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月票
……
“父皇,這次科舉考試,為什麼要將麒麟學宮也加入其中?”
呂徵走在這熟悉的道路上,臉上露出一絲疑惑,看向身旁的呂布說道:“要知道麒麟學宮,那可謂是群英薈萃。
這要是讓臨期畢業的麒麟學子,參加這次的科舉考試,那豈不是將佔據頭部?到時……”
可呂徵說著說著,忽然想到了什麼,小眼珠子瞪得極大。
“想明白了?”
呂布笑著看向呂徵,反問道:“想到什麼了?講出來給朕說說。”
“兒臣明白了。”
呂徵略顯激動的說道:“眼下州一級學宮,主要晉升上來的學子,那多是出身於士族、豪強的子弟。
若是沒有麒麟學宮的加入,那麼透過科舉考試,遴選出來的預備官員,皆是出身於士族、豪強一系的。
這樣一來的話,就沒有所謂的相對公平,後續想要打破這種境遇,將會是更加困難的存在。
而麒麟學宮之中,除了出身勳貴一族的子弟外,更多的就是父輩為我大唐浴血奮戰,戰死沙場的寒門子弟。”
呂布滿意的點頭道:“徵兒能猜透這些,朕心中很是欣慰,其實不管是在什麼時候,身為大唐的帝王,都要懂得平衡之道。
其實勳貴群體也好,或者士族、豪強也好,亦或者寒門子弟也罷,那都是帝王維護統治的根本。
但對於一個帝國來說,若是圈子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固化了,那想要有更大的開拓,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朕還是那句話,為君者,要懂得引導底層,平衡朝堂,科舉考試也好,亦或者其他的舉措也罷,那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懂得讓他們受你的驅使。”
此前在黃極殿中,對呂徵所講的那些話,呂布並沒有將自己的真實意圖,全部都告訴呂徵。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去體悟,去感受,那要遠比別人苦口婆心的告訴你,要更懂得其中的真諦。
“拜見陛下,拜見太子!”
就在呂布教導呂徵之際,蔡邕聞訊趕了過來,領著一眾學宮首腦,便來參拜他們大唐的天子。
“岳丈,你怎麼過來了。”
呂布笑著走上前,雙手攙住蔡邕的雙臂,笑著說道:“第一期科舉考試的事宜,可跟內閣,還有禮部,商討好具體的細節了嗎?”
“拜見外祖!”
呂徵畢恭畢敬的衝蔡邕一禮,雖說蔡邕並非呂徵的親外祖父,然呂徵自幼就受蔡邕啟蒙,所以見到蔡邕時,呂徵都會尊稱一聲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