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布的眼中,作為大唐的繼承人,呂徵必須要扛起這份沉甸甸的擔子,與其等到自己死了以後,再叫他扛起這份擔子,不如早早的叫他扛上,這樣真出現什麼錯誤,自己也能在旁指點。
不過叫呂布十分滿意的是,呂徵自接下這副擔子後,有關內閣的一應事務,都沒有出現任何錯誤。
“回父皇,已經叫上來了,兒臣正要向父皇稟明此事。”
呂徵整理了一下思緒,便正色的說道:“經過這三年來的發展,江南各州治下百姓,合計突破九百萬眾。
針對荊南各郡,江東各郡的大開發,已經初見成效,皆完成了三年前所定計劃,甚至一些郡,還超額完成了任務。
眼下江南各州,算初步達成大唐糧倉的初始階段,針對當前的發展,內閣這幾日,在商討第二階段發展計劃。
預計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江南各州徹底開發出來,這樣,我大唐除關中、中原等地,將會再開闢出一個大糧倉。”
對於呂布來說,治理大唐這個龐大疆域,幾項重心不能有任何的變動。
遏制士族、豪強的勢力,發展地方經濟,保障地方糧食產量,擴充自下而上的晉升通道,保障軍隊的絕對控制權,只要這幾條主要線路不出錯,那針對這些路線,而衍生出的相應分支,才能穩步的向前推進。
“嗯,把相應奏疏,事後交到朕這裡就行。”
呂布滿意的點頭道:“有關第二階段的發展,徵兒要記住一點,向前朕對你所講的那幾條紅線,絕對不能降低。
想要叫南方開發出來,同時確保絕對的掌控力度,朕所劃的紅線,一旦被突破的話,那等待大唐的就是新的麻煩。”
“父皇放心,兒臣定會謹記於心的。”
呂徵當即垂首應道:“等大運河全線貫通以後,我大唐南北之間的交流,將會變得更加緊密。
海、陸、運三駕馬車拉動下,這對於我大唐國力的提升,無疑是極為有利的促使。”
獨攬內閣之權的這三年,是呂徵進步最快的三年,很多關乎大唐的國策,都需要他來拍板做決定。
相比較於當初的些許慌亂,經過這三年來的錘鍊,他算是真正成長起來了,而時常從父皇這邊,所聽到的先進理念,也在他有意識的調動下,慢慢的在大唐各州推廣開來。
“嗯,朕所想的那點東西,都被你學走了,如何治理大唐內政,你這個大唐太子,心裡比誰都要清楚。”
呂布笑著站起身來,緩步朝前走著,“徵兒,再有兩日,你大伯、二伯他們,就要抵達燕京了。
你可知道,朕這些年最羨慕的是誰嗎?”
“兒臣知道。”
呂徵點頭應道:“就是大伯、二伯他們,這三年多的時間,他們統率著西征軍,橫掃西域,滅掉突厥、完顏各部,為我大唐開疆擴土千餘里。
眼下這西州之地,我漢人遷移過去百萬眾,已然成為我大唐治下,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了。
其實,兒臣也不止一次的再想,若是父皇統率西征軍,征討西域之地的話,會不會更短時間征服他們?”
“不會。”
呂布面露笑意的搖頭道:“徵兒啊,對外發動國戰,不僅要考慮所處的外部局勢,還要考慮內部局勢。
就你大伯、二伯所握著的那點資源,還不能影響到我大唐的發展,用三年半的時間,攻佔整個西域之地,已然是最快的速度了。
等你大伯、二伯回京後,你這個大唐太子,要替朕,替大唐子民,好好敬他們一觴酒!”
“兒臣遵旨!”
呂徵當即垂首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