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這話也不太準確,至少她還有錢,能夠吃飽穿暖,衣食無憂。
只是關愛啥的就別想了,父母不理解網紅是個啥,但是他們對自己拋頭露面很有意見,認為沒有朝九晚五穩定上班來得正經。
雖然,知道陶瓷賺了很多錢,但真的很少去過問大女兒的事情。
也許,他們也知道自己這個女兒從小跟奶奶的關係親厚,跟自己總是隔了一層。
所幸,陶瓷是個成年人了,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根本不用再操.心什麼。
陶瓷大概也知道這點,所以也就懶得奢望父母的關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瀟灑生活。
至於,父母雙方的親戚,陶瓷其實也沒啥感覺,自從奶奶過世後,感情紐帶彷彿就斷了,進入了各自安好,互不打擾的狀態。
除了偶爾有幾個打秋風,套近乎的堂姐,堂哥之外,其餘都還好。
看在奶奶的份上,只要不太過分的請求,陶瓷都會十分乾脆的答應。
但是,超過了她的底線,不好意思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也不給面子,直接斷了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親戚們似乎知道陶瓷的硬脾氣,也知道她和父母關係不算疏遠也不算親近。
平日裡,除了問候寒暄之外,也不敢鬧出啥么蛾子。
就怕遇見難關時,陶瓷不伸手幫襯,他們就慘了。
因為,陶瓷父母當初是自由戀愛,結婚神馬的比同齡人晚,雙方又是家中排行比較靠後的,所以等陶瓷出生後,她的輩分排行也想當然是最小的。
雖然,年紀和輩分是最小的,但是從父母兩方的小輩來看,陶瓷卻是家裡最有出息,賺錢最多的一個。
住著大別墅,開著幾十萬的豪車,過年往農村老家晃悠一陣,足夠鄉親鄰里羨慕一整年。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陶瓷打破了”重男輕女“的封建傳統,每次回老家都會受到重視,夾道圍觀是少不了的。
這大大的滿足了陶家人的虛榮心,對陶瓷這個小輩越發喜歡了。
其實,陶瓷厭煩這種高調的行為,可是陶奶奶在世時,看見她對疼的跟寶貝疙瘩似的,就有長舌婦時常說酸話,說小丫頭片子遲早是別人家的,沒啥出息,何必浪費感情。
這閒言碎語多了,就連陶家自己人也對陶瓷產生了不滿。
認為陶奶奶老眼昏花,不疼各房孫子,反而疼陶瓷這個孫女。
其實,陶家在村裡,算是人丁挺興旺的大家族,
陶奶奶是個有福氣的,生了六個兒子,兩個閨女。
幾乎,每房都有男丁,總共算起來十來個。
相反,女孩偏少,兩個表姐加上陶瓷,才三個,典型的陽盛陰衰。
可這些孫輩裡,陶奶奶對其他孫子孫女不偏不倚,卻獨獨寵愛陶瓷,讓人眼紅。
陶奶奶為此得了不少兒子女兒的埋怨,但是她依舊我行我素。
所幸,陶家人品行還可以,沒幹出勾心鬥角的事情。
當然,這也跟陶奶奶的強勢嚴謹,雷厲風行有關。
老人家對子女的教育也是一板一眼,講究光明磊落。
陶瓷一直記著村裡人的冷嘲熱諷,想著長大後出息了狠狠打他們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