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這,惹得慄姬記恨上了。”
“館陶公主還是一個善於做和事佬的人,情商也是很高的。”
“一次,劉啟酒醉後,對劉武許諾,如果自己駕崩就把皇帝之位傳給他。”
“本來酒話就當不得真,但劉啟貴為帝王,說話就有一言九鼎之效。因此,聽到這句話,劉武當真了,並將此事告知竇太后,竇太后也當真了。”
“結果因為太子劉榮愚鈍,被廢之後,竇太后便要求兌現當時的承諾,讓劉武繼位皇帝。”
“但大臣袁盎站出來反對,竇太后的計劃沒能成功,袁盎因此被劉武記恨,被暗殺於出差的路途中。”
“劉啟知曉後,大發雷霆,劉武害怕被劉啟治罪,於是請求館陶公主做和事佬,幫忙勸說劉啟,這才解了兄弟之間的嫌隙。”
“不得不說我們的長公主劉嫖十分熱衷於權利。”
“被慄姬拒絕之後,館陶長公主自然是惱羞成怒。”
“這位長公主好歹也是皇帝的親姐,哪受過這種氣?”
“最關鍵的是,館陶長公主看得出來,慄姬對自己並無好感。”
“所以,如果劉榮將來真的成了皇帝,那將來她絕對會遭到打擊報復。”
“就算是為了自己,也絕對不能讓劉榮順利登基!”
“因為這樣一樁失敗的婚事,館陶長公主,直接走到了太子劉榮的對面。”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徹的生母王美人,卻敏銳地察覺到了這個機會。”
“相比慄姬,王美人顯然更懂政治。”
“王美人一眼就看出,和館陶長公主結親的好處,所以,在館陶長公主被拒之後,王美人主動找到了這位長公主,提出了自己想要結親的想法。”
“此時的館陶長公主,正愁沒有皇子可以支援,王美人就帶著劉徹出現在她的面前。”
“漢景帝確實有十四子,可是長子劉榮、次子劉德、三子劉閼于都是慄姬所生。”
“劉餘好治宮室苑囿狗馬,口吃,劉非有才卻為人驕奢,劉端為人賊戾,又不能近女色,劉彭祖巧佞卑諂,劉勝沉溺聲色,劉發生母身微,母子都不受寵。”
“這一個個看下去,長公主就不知道選誰好了,這時候王美人上門了,母親受寵,兒子也是自幼聰明伶俐,這還用選?”
“兩邊可就都滿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