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情緒有些激動,看向呂布說道:“你是大唐的帝王,是大唐子民的主心骨,怎麼能講這等不利於大唐的言語?
若沒有奉先, 在這亂世爭霸的世道下,我大唐能有今日的改變吧?我大唐的子民,能衣食無憂的生活嗎?”
在大唐沒有創立以前,蔡邕的內心, 是心向漢室的,畢竟對他這樣的大儒來說,所接受的那些教育,漢室就是他要為之奉獻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一些情況的發生,使得蔡邕的心中,對漢室從失望,漸漸演變成了絕望。
這也使得蔡邕心裡明白,在這樣亂世爭霸的世道下,想要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被異族勢力所奴役,除了他的這個弟子外,其他人根本就做不到。
甚至蔡邕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想,如果當初他的這個弟子,沒有在幷州紮根,沒有將幽州拿下,那靠著別的地方諸侯,能否擋住塞外異族的攻略?
每一次的答案,都是非常堅定的,除了強如呂布之外,沒人能夠抵禦住塞外異族的侵掠。
甚至真出現那樣的情況,那華夏神州必將沉淪,成為異族勢力的狂歡地,而這對華夏一族來講,無疑是一場災難。
“奉先,你是我大唐的帝王,是庇佑我華夏一族的君王,我大唐能有今日的成就,那皆是因你而起。”
蔡邕神情正色的說道:“你的每一個決斷,都將關係到我大唐的未來,眼下我大唐,已經有了盛世之姿。
老夫是從漢室走過來的老人,可即便是漢室最強盛的時候,也比不上我現在的大唐。
能讓地方黎庶的子弟,於所在地方讀書,接受聖賢教誨,這是漢室所做不到的。
能打破士族豪強的壟斷,使得寒門子弟步入仕途,這是漢室所做不到的。
能完成攤丁入畝,使得地方黎庶減輕沉重的負擔,這是漢室所做不到的。
大唐還有很多做的事情,改變著華夏的命運,這些都是漢室所做不到的。”
看著自家丈人這般鄭重的講述,呂布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自己所做的這些,能得到自家丈人的認可,叫他心中很是高興。
“岳丈,你所說的這些,都是朕必須要做的事情。”
呂布收斂心神,看向蔡邕說道:“因為朕是草莽出身,是那些士族豪強眼中的邊塞胡兒,所以經歷的不公太多了。
有很多時候,朕就在心中想,難道天下英傑就只能出自士族豪強嗎?
但事實告訴朕,不,並非是這種情況,掙扎在溫飽線的那些黎庶中,必然存在著眾多的英傑。
可是他們因為種種的緣由,使得他們的才能,並沒有真正展現出來,就泯滅在這殘酷的現實之中。”
經歷的刁難多了,呂布內心深處的鬥志,卻會變得愈發強盛,在呂布的眼中,既然所處的這個時代不公平,那就再打造一個新時代。
漢室的腐朽,呂布全都看在眼中,這樣一個破敗的政權,想要迎來新生,那斷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者說,呂布也不想叫自己卑躬屈膝的做別人的臣子,他,註定是要成為主宰一切的帝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