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五十五章 春風吹,戰鼓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五章 春風吹,戰鼓擂 (1 / 3)

這一章,有權術,有陰謀,大家如果不能夠接受,就用推薦票和評價票,以及收藏和書評來抨擊我吧!

“接得灶神天未曉,爆仗喧喧,催要開門早。新褙鍾馗先掛了,大紅春帖銷金好。爐燒蒼朮香繚繞。黃紙神牌。上寫天尊號。燒得紙灰都不掃,斜日半街人醉倒。”

沈明德一首《蝶戀花。元旦》詞,將新年的景象描寫的淋漓盡致。河靜這個新年,雖然比不上沈明德筆下的蘇杭二州,但是卻也相差無幾。

從臘月二十五封印那天開始,到除夕夜守歲,到子夜時分,守漢就不停地周旋於各處。除了要祭祀瘟神,換門神、桃符,更春帖,祭祖先之外,還要在道路上以白灰畫弓箭射祟。

天啟四年的大年初一,早晨起來由他這個李家的一家之主率家人奴僕,拜天地、祖先,不過,好在沒有了長輩,少了給上輩叩頭的環節,然後便是鹽梅兒這個管家太太給家人傭僕丫鬟婆子們發放紅包。

將用來祭祀祖先的三牲熟食散福給眾人享用之後,鹽梅兒宣佈府裡放假二天,個人可以出門去給親戚朋友拜年,或者是在府裡休息。

此言一出,府裡的傭人、丫鬟、婆子紛紛打扮的頭光面滑、光鮮異常的去街市上游玩,去尋朋友、親戚飲酒鬥紙牌。幾個婆子更是滿頭插滿了花朵,嚷嚷著去給兒子相看媳婦。

鹽梅兒給李守漢書房的花瓶裡更換了幾朵新剪下來的鮮花,有些嬌嗔的埋怨自己的男人,“你把人都放走了,身邊連個伺候茶水的人都沒有了,我看你怎麼辦!?”

守漢放下手中厚厚的一摞新年賀帖,笑了笑。“沒關係,反正也是過年,除了看看這些賀年的帖子之外,便是各處飲酒,也不會有旁的事。便讓我偷上半天閒又如何?”

話雖如此說,但是,作為一個實力團體的領導者,守漢還是不得空閒。

“主公,巡撫衙門的事情下面的人辦得很好,如今在各處村鎮,特別是那些江南難民中,對巡撫衙門的所作所為皆是怨聲載道,罵聲不絕於耳。以廖氏家族、麥氏家族等家族為主的對於廣西官府有著正統觀念的人,也開始覺得求人不若求己。當日福伯前往省城,接回這一干人時,廖家三爺便是哭泣不絕。”

李沛霖說的這些,守漢已經透過統計室和商情室的密報中瞭解到了,但是,李沛霖的當面稟報,他還是很認真的聽完了。

“宗兄,剛剛接到的密報,從升龍傳來的訊息。鄭家一面同我們示好,另一面悄悄的將我們賣給他的刀槍、火藥等物轉給了阮家,試圖讓我們和阮家兩敗俱傷,至少,是讓我多耗費一些元氣。”

聽到這話,李沛霖不由得後背直冒冷汗,和鄭家的交涉是他去辦的,如果因為這件事情牽涉到他,進而使得李守漢對他產生不滿,那可是損失太大了。

“主公,這個訊息,從何而來?”

守漢頗有意味的看了他一眼,怎麼地?打算打聽老子的情報系統?

“嗯,在升龍的一處暗樁,年前來了一群黎皇宮裡的宮女,採購一干女孩用的物品,臨出門時,一個女孩家突然對掌櫃的說,‘你要告訴你的東家,別讓我們把你的好東西給了你的同行對手。好比說,你這次賣給我們的一千朵絹花,一千二百份香粉,還有二百件衣料。’他們走後,暗樁的人覺得此話大有深意,便開始暗中查訪,結果發現,我們給鄭家御林軍的一千柄絕戶刀,一千二百根喪門槍,二百桶火藥,被人裝上了船,準備運往阮家!”

李沛霖聽完了,心中大凜,看來,鄭家的人也是豺狼惡虎之輩啊!

“主公,如此在下就先行告退了,回去安排底下的人去做事了。”

“好!該當如何做,就如何做!”

照著大明官場的規例,正月朔日,各地官府要望闕遙賀,禮畢,即盛服詣衙門,往來交慶,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團拜會。守漢自從來了之後,也經歷過了兩次。

但是,這個團拜會,和往年有些不同。

正當將軍府的大小官員,文武眾人素具朝服準備向北方叩首遙祝的時候,通往將軍府的大道上,浩浩蕩蕩一群群的百姓向轅門外走來。

為首的便是日前在廣西巡撫衙門前跪香不成的廖三爺等人,王寶的父親王金也在裡面。而守漢府中的內賬房先生吳存節,赫然站在人群中,也是頭頂著一具香爐。

數千人一時湧進了轅門,令執勤的近衛營士兵大為惶恐。

“止步!你們是做什麼的?!”帶隊的隊官額角冒著汗,沒想到剛剛接崗便出了如此的狀況。這些人,是來喊冤的還是來告狀的?!

一面命令士兵們做好準備,一面拔腳向將軍府內跑去,向他的主官近衛營營官、兼理河靜城防事務的葉淇稟報。

“你派人去看看,百姓們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被稱為勇悍如薛仁貴,謙和如大樹,風流似周郎的葉淇,在守漢軍中也是個傳奇人物。

葉淇,字少寧,南直隸安慶府人,良家子,十六以文學補府學廩生,而性好武事,身長七尺,勇略過人,尤善火器,嘗從衛所老兵及紅夷求得諸法,傳習頗精,百步洞飛鳥若反掌,同舍生皆笑之,以為不足用。

東林興起,以黨爭為主業,凡不附己者盡除之,淇忿而上書言:“唐宋黨爭殷鑑未遠,相公宜稍緩頰,豈以私情壞國事。”相公怒,諷其黨以無德行陷之。必欲得之,少寧先具棺堂中,立其側,慨然受逮,鄉人為之流涕,緹騎亦為之泯然,遂私縱少寧於道,少寧無所至,乞食道中,遇一道士,雲:“君可至南,當不惡”!少寧遂之南。

在李沛霖眼中,葉淇是一個和自己政治觀點、出身都很類似的人,他的情形,有意無意的,瞭解的很清楚。

“在南逃過程中,我輾轉來到了安南安身,悽惶過了幾年後,投奔到河靜。託庇於將軍手下。正好將軍招募新兵,我便棄文就武,投身軍旅了。”

在一次和李沛霖兄弟的飲宴之時,葉淇將自己的家世說與李家兄弟,拜託李沛霆在淮揚地區代為尋找自己的親人。

看著轅門外熙熙攘攘的幾千士民,葉淇當然是心知肚明,不過,他不能和這個值勤的隊官明說。

人們進了寬闊的轅門,在廣場上站定,百姓們很多都是上了歲數的老者,不像壯丁那樣接受過軍事訓練,立刻將能夠容納數千人的廣場塞得滿滿當當。

“噗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