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並沒有當場表態,不過,所有的臣工都知道,此事大概要這樣決定了。
友好的不友好的臣工,在散朝時,都來安慰徐義幾句:徐侯,只要在安西打出了火器的威力,火器還是朝廷的重寶。
意思就是說,只要你能在安西玩出花來,你還是聖人的親近之臣。
至於說現在,就是你再受寵信,也要出外了······
朝會議事,最大的弊端就是傳出去的速度太快了。
大朝會由於參與的官員品級限制在五品以上在京的所有官員,就導致了,無法對大朝會議事的內容保密。
這不,徐義跟崔渙才出了宮城,整個長安就已經開始流傳了。
至於李光弼和薛嵩,更是參加了大朝會,這時候就跟在徐義的身後:“主公,怎麼會是安西?”
李光弼倒無所謂,他也知道,作為武將,一直留在長安是沒有任何升遷機會的,征戰是一個武將的宿命。
李光弼還沒有出外任職過,對於外出安西,李光弼倒是有點期盼。
可對於薛嵩來說,這是好不容易跟著徐義來長安了,這又要出去了,這才幾年?好日子這就沒了。
“薛將軍,你覺得神策軍還能留在長安嗎?或者留在任何一個繁華的州府?”
“現在不是說神策軍改變為受兵部節制,成為某一衛的軍伍,而是火器的戰力。如今地方軍伍幾乎不再採買火器了,火器作坊已經在朝堂普遍認為是雞肋。”
“沒有真正接受過火器作戰訓練的軍卒,永遠不知道火器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而現在的情是,必須由我們自己來證明。”
“怎樣來證明?幽州還平盧?就奚部、契丹那些零碎,都不用神策軍出兵,只要神策軍到了幽州平盧,那些部落的首領就跑長安來訴苦了。”
“至於南邊,除了劍南,可有徵戰的節度府?就是劍南,可能與北方相比?”
“不管是朔方、河東,還是隴右、河西,又有哪一個堪比安西北庭?能去四戰之地,不正好是能驗證我火器之威最恰當的去處嗎?”
“薛將軍,如今你已經是神策軍的一員,不過,若是你有意留在長安,我倒是能幫你說一說······”
徐義所謀的,又豈是這點?
若薛嵩有意脫離,徐義也只能放手了。
“主公,末將就是問問,既然是神策軍的人,那就終生屬於神策軍,這點老薛我還是清楚的。”
“也好,李兄,薛兄,細柳營那邊,就靠你倆先去穩定了,可以給大家一個保證,不管是家眷留在長安,還是隨軍西行,該有的營生都少不了。”
徐義交代幾句,便急匆匆的往家趕了。
自己的家裡人基本上已經有準備了,徐義擔心在朝會傳出來以後,長公主和玉真公主的反應。
說實話,聖人未能在朝會上當場決定,徐義認為聖人是在考慮長公主和玉真公主的情緒,甚至還包括楊玉環。
自己好不容易才謀劃到這個差事,真不能讓這幾個女人給攪和了······怎麼都這時候了,自己的依仗,居然還是幾個女人。
果然,在徐義到家後,長公主和玉真公主的儀仗都已經到了,而宮裡也傳來話,貴妃娘娘邀請崔穎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