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奉伏羲為皇,倉頡只有署名權……哈哈,這很地道呀。
徐義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母親的故事。
神農氏他娘叫女登,被神龍感了一感……真不知道這個感字有多大意思。
不過,因此就有了炎帝,還是牛首人身。
黃帝的母親叫附寶,因為電光繞北斗星而孕;少昊的母親是因為星如虹下流而懷孕……
挺有意思,有看看河就懷孕的,有瞧見龍懷孕的,反正五花八門。
真沒有詆譭咱三皇五帝的意思,也沒有什麼所指,就是單純的說人家的尚書正義……沒想到開篇就是以玄幻來吸引人的。
這時候的文人難道就真信?
也難免啊,就徐義當初,也曾把小說當正史跟人較勁過。
至於將玄幻的小說來排列神話傳承的更是數不勝數。
說這些,其實就是想說明一點,徐義真的好好的,老老實實的在跟著夫子學經史子集。
至於徐義從中學到了什麼……嗯,就上面那些,是他感興趣的。並且在腦子裡演繹了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反正也不用科舉,就當聽故事唄。
這也算苦中作樂了。
等到了後來,徐義就是真正的苦了,一點樂都沒有。
是五經正義,不是一經,並不是到處都是故事,可以讓徐義滿足熊熊八卦之心。
可已經開了一個不錯的頭,被夫子甚為滿意,總不能半途而廢吧?
所以,徐義不得不帶著深入骨髓的唯物主義思想,來認真的學習這些難唸的經。
心靈雞湯也好,還是樸素的哲學思想也罷,徐義都艱苦的應對著。
就這樣,徐義在公明殿又過了一年多,眼看開元十八年也就要過去了。
這一年多,吐蕃議和了,連榷場也開了。雖然時間不長,人們已經忘記了石堡城死了多少人,估計石堡城立功的事也沒人記起了。
至於徐義,奔著十四歲去了,除了秦州因為有崔珪在,恐怕沒人還記得有徐義這個所謂的五品騎都尉。
這一年,朝堂很亂,崔珪分析的一些趨向真的在朝堂發生了。
宇文融死了,王毛仲也死了,都是叱吒風雲的,位極人臣的人物,都死了。
徐義似乎也滿意現在這種有書讀,有武練,有錢賺的日子……其實,他是有些擔心,不踏實。
動不動就死人的朝堂,確實不是什麼好去處。
要說徐義已經滅了出人頭地、富貴盈門、封妻廕子的想法,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
他只是越發堅定了苟著混的原則。
在沒有粗壯的大腿可抱牢固以前,徐義是真的不想去長安了。
這般低調,徐義雖然覺得憋,也只能忍著,就跟夫子給他講課一樣,都得憋著,忍著。
崔珪除了沒給他送小嬌娘,能給徐義的,都做到了。
不僅僅時常來考核徐義的所學,還時不時的給徐義講朝堂的秘聞,世家的傳承。
徐義儘量不去想自己像個苦囚,一年多就困在這公明殿。
他只往好處想。
也儘量不去排斥夫子照本宣科的講學,就當是開卷有益了。
這一年,徐義都說不清自己是什麼心態。