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四十八章 區別對待的成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區別對待的成軍 (1 / 2)

大家對上一章節的侯氏制鹼法有何評價?有童鞋說可以考慮雜交水稻,作者認為,如果能有一個合適的描述,也不是不能考慮

“請大人登車。”

負責營務處的陳天華手持指揮刀高聲報告。

這是李守漢對於自己的新軍的第一次正式檢閱。目的便是展示自己的軍事實力,震懾一下北方的鄭家,防止他們在背後捅刀子。

他一身戎裝的登上了檢閱車,這是一輛類似於春秋戰國時代戰車的裝備,由四匹漂亮的大食馬拉著,從車上望去,四匹馬一色雪白,馬的骨架、皮毛幾乎完全一致。青銅色的四輪戰車,李守漢站在上面更顯雍容華貴大氣磅薄。馬是從呂宋的佩雷斯手裡弄來的,一共八匹,那四匹給了鹽梅兒和崔秀秀,作為她們的座駕使用。同古代的那些戰車相比,這輛車的馭手位置做了一些調整,由中心向左側偏移,李守漢的位置在馭手的右後方,在他和馭手之間有一根花梨木所制的扶手,可以讓他保持在車輛運動過程中的身體平衡。車後方設立了一塊橫貫車身的踏板,可以供兩名親兵在踏板上站立,執行保護任務。

本來,檢閱部隊,似乎應該是騎馬的,但是守漢考慮到自己那二把刀的騎術,他可不想自己象蔣總司令那樣,在檢閱部隊的時候墜馬,把自己變成別人的笑柄不說,也給野心家們增添了信心;最後還是採取了最保險的方式,乘車檢閱。

在幾天前,守漢和自己的幕僚、部屬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商討,最後做出來了這樣的決策:先南後北,先解決掉南方,將阮家的控制區域同自己的南方移民區域連成一片,獲得廣大的戰略後方,然後再掉轉槍口,解決北方的鄭家。對於廣西方向的試探,讓李沛霖以河靜守禦千戶所的名義回覆一份公函,公函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當年毛大人設定河靜守禦千戶所,只是為了向京師轉運、監押安南入貢之物,並未說明隸屬關係。數十年來,皆為父子相傳之世職。今日忽又有文書至,言稱需至大人座前領受官身文書,不知所為何來?河靜雖地小民貧,且夷漢苗瑤雜處,然民世受李氏厚恩,皆不忍相棄。意思說的很明白了,如果要是你想硬換李家的話,這裡可都是一群蠻子,而且都是眼裡只有李家的,你要考慮一下後果,一旦爆發戰事,對你可沒有什麼好處。

軟中帶硬的文書交給廣西來的信使帶回。隨信帶往廣西的,還有李守漢名義的兩份私人信件。一封是給巡撫大人的,一封是給總兵大人的。

同公文不同,這兩封信的大概內容卻是,歡迎大人派遣心腹前來河靜貿易經商。守漢定當傾力支援,共同發財致富云云,故意將話語寫的粗陋直白不堪。讓那些大人先生們放心,李守漢只是一個粗魯武人。

對付了廣西那些只想著如何在李守漢這裡敲到一些好處的官員,畢竟他們的手暫時還無法伸進河靜。眼下,就要將精力投入到如何對付南北兩家的勢力。

在眼下的安南,阮家、李守漢、鄭家,自南向北,排成一字長蛇陣。其中鄭家控制著黎氏朝廷,如同三國的曹操一般,而南方的阮家,怎麼說,依託著靈江與北面的政權對峙。

在李守漢穿越之後十年,南北方進行了一次戰爭。就是歷史上所謂的第一次南北戰爭,這次戰爭,以北方失敗而告終。

在李守漢收集的情報資料裡,似乎是北方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要遠遠勝過南方,所以在幾十年的南北戰爭中,都是北方是進攻一方,而南方只有一次是主動進攻,其餘都是屬於防禦一方。

南方兵少,錢糧也是不足,而且,南方此時也是屬於開發移民狀態。在阮家的老巢順化、廣南地區地域狹窄,人煙稀少。一樣的要想法子從北方引誘農民南下開墾,在這一點上,他和李守漢是同行。

如今,李守漢控制的地盤主要是河靜和廣平位於靈江北岸的一部分地區還有寮國的一部分地區,如果按照平方公里算的話,大概是將近兩萬平方公里,有人口近百萬。

而且,守漢手中除了精鹽製造工藝、砂糖提純工藝、球墨鑄鐵、坩堝鍊鋼之外,還有另一個天然的大殺器。

那就是石溪鐵礦!

經過反覆的勘探、確認,最終李守漢痛哭流涕的感謝上天,讓自己擁有了這個理論上可以讓自己統一全球都用不完的鐵礦。就在何副千戶的老巢鐵山寨附近,便是這個安南第一大鐵礦!

這個鐵礦蘊藏的鐵礦石達到了5.4億噸!更令人吃驚的是它的鐵礦石平均含鐵量達到了61%以上,這可是平均含是說它的鐵芯含量要比這個數值高的多,要知道號稱中國唯一一個富鐵礦的石碌鐵礦平均含鐵量也不過51.2%!

但是,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河靜有著令人瘋狂的鐵礦資源,但是,卻是缺少鍊鐵,特別是大規模鍊鋼鐵的另一樣礦產——煤炭!

而煤炭的主產區,恰恰是在鄭家的地盤上!

所以,為了煤炭,也暫時不能夠同鄭家翻臉,倒不是怕了鄭家,除了煤炭之外,還需要讓鄭家在北方充當一堵遮風擋雨的牆,只要鄭家在北方,李守漢就和廣西方面沒有陸路聯絡,那些廣西的大人們也就只能是打打秋風而已,在守漢沒有將安南整個控制起來之前,他可不想頭頂上有一群指手劃腳的婆婆們。

於是,為了煤炭,為了讓鄭家在北方繼續遮風擋雨,少不得要和鄭家虛與委蛇一番。於是,漢元商號的掌櫃的林火鳳,裕和泰鹽號的掌櫃蔣益禮在扈家二少爺扈仲康的陪同下,前往升龍,同鄭家的幾位重要成員和鄭梉的寵臣談判,意圖達成貿易協定。用河靜出產的精鹽、魚鬆、白砂糖、染色布,同鄭家開展貿易。當然,那些堆得到處都是,烏漆麻黑的石炭(煤炭)實在不行也可以拿來衝抵貨款。

不過,打通關節的費用是少不了的,從升龍傳回來的訊息,幾位鄭家的子侄和寵臣們,獅子大開口,開出了幾乎是在林蔣二人看來是天價的賄賂要求:每斤鹽在鄭家的控制區域內的售價不管賣多少,都必須讓他們抽取三十文的費用!

同時,每一船煤炭中,要允許他們摻雜五十石的煤矸石!

你父親的哥哥的!

聽了信使的報告,守漢的第一反應便是這個。

那煤矸石倒也罷了!反正老子也有大用場,倒不如你直接一船一船給老子運來就是,可是,老子的精鹽,你憑什麼抽取如此之高的費用?!

強壓住內心的怒火,守漢和李沛霖密謀了兩天,然後向北方的那群傢伙們提出,用河靜出產的寶刀和長槍來衝抵這部分好處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