,潰兵正面衝向軍陣,這是大忌。

通行的做法,他們應該往兩翼繞過軍陣才是。

但是,急切之下也顧不得了。

正黃旗蒙古旗主阿代吩咐身旁僅存的幾名護衛,“快!快將本王的織金龍纛打出來!讓這群正白旗的奴才讓開!掩護本王轉進!”

那些正在兩紅旗主子們監督催促之下準備衝向前面與剛剛加入戰場的吳標所部廝殺的正白旗包衣牛錄們,突然被從兩翼衝來的蒙古騎兵們搞懵了。

軍官們慌亂之中一時不知所措,依照軍法,衝擊大陣者,立斬不赦。但是,對面可是打著織金龍纛的旗主子啊!要是傷到了,這個罪責誰擔負的起?正在猶豫間,數十騎衝在頭裡的蒙古騎兵已經衝到了近前。

那猙獰扭曲的面目,身上濃烈的牛羊羶氣和多年不洗澡積累下來的味道,胯下戰馬的踢跳咆哮,讓在最前列的包衣牛錄士兵恍惚間產生了身份錯覺。又回到了自己是關寧軍的時候。

“韃子!韃子來了!”

一名士兵丟下長矛轉身便向軍陣深處跑去。

一人帶動十人,十人帶動百人。

整個正白旗包衣牛錄登時崩潰。他周圍的幾個牛錄也被蒙古八旗衝擊的五零八落。四十個牛錄如同雪崩一樣,從兩側向中央潰退。

“不好!這群韃子!這群蠻子!壞了我的大事!”

在整個軍陣後方目睹了這一幕的阿巴泰,在馬上不由得頓足大罵。

兩翼的蒙古兵被南中軍騎兵驅趕著衝擊自家軍陣,造成了數千正白旗、鑲白旗包衣的潰亂,如果不及時上前將潰亂制止,只怕今日叔侄幾個都要葬身於此!

饒餘貝勒的織金龍纛在前,數百名巴牙喇兵為前鋒,護衛著阿巴泰從五峰山下衝向被捲動的一團混亂的軍陣衝了過去。試圖制止住這種毫無軍紀和秩序的行為,最少也是要將兩翼的南中軍騎兵趕走一路。

阿巴泰鑲白旗的加入戰場,令整個戰場局面變得越發混亂。

正面是嶽託、杜度領著兩紅旗的精銳和幾個正白旗包衣牛錄在與廖冬至、吳標的兩個旅五六千人咬牙堅持,都在準備在最後的關頭給對方狠狠一記重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