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氏巧兒,十三,賤籍,原江都萬花樓藝伎,花名雲如仙,貞觀七年為長安大戶贖身。”
“雲如仙,賤籍,右武侯大將軍家奴,原籍江都,貞觀八年入籍”
“雲氏,鄜州都督府貞觀八年押送官奴。”
這是分別來自江都、長安、尚宮局的戶籍呈報,上官儀手裡拿著三份呈報搖頭冷笑。
一介武夫也想往宮裡塞人,這來路實在太容易查詢了。
上官儀是唐太宗李世民身邊的秘書郎,別看這只是一個六品的小官,它的職能是掌管、校定皇家典籍。特別是“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他是經常需要這方面的資料。於是秘書郎與皇帝接觸和親厚是所有大臣所不能企及的。
即使不是唐太宗這樣的皇帝,他們和秘書郎之間的關係同樣密切,畢竟皇帝想幹點什麼出格的事兒是需要秘書郎在典籍中給他找到理由來遮掩門面。
所以無論哪朝哪代皇帝和秘書郎的關係通常都是狼狽為奸。
秘書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必須是學識淵博的人才能勝任。不然連典籍都看不懂就不要說還要為皇帝的荒唐在典籍中找到“合理”的理由。
上官儀可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有弘文館直學士的頭銜,這才學絕對夠淵博。
文臣的好處是他們想塞人入宮比武將容易。首先文臣手上資源豐富,才貌雙全的良籍女孩有很多,這是他們這些家族專門培養的。其次即便遇到手上的良籍女孩無法合乎要求,改個賤籍也絕對讓人無跡可尋。
登記、修改戶籍這是文官體系內的工作,想個辦法改一下還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厲勝男變成綵衣一般人是查不出來的。
同樣的想查一個人的戶籍也很容易。
從尚宮局查巧兒的來路,竟是鄜州都督府送來的。鄜州都督是鄂國公尉遲恭,僅僅是查了一下國公府戶籍就找到了一個對得上號的雲姓女子,有趣的是這位雲姓女子不僅是賤籍還竟然來自江都。
上官儀就是來自於江都,這裡他不要太熟悉。
江都另一個名稱叫揚州,江都是大戶人家對揚州的稱呼。江都賤籍當中最有名的是“瘦馬”,隨便查了查就找到了雲氏的來路,竟是揚州最大的青樓萬花樓培養的特等藝伎,也就是“瘦馬”。
大戶人家之間可以交換的玩物,這是文人對“瘦馬”的定義,這樣的人是不能進宮的。凡是能入宮的人必須是身世清白的良籍,至少能改成來路清晰的良籍。鄂國公位高權重但是也沒有破壞這種規矩的特權,因為這是涉及到皇家臉面的事情。
如果沒有觸及到上官儀的利益,他本來可以不管這件事。誰家沒往宮裡塞人呢!上到天子下到縣君、縣主誰的身邊沒有這樣的宮人,如果真的要查所有高官、豪門誰都逃不掉。不過要查文臣、豪門塞進來的人肯定沒有這麼簡單輕鬆。
當然上官儀是個標準的政客,不是衛道士。如果是孔大人那樣的衛道士是不會允許賤籍入宮的,在他們的眼裡這叫“穢亂宮闈”。
於是一件小事在晉王身邊發生了。有宮女丟了自己的月例,這引起了尚宮局重視。銀錢在一個名叫“小嬋”的宮女家中找到,刑訊之下“小嬋”交代了因家中父兄熱衷於的賭錢被上門逼債,她受逼不過才偷了其他宮女的銀錢救急。
皇家對於這種丟臉的事情肯定會淡化處理,受到杖責的“小嬋”被趕出宮。這也給皇宮一個警醒,一些宮女的家人有不良嗜好會引起宮內的風波。於是一場徹查家室清理宮人的行動在皇宮中悄然展開。
一個剛剛得到晉王寵幸的宮女竟然被查出出身賤籍,這件事雖然被尚宮局壓了下去,但是晉王妃卻受到了皇帝的申斥,並被質疑主持管理皇子後宮的能力。王妃曾經的教養嬤嬤楊氏受尚宮局的派遣入駐晉王寢宮,“指導”晉王妃管理宮人。
這件事對李治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剛剛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宮人以解飢渴,沒想到竟然是賤籍出身。作為一個高傲的皇子沒有什麼比這樣的打擊更大的了,“耽與美色”這四字評語正好給了兩位兄長打擊他的口實。最近他被李世民暫時擱置,留在家中反省自身。
楊氏進入晉王身邊之後對宮女管的極為嚴厲,所有圍在晉王身邊的宮女都受到了她的監視與管控。誰膽敢做了不該做的事,只有一種處置,脫了褲子打板子。兩個捱打的宮女投井之後便沒有第三個再膽敢挑釁楊嬤嬤的權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