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多了,麻煩事也多,等三郎回來,讓他過來商量個章程,不能讓你勞累了。”明月好意。
公爹一個鄉下沒見識的老農,以前住在這從不敢指手劃腳,此刻竟說出這番話,不知是什麼意思。
鞠氏不好多留,叮囑下人用心伺候,就回去了。
韋三郎回來,才知道老爹拖家帶口來了,他自詡是孝順的,忙不迭來請安。
當初是他爹一力堅持,哪怕家裡沒米下鍋了,也要勒緊褲腰帶送他讀書,他是感恩的。
匆匆來到,“爹,您老人家來了,身體怎麼樣了?兒子公務繁忙沒抽空去接您,是兒子不孝。”
明月看著便宜兒子,這傢伙比韋家所有兒孫長的都精神,來的匆忙,沒來得及換下官袍,果然人模狗樣。
“沒有提前通知,就帶大家來投奔,你會不會埋怨我!”
“您說什麼呢,兒子能有今天多虧了爹和兩位哥哥支援,我早想接你們來京城享福了。”韋三郎立刻表明心跡。
“知道你忙,我們就自己來了,坐下吧!”明月擺足老太爺的款。
鞠氏很盡心,房裡安排了大小丫鬟婆子伺候著,下人端茶上點心。
明月又吃又喝,感慨道,“三郎啊!爹來了就不打算回去了,在你家養老沒意見吧!”
“兒子巴不得您一直留在身邊,怎可能有意見。”
韋三郎聲情並茂,“您之前大病一場,兒子就恨不得快馬加鞭到您跟前服侍,還好您老人家吉人天相又好了。”
“這一路顛簸可累了,兒子明天請太醫給您看看!”
“不必費事了,我身體好著呢,來時你大哥不放心,特意請回春堂大夫看過了,只要吃好喝好,就能長命百歲呢!”明月笑呵呵的。
“那我就放心了,大哥二哥他們呢?”看老父的精神更勝從前,中氣十足,韋三郎放心了。
“趕路累了,我讓他們都回去歇著了,等明天再見不遲。”
“也好,明日兒子休沐,咱們一家吃頓團圓飯。”
“你媳婦身子重了,突然來這一家子,夠她忙的,我想著不能讓她太操勞。”
韋三郎微微皺眉,太醫看過了,鞠氏腹中應是男胎,這是他第一個兒子,自然重視。
“爹的意思。”思忖,老爹想讓大嫂二嫂管家?
她們都是鄉下村姑,沒見過世面,就有些躊躇。
明月擺手道,“我是這麼想的,你大哥二哥來投奔,不能指望你養著,他們沒讀過書做不了大事。”
“老大性子敦厚,讓他去你媳婦陪嫁的莊子,幫忙打理。老二以前在酒樓幹過,可以安排個酒樓讓他練練手。”
“這些事情交給下面管事就好,怎能勞累兩位哥哥。”韋三郎不是不願意,覺得不好意思。
“把他們養在家裡,他們反而不自在,找點事情做才是正理。”明月此刻就是為兒子籌謀的老父親。
“弟兄三個,你是最享福的,為了你讀書,大郎二郎受了不少苦,如今你發達了也該提攜他們。”
“爹和二位哥哥的恩情,兒子一直記著,我願意報答兩位哥哥。”韋三郎拍胸脯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