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奪鼎1617> 第六章 軍事鬥爭準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軍事鬥爭準備 (1 / 2)

��大家給點面子,多來點選一下,多多的收藏一下。特意加一章。如果明天能夠突破一千點選的話,再加一章。)

隨著旗鼓官一聲嘹亮的嗩吶,緊接著值星官粗大的嗓門大聲喝道:“午飯時間到!上午操練到此結束!各隊原地解散,休息一刻鐘。聽號聲集合開飯!”

“小子們,方才廚房裡宰豬的聲響都聽到了吧?!連著幾天一口氣放翻了三口肥豬,夠你們敞開了填肚子的!白米飯管夠吃,大人還怕你們吃得膩了,還有各色時新果子讓你們過口!”

望著將臺上,值星官矮壯的身體,所有的人,都覺得,他是和觀世音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那樣的可愛。

在安南旱季的陽光下,這些新兵已經訓練了三十天。從集合列隊,整齊報數,四面轉法,起步、跑步等三大步伐,李守漢按照解放軍的訓練大綱進行要求。並且制定了訓練計劃。

在雞叫頭遍到早飯這一段時間裡,稱為早操。主要就是練習跑步、佇列。早飯之後,到午飯的這一段時間裡,主要是訓練各種軍事技術和體能訓練。比如說:負重跑步、單槓、俯臥撐、仰臥起坐等等。午飯之後是一個時辰的午休時間,午休之後是下午的訓練,內容和上午的基本相同。除了技術性訓練之外,就是體力性和身體的協調性鍛鍊。

按照李守漢的說法,負重跑步,是鍛鍊耐力,石鎖石擔,是鍛鍊體力,而盤槓子,則是鍛鍊協調性。對於這些主要是農民的年輕人而言,早上雞叫頭遍就起床不是什麼大事,畢竟他們這麼多年來都是聞雞起舞的,早晨起來的負重長跑,也還湊活,好歹跑完之後就有一頓比較好的早飯在等著自己。

但是,很多看似簡單的事情,往往就出了紕漏。一個李守漢認為最為簡單的四面轉法,也就是向左向右向後,就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令他大跌眼鏡,後來才弄明白,在他生活的年代,小孩子都是從小就接受體育課,像這些已經是最為常識性的東西。

可這是在大明萬曆年間。

於是,李守漢想出來一個法子,各隊的隊長,每天上操以前,在每一個新兵的左胳膊上用稻草綁上,用於區分左右。

在陽光下,這些新兵們伸展著四肢,整理著腿上的綁腿,剛剛開始訓練的時候,這些窮慣了的貧家子弟,還有些可惜,“這麼多、這麼好的布,就這樣綁在腿上?不如給俺送回家去,讓阿孃給弟妹們做衣服。”

不過,隨後高強度的訓練,讓這些人知道了綁腿的好處,每天早上,頂著露水,揹著裝滿了石塊,足足有三十斤的竹筐,在隊管的呵斥聲中,跑完十里路。然後,再迎著太陽跑回來。

曾經有新兵在草棚裡一邊揉著疼的讓人呲牙裂嘴的腿,一邊低聲的哭泣著,說就是在家窮死餓死也不在這裡遭這份罪了。第二天,這個傢伙就開小差回家了。

結果,讓所有的人為之駭然。這傢伙剛剛到家,軍法官也追到了家。二話不說,直接宣佈將軍大人的決定。“奪田!驅逐!”

理由很簡單,你沒有盡你的義務,你在媽祖神像前焚香立誓要承擔的義務。

同一個保甲的鄰居沒有人出來給這家人求情,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做法,沒有錯。不論是人情還是法理。於是,在父親和阿孃的叱責喝罵聲中,街坊鄰居的白眼之下,這家人帶著自己簡單的行李,看著自曾經屬於自己的稻田,那稻田,馬上就要開始收割了。美好的日子就要開始了,但是,這些,就因為這個傢伙的開小差,而永遠的不屬於他們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反面的榜樣力量更是強大。當天,無數的父母兄長便來到了兵營,和自己家的子弟說了這一幕。交代著,哪怕就是打斷了骨頭,為了全家人,也要撐下去!從那天起,新兵們咬著牙堅持著自己的訓練。不過,十天之後,身體似乎就已經適應了這種高強度的活動,摸著自家身上賁起的肌肉,大家都覺得,就衝這身腱子肉,出來當這個兵都值得。

遠處幾輛牛車拉著剛剛收割下來的稻穀,緩慢而悠閒從地裡向各自的村莊走去。在他們身後,地裡面還有無數的人在揮動著手裡的鐮刀,收割著業已成熟的水稻。

“魯雲勝,你家這次能夠收多少稻穀?”一個新兵熱切的看著牛車上高高堆起的稻子。

根據分田令,各家耕種的土地,完全由各家自行所有,只需交納十分之一的公糧即可。如果家中有子弟在軍中服役,還可以免去一半的公糧。如果立有軍功的話,還可以免去一部分的公糧。如果子弟在戰場上因受傷而致殘或者陣亡,那麼,這筆公糧將完全免去。作為撫卹金的一部分。直到陣亡者的子女有了獨立生活能力或者是父母逝世為止。

對外銷售糧食,要求交納百分之五的商稅,用大人的話講,就是“值百抽五”。但是如果你試圖偷漏稅的話,一旦被發現,要處以百倍以上的罰款,而且,是按照你可能銷售的最大數額來計算。如果有人舉報偷漏稅,並且得到了落實的話,那麼,罰款的四成,歸舉報人所有。

“我家的水牛不好使,估計在四百多斤上下吧!等我立了軍功,就能把那一半的公糧也免了,讓阿爹買兩頭好點的水牛。”魯雲勝嘴裡叼著一個草棍,憧憬著立功之後,阿爹趕著自己家的水牛下田時候的光景。

“四百斤!乖乖的,你家今年能夠有好幾萬斤稻穀入倉呢!”田銀喜鼓掌讚歎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