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兒,自己爬起來!”
看著肉乎乎的李信跌倒後趴在地上朝自己看,章文怡毫不猶豫的制止了打算上前扶他的宮人,並對李信鼓勵道。
女兒李如意則安靜的站在母親身邊,望著跌倒在地的哥哥。
雖然是雙胞胎,兒子李信和女兒李如意除了容貌簡直沒有一點兒像的地方。
李信簡直是精力無限的永動機,七個月就能站立,九個月就能四處亂跑。兩個乳孃的奶水都不夠他一個人吃的。
李如意是文文靜靜的乖乖女,八個月開口,第一次說話就是叫“爹”,樂得李治一晚上沒睡好。
只要她在,章文怡和李信一般都會被李治忽視,陪女兒玩耍是李治每天的必修課。即使輪到去蕭妃、於妃、蘇妃哪裡的日子,李治都會先來這裡看女兒。
李信趴在地上看著母親沒有一絲要來扶自己的意思,只好自己從地上爬起來,隨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塵。
委屈的跑到章文怡身邊,伸手求抱抱。章文怡只是蹲下身來平視著李信,伸手抱了他一下。
在兒子肥嘟嘟的臉蛋上親了一口,說道:“信兒真勇敢,長大以後一定可以保護娘和妹妹。”
李信撲進章文怡的懷裡,抱著母親柔軟的身軀,悶悶不樂的也不說話。李如意則討好的走到李信的身邊,輕輕的扶著他的背脊。
章文怡等李信心情平復之後,問他:“信兒,是男孩子,將來是要和父皇、舅舅他們那樣上馬平天下、下馬治萬民的英雄。你見過哭哭啼啼嬌嬌氣氣的英雄嗎?”
李信在母親的懷裡不好意思的笑了,他直起小身子看著母親“嘿嘿”的笑了兩聲,轉身帶著妹妹飛也似的跑了。
李如意往日都會很乖巧,可是隻要遇到李信開心願意帶著她玩的時候,小丫頭就立即化身跟屁蟲,想盡一切辦法跟上哥哥的步調。
章文怡無奈的看著兩個在花園草坪上奔跑的孩子。
去年經歷了太宗皇帝去世,李治登基,章文怡封后一系列事件。
這段時間裡章文怡除了參加了皇后的加冕禮、從東宮遷到皇宮之外,她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兩個孩子的身上。
李治自從登基之後變得更加的忙碌,夫妻間的交流比在東宮的時候要少了很多。章文怡要顧著李治、孩子,對於皇宮的管理自然就疏忽了很多。
李治見章文怡對後宮的管理過於寬鬆,便建議讓蕭妃協助代管。蕭妃的兩個孩子大多是宮人幫著帶的,她的精力過剩,章文怡自然不會反對。
不過章文怡也不打算放棄自己做皇后的權利,正好於妃和蘇妃也沒那麼忙碌,章文怡提請讓著兩人也參與進來。
雖然於妃是個刺客,但是刺客自然精熟跟蹤、潛伏、潛入、刺殺這些技巧,這對於安排宮中防衛極有好處。
蘇妃是按照豪門世家的嫡長女的模式培養的,自然精於主持中饋。俗話說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有蘇妃在一旁協助,蕭妃肯定會如魚得水。
宮中遇到大事四個人商量解決,如果還是難以決斷,那麼再提請李治介入。
面對章文怡拿出的方案,李治覺得可行性非常高。目前皇宮中排的上號也就這四個人,雖然褚遂良提議採選修女充實後宮,可是這事兒被章文怡一票否決了。
章文怡否決此事的理由非常簡單:要充實後宮可以,錢誰出?如果這筆費用是褚遂良褚大人或者贊同此事的文武百官出,皇后沒意見。
如果要由皇帝的私錢袋子少府出,對不起沒錢。少府的錢要維持宮中的人員度用、宮殿的維護還要修大明宮,少府的這些錢根本不夠用。
如果你們大臣一定要選秀,那麼錢應該由戶部出。
皇后此言一出,戶部尚書第一個就急了。這些年大唐軍隊東征西殺兵甲糧草賞賜等等耗費銀錢無數,各地建城、治水、修橋、開路等等開銷浩大,戶部的存銀流水般的花出去,常常春賦才收就要等秋賦支出。戶部庫房常年空空蕩蕩,再要列支後宮選秀、維持這些人的日常開銷,戶部實在力所不能及。
褚遂良提議增賦,李治便問如何增賦,準備增加多少,如何增加、具體落實章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