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道光帝所倡導的節儉,最後逐漸演變成了大臣們投其所好的工具!”
“道光帝倡導的節儉,似乎是一種美德,但實際上只是一種吝嗇的表現而已。”
“皇帝畢竟不是普通人家的戶主,勤儉持家固然是好的。”
“但皇帝作為天下的共主,其一言一行都關乎到民生社稷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道光帝提倡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在宮廷裡施行尚可,但如果將其加之在官員身上,那就未必有效了,弄不好還會造就出一批陽奉陰違,無所事事的官員。”
“更何況,道光帝的節儉並不僅僅侷限在宮廷的衣食住行上面,就連軍國大事業也都顯得非常之吝嗇。”
扶蘇:軍事上還節儉?難道是軍糧?
朱元璋:剋扣軍糧?真是這樣,這個道光帝直接稱昏君得了,軍糧也敢省?
魏徵:不一定,那大宋和節省軍糧有啥區別?
“那倒是沒有,但是差不多,也是挺摳門的。”
“比如在道光初年,XJ地區發生了張格爾叛亂,清朝派兵前往平叛並取得勝利。”
“在班師回朝後,道光帝宴請了有功將領。”
“按理來說,皇帝準備的慶功宴應該是極為豐盛才對,但事實上,席間菜品不過數道而已,而道光帝又只知道說話不吃飯,這讓眾將士也都不敢輕易動筷子。”
“好不容易“享受”一回宮廷御宴,但卻什麼也沒有吃到。”
“當然了,吃不吃飯都還只是小事而已,道光帝隨後覺得XJ不派兵駐守不行,而派兵多了的話,就意味著花銷也就大了,道光帝捨不得從國庫拿這個錢,最後只能從其他地方剋扣軍餉,以保證XJ駐軍的餉銀。””
“但這樣一來的話,其他地方的軍區就不幹了,憑什麼皇帝不從國庫出錢,而要從自己這裡剋扣軍餉去給XJ的駐軍?”
“諸如此類一聽花錢就好像要命的事情還有很多,而這些則很好的變現出了,作為一國之君的道光帝過分荒謬的“節儉”。”
康熙:這麼節儉,還發不出軍餉?錢呢?
韓信:上一任的老子都這麼節儉,你們的銀子呢?還要剋扣軍餉?
“咳咳,知道大宋為什麼稱“送宋”吧?大清也差不多送出去了?”
乾隆:這話的意思?
康熙:這敗家玩意,不肖子孫,說都給異族送啥了,我們大清怎麼也給異族送了?
上官婉兒:我想起來了,是那個鴉片是不是?
秦始皇:什麼是鴉片?
獨孤伽羅:就是前段時間賣的那個投影石,我也看過,我就覺得這道光帝怎麼在哪聽過,一直沒想起來呢,反正是簽了一個不平等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